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二酸(AZA)的抗菌及对黑素细胞与黑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本文选题:AZA 切入点:MIC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 探讨壬二酸的抗菌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环境因素(营养与pH值)对壬二酸抗菌作用的影响,并比较环境因素的影响。观察并检测壬二酸对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与鼠黑素瘤细胞形态、黑素合成功能的影响。观察壬二酸诱导黑素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 (1)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为研究对象,检测壬二酸作用后的细菌存活率及壬二酸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观察在不同pH值条件下和含不同的营养成份的培养条件下,,对壬二酸抗菌作用的影响;采用~3H-TdR、~3H-UdR和~3H-PRO掺入法,观察壬二酸对细菌DNA、RNA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 (2)以恶性黑色素瘤鼠B_(16)细胞株和人表皮黑素(MC)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壬二酸对B_(16)细胞和MC细胞黑素含量和酪氨酸酶(tyrosinase)的影响;TRP-1染色观察壬二酸作用后细胞形态变化; (3)MTT比色法检测壬二酸对B_(1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壬二酸的促B_(16)细胞凋亡作用;丫啶橙/溴化乙啶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小体。 结果 (1)壬二酸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azelaic acid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and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nutrition and pH value) on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azelaic acid under different culture conditions. The effects of azelaic acid on the morphology and synthesis function of normal human epidermal melanocytes and mouse melanoma cell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The apoptosis of melanoma cells induced by azelaic acid was observed. Methods 1) Escherichia coli,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used as subjects. The bacterial survival rat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and 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of azelaic acid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H values and culture conditions containing different nutrient components on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azelaic acid were observed.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azelaic acid on the biosynthesis of RNA and protein in bacterial DNA were observed by 3H-TdRX 3H-UdR and 3H-PRO incorporation. (2) the effect of azelaic acid on melanin content and tyrosinase in Bast16) cell line and human epidermal melanoma cell line (MCMC) were studied by TRP-1 staining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cell morphology after the treatment of azelaic acid. MTT colorimetric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growth inhibitory effect of azelaic acid on BX 16) cells, flow cytometry (FCM) was used to detect the apoptotic effect of azelaic acid on BX 16) cells, and acridine orange / ethidium bromide staining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apoptotic corpuscles of tumor cells under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Results. 1) azelaic acid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scherichia coli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明亮,林俊杰;MHC-Ⅰ链相关基因最新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3年01期
2 陈明,李菁华,马琳,关显智;90株阴道念珠菌的菌群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MIC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0年04期
3 张晓冬;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多量与微量稀释法对比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4 张嵘,朱百荣,俞爱群,金亚平;引起院内感染的肠球菌和肠道中的肠球菌耐药性差异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9年05期
5 纪丽莲,张强华;八种菊科中草药抗霉菌及饲料霉变的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03年04期
6 陈丽颖;杨国宇;王艳玲;杨霞;金钺;;鹿白细胞抗菌肽的体外抗菌试验[J];中国兽药杂志;2007年07期
7 孙秋林;李家斌;李慧;;2004年葡萄球菌属对1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10期
8 吴美云;敖日格乐;王纯洁;白同日格;斯木吉德;;牛粪中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9 刘乾甫;汪建国;李明;凌飞;龚小宁;;高铁酸钾对几种常见鱼类病原菌的杀菌效果测定[J];水生生物学报;2009年05期
10 解树涛;宋晓妍;石梅;陈秀兰;孙彩云;张玉忠;;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SMF2分泌的peptaibols类抗菌肽Trichokonins抑菌活性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洁;王健民;;Curcumin促进5'-Aza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2 邢宏利;边云飞;肖传实;;流体切应力对5-Aza诱导BMSCs成心肌样细胞影响的初步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卓超;肖书念;管婧;钟南山;;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MIC漂移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冬兰;佟牧虹;;对26例老年耐甲氧西林阳性球菌感染者万古霉素MIC值变化趋势的观察[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周翠;吕美艳;徐琦煜;李超;刘媚娜;周铁丽;;屎肠球菌耐药特性及其对万古霉素MIC值的变迁[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高凌玉;张健源;李传友;周建琴;游学甫;王振;汪月;孙承航;;新安莎类抗生素,康乐霉素A体外抗结核活性的初步研究[A];创新药物及新品种研究、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衍;俞云松;祝进;陆军;;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MIC分布及不同药敏试验方法比较[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丁世昌;;光致抗蚀剂掩模技术在MIC电镀工艺中的应用[A];1987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C];1987年
9 张平;王安劳;;2~6GHz四位数字移相器[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9年
10 李杰;王福文;;不同配比的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体外抗菌作用对比研究[A];山东省药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郑昱;恒宝股份与中科龙泽签订MIC战略合作协议[N];证券时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刘杰;参观多国仪器仪表展览会:一次不出国的考察[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3 ;绘网络今朝,谱打印未来[N];科技日报;2000年
4 庄愉;Elan公司的抗生素营销[N];医药经济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李上雄 宋凤珠;“回力”“双钱”何去何从?[N];中国汽车报;2000年
6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经商参处;法国电信公司成功引进ORANGE品牌[N];国际商报;2002年
7 欧尔;库图尔哲别和科尔别哲油田建设液化气生产设施进行国际招标[N];国际经贸消息;2000年
8 新一 编译;内需拉动印度服装业复苏[N];中国服饰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胜;5-Aza-CdR对人膀胱癌细胞株T24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枉前;亚-MIC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3 刘铁成;AZA和TSA对乳腺癌性激素受体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王洪水;纳米银及载银纳米抗菌材料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邱湘宁;DNA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胞苷和5-氮杂-2'-脱氧胞苷对编码和非编码RNA表达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6 周荣;环磷酸腺苷葡胺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大鼠的实验研究及机制探讨[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7 胡立芬;安徽省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及相关耐药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郑君;柔嫩艾美耳球虫Rhomboid蛋白与微线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谭琦;加味丹参饮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张祖萍;脑胶质瘤的表观遗传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佳;壬二酸(AZA)的抗菌及对黑素细胞与黑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2 王元虎;5-Aza-CdR对绒毛膜癌细胞JEG-3 Dnmts/Mbd2表达及生长调控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3 杜雅冰;5-Aza-CdR对EC9706细胞生物学行为及TFPI-2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1年
4 熊军;5-Aza-CdR对MG63骨肉瘤细胞RASSF1A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5 康延海;5-Aza-CdR对Hs888T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及APAF-1基因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6 沈峰;5-Aza-CdR对胶质瘤细胞生长及hMSH2、hMSH3基因表达的影响和其与耐药相关性的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1年
7 方中良;5-Aza-dC及TSA对人胃癌细胞RUNX3基因甲基化及表达水平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8 杨夕粉;叶酸与5-Aza-CdR对CIN阶段DAPK抑癌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陈静;MIC分档设备的设计[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叶肇恒;基于MIC理论的嵌入式系统安全模型的设计与研究[D];西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563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55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