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感染及胞内运输途径的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腺病毒 切入点:胞吞 出处:《生物工程学报》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前关于腺病毒感染及胞内运输的分子机制研究主要来源于C亚群腺病毒在肿瘤细胞系中的研究结果。腺病毒对靶细胞的感染及胞内运输大致分为几步: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特异结合,胞吞介导的病毒内化,病毒逃脱胞内体进入细胞质,病毒沿着微管运输至核孔,病毒基因组入核。病毒胞内运输效率极高,感染后1 h,80%以上的病毒基因组被送至核内。但是腺病毒胞内的运输方式会因以下几个因素变化而产生差异:靶细胞类型,细胞生理状态,病毒血清型。文中对腺病毒感染靶细胞及胞内运输的已有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基因治疗用途的病毒载体研发提供思路。
[Abstract]:At presen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denovirus infection and intracellular transport i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results of subgroup C adenovirus in tumor cell lines. The infection of adenovirus against target cells and its intracellular transport are divided into several steps: virus and cytosolic transport. The specific binding of cell surface receptors, Endocytose-mediated virus internalization, virus escape from the intracellular body into the cytoplasm, virus transport along the microtubules to the nuclear pore, virus genome into the nucleus. More than 80% of the viral genome was sent to the nucleus at 1 hour after infection. However, the intracellular transport modes of adenovirus varied due to the following factors: the type of target cell, the physiological state of the cell.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denovirus infection in target cells and intracellular transport are reviewed, which provides idea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viral vectors for clinical gene therapy.
【作者单位】: 广东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广东省生物技术候选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基金】: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计划项目(No.2009ZX09103-7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31100664,31300737,81303292) 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1105102027)资助~~
【分类号】:R3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8年09期
2 崔永春;李建强;;CD1分子的研究进展[J];国际免疫学杂志;2006年03期
3 ;人体细胞学[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9年12期
4 裴武红,沈倍奋,黎燕,贺永怀,王国华,张贺秋,汪宝珍;rRTA:DS27免疫毒素的制备及胞内运输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年04期
5 ;中国科学家发现Cdc42在肝脏再生过程中调控的新机制[J];科学通报;2009年04期
6 李怡;张令强;贺福初;;病毒入胞机制及其作为抗病毒药物靶点的研究进展[J];国际病毒学杂志;2006年01期
7 江向红;许国强;;Caveolin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年03期
8 王一阳;;Clathrin蛋白是调节上皮细胞基底外侧极性的关键因子[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年06期
9 钱莉玲;小窝及小窝蛋白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运成;尹洪金;钱桂生;王长征;王关嵩;;Rab1对溺海时肺微血管内皮细胞β肾上腺素受体胞内运输的调节[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岳华;魏炜;岳占国;吕丕平;王连艳;马光辉;苏志国;;纳微球粒径大小对免疫学效应的影响[A];生物颗粒与粉体制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岩;马光辉;苏志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类病毒颗粒在层析中的结构变化[A];生物颗粒与粉体制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易志刚;脂筏相关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复制复合体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汪伟;NR2亚单位C末端介导的NMDA受体亚型分布式样以及与PSD-MAGUK家族蛋白的相互作用[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田浩;鞘糖脂Gb3的配体结构对其胞内运输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贺芬;PARP-1在LPS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22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622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