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髓源抑制性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脏及外周血富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5 22:47

  本文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髓源抑制性细胞 免疫逃避 流式细胞术 出处:《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体内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的富集情况,初步探索其在抗血吸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用腹部贴片法感染C57BL/6小鼠(20条/鼠)24只。感染后1、2、6和8周采集小鼠(各6只)外周血,感染6、8周组小鼠脱颈处死后取脾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各时段同时设健康对照组(各6只)。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组织和外周血中的Gr-1+细胞、CD11b+细胞及MDSC比例。通过CD4+T细胞增殖抑制试验验证感染小鼠Gr-1+粒细胞的功能。结果感染后6周和8周组小鼠外周血MDSC、Gr-1+细胞、CD11b+细胞分别约占总单核细胞(MNC)的38.2%~57.8%和47.1%~77.6%,28.9%~44.6%和40.4%~72.9%,36.0%~48.1%和40.3%~68.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5.1%~20.4%,8.4%~17.3%,9.8%~22.6%)、感染后1周(16.2%~19.8%,13.0%~16.8%,17.6%~19.4%)及2周组(19.8%~29.5%,17.2%~22.2%和20.9%~33.3%)(P0.01)。而感染后1周、2周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组织与外周血中的MDSC、Gr-1+细胞、CD11b+细胞变化趋势一致。此外,从感染小鼠脾组织分离到的Gr-1+细胞显著抑制刀豆球蛋白诱导的健康小鼠的CD4+T细胞增殖能力。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可诱导小鼠体内MDSC富集,且感染Gr-1+细胞可抑制正常CD4+T细胞增殖。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nrichment of myeloid inhibitory cells (MDSCs) in mice infected with Schistosoma japonicum cercariae. Methods Schistosoma japonicum cercariae were infected with 20 C57BL / 6 mice by abdominal patch method. Peripheral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each of the mice at 6 and 8 weeks, and splenic tissue was taken from the mice in the 6- week group. Single cell suspension was prepared. Gr-1 cells in spleen and peripheral blood of mice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ratio of CD11b cells to MDSC. The function of Gr-1 granulocyte in infected mice was tested by CD4 T cell proliferation inhibition test. Results the peripheral blood MDSC of the infected mice was 6 weeks and 8 weeks after infection. The percentage of CD11b cells in Gr-1 cells was 57.8% and 77.6% in total monocytes, respectively. 28.9% 44.6% and 40.4% 72.9% were 48.1% and 40.3%,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15.1% and 20.4%. 8.4The value of 17.3m / 9.8B is 22.6m, 16.2%, 19.813.0% and 16.8%, one week after infection. (17.6%) and 2 weeks group (19.829.5) and 17.2% and 20.9% and 33.33.3P 0.01%, respectively, and one week after infec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week group and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change trend of CD11b cells in the spleen tissue and the peripheral blood of MDSC-Gr-1 cells was the same. In addition, the change of CD11b cells in the spleen tissue was the same as that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Gr-1 cells isolated from spleen tissue of infected mic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CD4 in healthy mice induced by concanavalin. Conclusion Schistosoma japonicum infection can induce MDSC enrichment in mice. Infection of Gr-1 cells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normal CD4 T cells.
【作者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卫生部寄生虫病原与媒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世界卫生组织疟疾、血吸虫病和丝虫病合作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371841,81371842,30872212) 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No.2012ZX10004-201)~~
【分类号】:R392
【正文快照】: 近年来,血吸虫免疫调节机制研究取得较大进展[1]。血吸虫感染宿主随着感染时间延长逐渐表现出免疫应答总体下调现象,不仅对血吸虫特异性抗原刺激表现为低应答,对其他抗原(或免疫原)刺激的应答也明显下降[2]。研究证实,许多调节性细胞参与了宿主抗血吸虫免疫反应,如Th1细胞、Th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铁军;王坤平;顿国栋;张锡林;;血吸虫病免疫病理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2 刘秋燕;曹雪涛;;MDSCs与肿瘤免疫逃逸[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文;徐向升;张政;林沪;曾珍;李元元;彭琼;李颖;王福生;戴夫;;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中髓系来源抑制性细胞频率变化[J];传染病信息;2011年01期

2 宋彦;朱喜科;;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新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1年06期

3 符一宁;王士勇;马克骥;刘畅;焦雪;刘迪杰;王佳玲;张晖;张哲;杜微丽;张璐;武秀艳;何英;梁春艳;刘殊;;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髓样抑制细胞比例及其对CD8~+T细胞抑制作用的测定[J];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10期

4 高晶晶;焦志军;许化溪;;髓源性抑制细胞抑制机制及其抗肿瘤免疫治疗[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5 刘秋燕;曹雪涛;;MDSCs与肿瘤免疫逃逸[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9年04期

6 胡守友;朱学军;范振芳;孔祥图;陈玉超;陈健一;季建敏;孙雪梅;;吉西他滨化疗联合树突状细胞瘤内注射对小鼠巨大淋巴瘤的治疗作用[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09年06期

7 杜伟娇;于津浦;李慧;杨莉莉;沈春;于文文;辛宁;安秀梅;曹水;任秀宝;;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髓源抑制性细胞的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0年05期

8 戴夫;李海文;彭琼;林沪;李元元;;胃癌患者外周血和肿瘤组织中高表达CD14~+DR~(low/-)髓源抑制性细胞[J];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1年03期

9 yC栋赫;张军;;进展期胃癌患者脾脏免疫状态及联合脾切除问题[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年01期

10 姜久昆;陆远强;黄卫东;;髓系抑制性细胞与失血性休克后免疫应激[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靖;灵芝多糖拮抗黑素瘤细胞上清对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的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0年

2 李海文;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体内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的频率和功能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王晓梅;Gr-1~+CD11b~+髓样前体细胞在小鼠哮喘相关炎症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邓家骏;人脑胶质瘤中Fas系统和MDSC表达的相关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月凤;山奈酚干预血吸虫虫卵肉芽肿致肝纤维化过程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广斌;髓源性抑制细胞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特征及相关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7 祝丽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衰老过程中的变化及与肺癌的关系探讨[D];苏州大学;2011年

8 陈慧;4NQO诱发小鼠舌和食管癌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抑制细胞(Treg、MDSC)的初步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yC栋赫;胃肠道间质瘤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诊断意义[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10 柴旺;基于髓样抑制细胞的黄芪多糖抗B16-F10黑色素瘤机制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欲晓;细胞因子对血吸虫病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J];中国热带医学;2004年02期

2 詹东昂;杨超;何生松;;调节T细胞与感染[J];中国热带医学;2007年03期

3 傅行礼;高传虎;;血吸虫病虫卵肉芽肿与肝纤维化的动态观察[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4 陈虹虹;张仁利;朱兴全;;日本血吸虫病免疫病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静静;苏丽萍;郑美婧;王艳峰;苏文;;外周血T淋巴细胞纯化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0年09期

2 黄辛;;中国科学家公布日本血吸虫基因天书"首次通过国内生物信息平台向全世界发布大规模基因组序列数据[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李齐;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的脾细胞产生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淋巴因子(ECF-L)[J];国际免疫学杂志;1987年05期

4 张恩英,娄文娴,薛纯良,王兆军;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尿液中循环抗原和抗体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年01期

5 裘丽姝,冯正,张永红,李浩;多克隆与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0年02期

6 黄华;姜昌富;黄进;;蚯蚓与日本血吸虫交叉反应抗原的初步探讨[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6年05期

7 翟羽佳;刘全;;日本血吸虫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年05期

8 杨玲;许以平;姚苏杭;熊瑛;祝捷;王克敏;郭胤仕;;流式细胞术纯化脐血嗜碱性粒细胞[J];上海医学;2010年01期

9 倪永晖;日本血吸虫病鼠体内肉芽肿炎症的调节机制[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7年05期

10 娄文娴,俞安洲,张奇儿;一种对日本血吸虫病具有诊断潜力的单克隆抗体[J];现代免疫学;199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文刚;张明徽;曲迅;张彬彬;徐英萍;曹雪涛;;外周血干细胞动员中的CD34~+细胞动态监测[A];山东免疫学会、山东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学会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2 辜芳;罗晓明;张勤;王欣欣;潘杭丽;邱莲女;;EB病毒转化人脐血和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影响因素[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庄然;张圆;邓虎平;金伯泉;;基于CFSE/PI双标记法检测细胞杀伤水平方法的建立[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4 陈吉庆;陆超;周国平;周艳;袁传顺;管亚飞;;过氧化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Par-4基因转录的影响[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贾悦;崔毓桂;沙家豪;狄福松;王兴海;童建孙;;流式细胞术在测定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和生精细胞凋亡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内分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许沈华;凌雨田;朱赤红;;流式细胞术检测中国人外周血6种细胞因子水平[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胡永仙;俞康;谭映霞;沈志坚;江松福;钱红兰;梁彬;单大铭;;PHA和OKT3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协同活化作用的实验研究[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练诗梅;王晓波;薛祖光;张旗;孙健;;脐血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及细胞组成的比较研究[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许兰涛;唐承薇;;生长抑素对猕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A];2006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何芳;孙克伟;;健康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鉴定[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特约记者 程守勤;江苏异体外周血造血 干细胞移植结出成果[N];家庭医生报;2003年

2 记者 闫煈;专家呼吁启动VSEL干细胞研究[N];健康报;2009年

3 宁兴初;造血干细胞移植用途广泛[N];大众卫生报;2000年

4 唐冬生 夏家辉;从牛痘到基因疫苗的飞跃[N];医药经济报;2001年

5 ;As_(2)S_(2)与STI571协同诱导K562细胞凋亡[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记者 李嫦娟 通讯员 李龙云;可提高器官移植与配型的成功率[N];广东科技报;2010年

7 深圳商报记者 贾少强 孙中海 通讯员 李龙云;器官移植与配型成功率大增[N];深圳商报;2010年

8 段文利;泪腺、泪液等可能为HIV病毒“新据点”[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宁;日本血吸虫RNA疫苗探索及Sj23抗原对宿主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蔡鹏飞;日本血吸虫多表位疫苗构建探索和TSP-2抗原鉴定[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叶明珠;多药耐药基因转染人胎盘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对化疗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妍妍;IL-2和IL-15对脐血天然免疫细胞分化的不同效应及其机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李青;1. 免疫磁性海藻酸钠复合微球的研制及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 BirA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原核表达及表达产物的活性鉴定[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包晓辰;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ICOS信号通路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干预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7 南景龙;C反应蛋白对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8 焦洋;中国健康成人不同年龄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正常参考范围及其临床初步应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9 宁铂涛;鼠抗人CD14新克隆ZCH-7-2F9单链抗体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熊慧娟;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妊娠及分娩发动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芬芳;抗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克隆抗体ZUB1在流式细胞检测术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7年

2 石永云;人类蜕膜NK细胞特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3 沈元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4 覃小敏;慢性病毒性肝炎小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特征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武令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外周血B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D];兰州大学;2008年

6 梁友宝;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分泌IL-9的淋巴细胞亚群的探讨[D];蚌埠医学院;2011年

7 司志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及抗肿瘤效应的影响[D];兰州大学;2007年

8 濮翔科;ICOS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日本血吸虫病研究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5年

9 谭玉波;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NOD/SCID小鼠后人免疫功能重建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张丽平;调节性T细胞对NK细胞体外杀伤乳腺癌细胞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63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463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d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