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胫骨血运的解剖研究及不同术式对胫骨血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3-26 05:50

  本文选题:胫骨 切入点:血运 出处:《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摘要】: 目的:胫骨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胫骨干骨折,特别是胫骨中下段骨折愈合较慢、甚至发生骨不连。众所周知,胫骨的血供受损是导致骨不连的重要因素。多年来,众多学者对胫骨的血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胫骨血运的来源、分布特点的描述不尽相同且不够详尽。进一步对胫骨血运进行更为详尽的解剖学研究,探讨最佳的手术方式以减少对胫骨血运的破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我们通过血管灌注和解剖实验对胫骨血供来源及血管分布特点进行研究,并比较观察应用不同术式对胫骨血供的影响。本试验的目的:1)进一步研究胫骨的血运分布及其特点以指导临床;2)通过对不同术式对胫骨血运的影响的比较,为应用微创钢板接骨技术(MIPO技术)治疗胫骨骨折提供形态学基础。 方法:(1)胫骨血运的解剖学观察:采集新鲜成人下肢标本16例(左、右各半),用预先配制的红色乳胶经股动脉加压灌注, 10%甲醛固定;解剖时取下肢前正中切口,紧贴皮下游离剥除皮肤;显露隐神经、大隐静脉、小隐静脉,予以旁置或切断;自胫骨前面上端小心剥离皮下组织暴露出胫骨前方血管分支;由胫骨两侧贴骨与肌肉之间的间隙剥离暴露胫前、后动脉及其分支,予测量标记. (2)临床不同术式对胫骨血运的影响:采用10具新鲜成人尸体(年龄22~50岁。实验在人体死亡后8小时内进行,尸体冷藏保存。手术方法:实验分两组:传统手术组(对照组)和微创钢板接骨手术组(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O),实验组每组随机选用双侧肢体。实验在完整的胫骨上进行。传统手术组采用胫骨前内侧入路,分离胫骨中下段内侧骨肌间隙,保留骨膜;微创组在胫骨中下段前内侧做3个长约1.2cm切口锐性分离胫骨内侧骨与肌间隙形
[Abstract]:Objective: tibial fractures are common clinically, and fractures of the tibial shaft, especially those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tibia, heal slowly, or even nonunion.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impairment of the blood supply of the tibia is an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nonunion. Many scholars have done a lot of research on tibial blood circulation, but the description of 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tibial blood circulation is different and not detailed enough. It is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best operative method to reduce the damage to tibial blood supply. Therefore, we studied 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blood supply of tibia by vascular perfusion and anatomical experiments. Objective: 1) to further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ibial blood circulation in order to guide clinical practice. (2) by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gical procedures on tibial blood supply, w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rgical procedures on tibial blood supply. To provide morpholog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fractures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technique and MIPO technique. Methods Anatomical observation of tibial blood circulation: 16 fresh adult lower limb specimens (left and right half of each) were perfused with premade red latex through femoral artery and fixed with 10% formaldehyde. The skin was removed closely to the skin, the saphenous nerve, the great saphenous vein and the small saphenous vein were exposed, and the anterior branch of the tibia was exposed by careful exfoliation of the subcutaneous tissue from the anterior end of the tibia.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tibial arteries and their branches were exposed by dissecting the gap between the tibia and the muscles. Effect of different clinical procedures on tibial blood flow: 10 fresh adult cadavers (22 ~ 50 years old) were performed within 8 hours after death. Cryopreservation of cadavers. Methods: the experiment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aditional operation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grafting group (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steosynthesism). Each grou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randomly selected bilateral limbs.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intact tibia. The anterior medial tibial approach was used in the operation group. Separation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tibia medial osseous space and preservation of periosteum; minimally invasive group made three 1.2cm incisions for sharp separation of medial tibial bone and muscle space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22;R68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卫;陈艳玲;;16排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5期

2 沈军;沈松;;胫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2011年09期

3 涂长苹;樊世富;代宇;;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11年12期

4 韩康;郑联合;于哲;卞娜;周勇;;膝关节后侧和(或)前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年12期

5 彭艳红;唐琳;玉春妹;;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年18期

6 贺东煌;姚猛;曹立鹤;吕晓峰;张朝;;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微创手术治疗21例[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敏;范善均;;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1例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9期

8 苏华生;马勇;;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11年05期

9 马涛;宋伟;张育民;姚建锋;;自体骨植骨修复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骨缺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年15期

10 刘晓东;王晓光;许光辉;戎耀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影响因素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谟震;汤欣;吕德成;;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18例分析与体会[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尔;;“抓骨器”治疗胫骨平台塌陷移位骨折的临床应用[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占飞;;膝关节胫骨平台软骨硬度的分布特征和软骨下骨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林瑞新;;关节镜及C-臂机监视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杭栋华;陶杰;王秋根;高伟;朱力波;吴小峰;高堪达;;改良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方剪力骨折[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6 徐纯轶;陈德庆;刘宏超;徐东辉;杨旭东;;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探讨[A];中国骨伤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中西医结合骨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徐海林;姜保国;张亚军;韩娜;寇玉辉;王艳华;;胫骨平台骨缺损修复的体内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8 裴丽霞;;胫骨局部动脉分布及形态学观测[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郑慷;;2009年年会待交流文章胫骨平台肿瘤保留自体软骨瘤段切除异体骨移植[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桂华;余建华;吕金柱;;双钢板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A];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贤忠;车狗相撞狗死人伤 狗主没牵绳担责任[N];沈阳日报;2010年

2 孙玉良;粉碎性肢体骨折可以复原[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3 白晴;术后消肿两法[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4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李连博 简繁;完善见义勇为法律 莫让英雄流血又流泪[N];法治快报;2004年

5 记者 李爱珍;“海归”团队为四川老人实施首台手术[N];山西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严华 胡玉堂 本报通讯员 汪中卫 刘伟;吴延义:五一奖章辉映杏林[N];安庆日报;2006年

7 李东忠 王志红;非法维权 反成被告被判刑[N];甘肃法制报;2006年

8 高国起;人工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在鲁获成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林宏亮;我市医疗队对口支援取得阶段性成果[N];三明日报;2009年

10 张克 余家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N];大众卫生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瑞波;后交叉韧带功能分束及其断裂对内侧胫骨平台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罗小中;后交叉韧带功能分束及其断裂对外侧胫骨平台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周预;不同方法处理的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4 罗殿中;半月板移植后关节面的应力变化及半月板匹配性测量[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5 李桓毅;国人内侧旋转中心膝关节假体的设计和运动学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6 陶坤;国人TKA术中胫骨假体旋转确定方法的比较及不同胫骨假体旋转对胫股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7 徐长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髌股关节生物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8 邵德成;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的解剖和重建手术的应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9 赵宝辉;国人膝关节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志的变异性和膝关节解剖特点与屈膝范围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10 张伯锋;自主研制多功能外固定器的临床扩展应用及相应生物力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欣;胫骨血运的解剖研究及不同术式对胫骨血运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2 陈金民;微创治疗胫骨平台塌陷骨折的相关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D];昆明医学院;2010年

3 黄俊伍;三种方法治疗胫骨平台后内侧骨折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应用[D];苏州大学;2011年

4 刘源吉;中药熏洗方对低能量胫骨平台损伤关节镜手术的治疗效果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陈国立;基于三维重建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数字化内固定植入物的初步设计[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6 杨参;经后方倒L型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7 于洪存;胫骨平台退行性变软骨下骨影像学表现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陈贺;胫骨平台后外侧劈裂压缩骨折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9 喻晶晶;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后系统功能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蒋勇;胫骨平台后柱骨折钢板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666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6666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e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