人乳头瘤病毒6b型L1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
本文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表达载体 基因转染 基因表达 出处:《暨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 构建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6b型晚期基因L1(HPV6bL1)的真核表达质粒,并使其在真核细胞内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人类乳头瘤病毒(HPV)L1蛋白生物学特性和L1蛋白疫苗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应用PCR技术扩增原核重组质粒PQE40-HPV6b L1中L1基因,经双酶切纯化后与经过相同酶切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C1连接,热冲击入感受态大肠杆菌DH5a,经扩增后酶切鉴定,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重组质粒PEGFP-HPV6bL1应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其转染进COS-7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融合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HPV6bL1mRNA的生成。 结果 通过双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中插入的目的基因片断及载体DNA大小、方向和插入位点均正确,PEGFP-HPV6bL1构建成功。重组体成功转染进COS-7细胞,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进行RT-PCR,检测到HPV6bL1mRNA的生成。 结论 携带HPV6bL1的重组体PEGFP-HPV6bL1成功构建,并转染进真核细胞。质粒载体PEGFP带有绿色荧光基因,,便于观察融合蛋白PEGFP-HPV6bL1在真核COS-7细胞内表达。该研究成果可望进一步用于研究尖锐湿疣基因L1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和进行防治疫苗的基因工程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struct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6b (HPV6bL1) gene from patients with condyloma acuminatum and express it in eukaryotic cells. It provides a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PV-L1 protein and L1 protein vaccin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Methods the L1 gene of prokaryotic recombinant plasmid PQE40-HPV6b L1 was amplified by PCR. After being digested by double enzyme,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ligated with the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PEGFP-C1 which was digested by the same enzyme.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PEGFP-HPV6bL1 was transfected into COS-7 cells by liposome transfec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fusion protein was observed under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RT-PCR detects the generation of HPV6bL1mRNA. Results by double enzyme digestion and sequencing, the inserted target gene fragment and vector DNA size, direction and insertion site of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ere correct. PEGFP-HPV6bL1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e recombinant was successfully transfected into COS-7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was observed under fluorescence inverted microscope, and the formation of HPV6bL1mRNA was detected by RT-PCR. Conclusion the recombinant PEGFP-HPV6bL1 carrying HPV6bL1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and transfected into eukaryotic cells. The plasmid PEGFP contains green fluorescent gene. It is convenient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fusion protein PEGFP-HPV6bL1 in eukaryotic COS-7 cells.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be further used to study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of L1 protein of condyloma acuminatum gene. Genetic engineering of vaccines.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73;R3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双燕;李瑞珍;张礼婕;程德敏;吴瑞芳;;深圳育龄妇女宫颈糜烂与生殖道HR-HPV感染的关系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年05期
2 王芬;高国兰;;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J];肿瘤防治研究;2011年08期
3 徐平;章晓鹰;张慧敏;;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广谱人乳头瘤病毒的方法建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07期
4 崔玉凤;聂芳;刘淑杰;肖寒;;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3期
5 程正兰;洪艳;;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术后HPV检测的临床意义[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张稼闻;邬素芳;丰有吉;;HPV及相关基因甲基化在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年05期
7 韩小亚;张玢;张丽娜;;常州地区妇女感染宫颈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4期
8 林敏;黄樾;林春萍;林芬;李文玉;彭幼鹏;杨立业;;沙眼衣原体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4期
9 许海燕;张友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联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徐舜;陈洁瑛;;衢州地区人乳头状病毒感染的型别分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晓飞;欧阳喈;高木实;;成釉细胞瘤中人乳头瘤病毒HPV16和HPV18感染的检测[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2 胡越;凌志强;刘洋;朱雪琼;;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态原发性宫颈癌细胞染色体DNA拷贝数变化特征[A];第四届长三角妇产科学术论坛暨浙江省2009年妇产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慧敏;章晓鹰;潘祥龙;徐平;;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方法在检测广谱人乳头瘤病毒中的应用[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张慧敏;章晓鹰;潘祥龙;徐平;;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方法在检测广谱人乳头瘤病毒中的应用[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杨建林;柳长柏;李丹莉;;人乳头瘤病毒16型E2融合钙网蛋白抗肿瘤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建捷;靳家玉;冯玲;郝薇;张玲;;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妇科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邹媛;郭兴中;方国伟;;1184例男性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结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8 朱明昭;;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性疫苗研究进展[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9 沈云岳;刘华;王蕾;高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方法的评估[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10 刘方;王家璧;刘跃华;左亚刚;王惠珍;蔓小红;;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尖锐湿疣中的人乳头瘤病毒[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谭先杰;人乳头瘤病毒的自述[N];健康时报;2010年
2 黄冰;人乳头瘤病毒毒在哪里?[N];大众卫生报;2004年
3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副主任医师 刘彦春;人乳头瘤病毒防治新篇[N];健康报;2010年
4 张中桥;肺鳞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有关[N];健康报;2006年
5 张中桥;肺鳞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记者 郑莉丽;实时分子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在欧洲推出[N];健康报;2009年
7 衣晓峰;宫颈癌年轻化人乳头瘤病毒是祸首[N];大众卫生报;2004年
8 李天舒;西藏 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低于全国水平[N];健康报;2008年
9 记者 王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可用于宫颈癌初筛[N];健康报;2010年
10 刘志刚;常见性病的认识和预防[N];家庭医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思;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皮肤病发病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2 史红艳;柯萨奇病毒B4单、双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抗病毒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晓春;靶向HPV16 E6的siRNA治疗宫颈癌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许雷;大青杨纤维素合酶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5 米霞;尖锐湿疣患者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及人乳头瘤病毒临床和亚临床感染治疗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赵晓丽;基于DNA环调控的rrnB P1嵌合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孙全喜;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与鉴定及其在作物中的异源合成[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8 王虹;Rac1对卵巢癌细胞Skov3迁移与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吉林大学;2012年
9 周世水;重组人源抗HBsAg单链抗体—干扰素γ在巴氏毕赤酵母中表达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10 修晓新;E6AP基因在宫颈癌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董;人乳头瘤病毒6bL1双顺反子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的表达[D];暨南大学;2007年
2 计雄飞;人乳头瘤病毒6b型L1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D];暨南大学;2006年
3 葛翠翠;逆转录病毒介导的HPV16E6-siRNA对SiHa细胞的影响[D];青岛大学;2009年
4 邵为荣;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宫颈糜烂治疗的相关病毒学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卢五迅;人乳头瘤病毒假病毒中和模型的建立和应用[D];厦门大学;2006年
6 逯克娜;北京地区妇女对HPV病毒与宫颈病变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李博;人乳头瘤病毒16 E6蛋白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高玉华;高危型HPV检测在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筛查阳性率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李公祥;荧光定量PCR检测HPVDNA与宫颈癌的相关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10 毛静月;焦磷酸测序技术在高危型HPV分型中应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48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448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