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刚地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GRA7基因的重组、表达及鉴定

发布时间:2018-01-28 02:45

  本文关键词: 弓形虫 致密颗粒蛋白 融合蛋白 蛋白纯化 出处:《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构建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7(GRA7)基因重组质粒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方法根据GRA7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PCR方法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GRA7基因片段,再克隆到pGEX-4T载体中,重组质粒经酶切、PCR鉴定并测序;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并纯化,Western blot分析其反应原性。结果 GRA7基因PCR产物大小约为714bp,与预期相符;重组质粒经酶切及PCR鉴定构建成功,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吻合;重组质粒转化菌经IPTG诱导后表达的GRA7融合蛋白分子质量单位约为53ku,该蛋白可被His标签抗体识别。结论成功重组了弓形虫GRA7基因,表达蛋白具有反应原性,为弓形虫诊断抗原试剂盒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Abstract]:Objective to construct the Toxoplasma gondii dense granule protein 7 (GRA7) gene recombinant plasmid and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primers of GRA7 gene sequence, GRA7 gene was amplified from the genomic DNA of Toxoplasma gondii by PCR method, then cloned into pGEX-4T vector.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verified by enzyme digestion, PCR identification and sequencing;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in 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 expression induced by SDS-PAGE, expression analysis and purification, analysis of its reactionogenicity Western blot GRA7. The PCR product was about 714bp in size, in line with expectations;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identified by enzyme digestion and PCR sequencing was constructed successfully,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known sequence of the recombinant plasmid; transformation of bacteria induced by IPTG expression of GRA7 fusion protein molecular weight is about 53ku, the protein was identified by anti His tag antibody. Conclusion recombinant Toxoplasma gondii GRA7 gene expression protein reactionogenicity,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diagnostic antigen kit for Toxoplasma gondii.

【作者单位】: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南大学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09C03083)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No.2011HW049)
【分类号】:R382
【正文快照】: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可寄生在人和许多动物有核细胞中,存活于纳虫泡(parasitophorous vaeuole,pV)的特化空泡内。PV内的致密颗粒细胞器(densegranule organelles)是一种分泌小泡,在修饰调节寄生虫的纳虫泡结构上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虫体在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贾雪梅;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0年03期

2 袁仕善;孙文霞;陈婧;唐小异;鄢慧;;重组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7的表达及免疫活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3 郑斌,余南,李卓雅,郑焕钦,何蔼,詹希美;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其重组蛋白免疫反应性的评价[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吴静;殷国荣;;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的免疫保护性研究进展[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6年06期

2 逄伟;;刚地弓形虫速殖子抗原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5期

3 袁仕善;孙文霞;陈婧;唐小异;鄢慧;;重组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7的表达及免疫活性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4 贾雪梅;王红;曾瑾;李翠英;李飞;;弓形虫RH株和B36株致密颗粒蛋白1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5 徐凤全,林玲;我国弓形虫病核酸疫苗研究概况[J];中国热带医学;2005年08期

6 李薇;张伟琴;杨照青;;重组抗原用于弓形虫病免疫学诊断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12期

7 郑斌;尹志奎;何蔼;詹希美;;重组刚地弓形虫MIC8 CTD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8期

8 林绮萍;吴少庭;翁亚彪;雷明军;潘晖榕;袁仕善;温见翔;秦莉;黄达娜;张仁利;高世同;;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4的原核细胞表达与纯化[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光伟;四株不同动物来源弓形虫感染小鼠和鸡免疫病理变化的比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章黎;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SA)对小鼠部分免疫细胞亚群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王海礁;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弓形虫循环抗原的方法建立[D];吉林大学;2011年

3 蔡志杰;猪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免疫应答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首庆;弓形虫SAG1、GRA2单基因疫苗及SAG1-GRA2复合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吴静;ESA和STAg鼻内免疫小鼠诱导的抗弓形虫感染保护性免疫应答[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6 薛明福;弓形虫复合基因疫苗SAG1-ROP2-GRA2的免疫保护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芦峗;山羊弓形虫代谢分泌抗原免疫应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8 吴彬;弓形虫GRA1和MIC3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反应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甘绍伯;有关弓形虫病诊断的思考[J];中国热带医学;2001年02期

2 郑斌,郑焕钦,何蔼,李卓雅,曹爱莲,张瑞琳,詹希美;弓形虫不同分离株致密颗粒蛋白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年02期

3 郑斌,余南,李卓雅,郑焕钦,何蔼,詹希美;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基因的表达及其重组蛋白免疫反应性的评价[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02期

4 甘绍伯,佟玉品,尹清源;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弓形虫的实验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文;惠清法;;弓形虫疫苗的研究进展[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张清国;黄炳成;;弓形虫主要抗原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0年07期

3 罗秀金,丁贞英;23例弓形虫病的治疗及临床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1年05期

4 程彦斌;弓形虫病实验诊断研究的进展[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6年05期

5 赵艳军,李丙午,刘群,贺耀亮;儿童弓形虫病141例临床分析[J];人民军医;1996年03期

6 吕元聪;IHA诊断弓形虫病的几个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方法[J];广西预防医学;1998年01期

7 周永安;弓形虫病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3年05期

8 张凤珍;李景峰;;弓形虫疫苗研究进展[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9 徐克继;各地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综合报道[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88年01期

10 ;弓形虫病血清学诊断质量控制会议会议纪要[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希萌;卢致民;向梅;刘贤勇;索勋;;吉林和河北地区人群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艳华;殷宏;张德林;付宝权;;弓形虫抗原表位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熊冰清;程健曦;赵永娟;周艳琴;赵俊龙;;利用rBAG1间接ELISA方法鉴别诊断慢性弓形虫病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丽霞;李吉平;金洪涛;商立民;魏峰;刘全;;基于MALDI-TOF MS血清多肽图谱的弓形虫病快速诊断技术[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殷国荣;杨亚波;孟晓丽;刘成芳;;弓形虫复合黏膜疫苗研究进展[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隆柏;熊杰伟;黎贵祥;张步伍;魏宏;庄向生;;福州某猪场猪弓形虫病的诊治[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动物疫病防治与人类健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曾艳波;朱顺海;韩红玉;董辉;姜连连;赵其平;马卫娇;程军;黄兵;;抗急性弓形虫病药物疗效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朱兴全;周鹏;周东辉;林瑞庆;宋慧群;;我国人畜弓形虫病的流行概况及危害[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马睿麟;蔡金山;赵全邦;胡广卫;李静;李连芳;马占全;袁友贞;陈辅君;潘雪英;;青海省德令哈地区牛、羊弓形虫病血清学调查[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朱引洁;吴文学;贺国强;;弓形虫病的诊断现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轶南;弓形虫病 危及胎儿健康[N];保健时报;2005年

2 小郭;弓形虫病危害不轻[N];中国商报;2000年

3 王志海 邵芹;犬弓形虫病[N];中国畜牧报;2003年

4 临城县畜牧局 李路民;猪得弓形虫病 吃了猫的亏[N];河北科技报;2002年

5 记者 朱敏丽 通讯员 潘越;中国医药城首批融合蛋白试剂出口[N];泰州日报;2010年

6 金陵;融合蛋白试剂首次出口美国[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吴红梅;我省首批融合蛋白试剂出口美国[N];新华日报;2010年

8 方芳;怀孕前,,如何预防宠物病?[N];健康时报;2005年

9 邢台市兽医院 邢兰君 高社朝;猪高烧不退 没准是弓形虫病[N];河北科技报;2002年

10 戴培红;北京友谊医院探索治疗弓形虫病的新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柏亚铎;犬瘟热病毒、犬冠状病毒入侵宿主细胞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怀;人Hepcidin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制备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3 王玉梅;嵌合降钙素基因的构建及表达[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徐海燕;人BAFF基因转染细胞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D];苏州大学;2005年

5 石炳兴;靶向溶栓抗凝双功能融合蛋白的构建表达及在血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6 蒋骅;GST-EGFR融合蛋白冲击树突状细胞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体内外实验观察[D];浙江大学;2008年

7 徐越驰;组氨酸为活性中心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和细胞自噬标记物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刘荣;人4-1BBL/抗CD20融合蛋白增强抗CD3/抗CD20双功能抗体的细胞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9 吴亮;弓形虫“迟发型死亡”机制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2年

10 钟根深;以明胶酶为靶点的小型化抗体与力达霉素构建的基因工程强化融合蛋白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U

本文编号:14695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4695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6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