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介导疼痛及其调节机制
本文选题: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 + 疼痛 ; 参考:《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1期
【摘要】:三叉神经主要司职牙体和口颌面部的本体感觉传导,其膜表面有较高水平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TRPV)1表达。TRPV1属于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家族成员之一,具有阳离子选择性,一经激活,可在三叉神经节和背根神经节介导疼痛及其传导。神经肽、缓激肽、前列腺素、神经生长因子和5-羟色胺等可以通过TRPV1通道直接刺激神经的疼痛感受器,引起疼痛敏感。温度和酸碱度亦可能引起相似的TRPV1通道结构改变。TRPV1的调控机制复杂并表现在诸多层面上,从基因转录、翻译和修饰到受体亚型的形成等,这些机制一方面维持TRPV1通道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方面也是造成其通道功能异常进而引起疼痛的根源。本文就TRPV1介导疼痛的机制和TRPV1的分子调控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Abstract]:The proprioceptive conduction of trigeminal nerve in dentin and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the membrane surface of which has a high level of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ic acid subtype TRPV1 expression. TRPV1 belongs to one of the members of the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ion channel family, and has cationic selectivity.Once activated, pain and its transmission can be mediated in the trigeminal and dorsal root ganglion.Neuropeptides, bradykinins, prostaglandins, nerve growth factors and serotonin can directly stimulate nerve pain receptors through TRPV1 channels, causing pain sensitivity.Temperature and pH may also cause similar structural changes in TRPV1 channels.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TRPV1 are complex and present on many levels, ranging from gene transcription, translation and modifica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receptor subtypes.These mechanisms not only maintain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 of TRPV1 channel, but also cause abnormal channel function and cause pain.In this review, the mechanism of pain mediated by TRPV1 and the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TRPV1 are reviewed.
【作者单位】: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华西口腔医院修复科(四川大学);
【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基金(2010SZ0100)
【分类号】:R3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鑫;田跃;童卫东;李凡;王李;赵松;叶景旺;刘宝华;;直肠内脱垂患者直肠顺应性变化与肠黏膜中TRPV1、5-HT表达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21期
2 梁凯;张宏伟;;辣椒素受体在炎性疼痛中的作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9年23期
3 罗清;杨尚悦;吴旗;陈闪;杨旭;;氧化胁迫在TRPV1受体去敏后的活化以及甲醛唤起的痛觉效应中的作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任伟;王秀丽;;香草酸瞬时受体亚型1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13年19期
5 高燕;顾振纶;蒋小岗;郭次仪;;黄芩素药理学研究新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07期
6 杨君;万琪;刘欣;刘沙;燕兰云;;致炎剂联合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硬脑膜神经源性炎症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26期
7 吴菲;高祥福;;清固方对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受孕小鼠ACA及胚胎吸收率的影响[J];山西中医;2014年01期
8 Judith A. Strong;;Increased function of the TRPV1 channel in small sensory neurons after local inflammation or in vitro exposure to the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GRO/KC[J];Neuroscience Bulletin;2012年02期
9 张亚楠;王世军;;TRPV1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J];胃肠病学;2013年08期
10 孟莹;薛庆生;于布为;;外周5-羟色胺受体亚型对痛觉传递的双向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华;伤害性感受器NK-1受体的激活增强TRPV1和TTX不敏感钠通道活动的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姚镜;hβ2亚基在BK通道孔中的作用位点探测及TRPV1通道的脱敏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薇;慢性胰腺炎疼痛的外周神经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4 翁莹琪;15d-PGJ_2对TRPA1离子通道的作用以及对TRPA1介导的疼痛行为的抑制[D];中南大学;2010年
5 黄飞翔;Paxill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子宫内膜的表达及黄芩素对其表达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贺教江;IL-17在大脑皮质发育障碍癫痫发生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7 张亚楠;电针对便秘及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张会芳;不同灸温调脂通脉效应及TRPV1介导灸法“以温促通”效应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李长辉;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机制的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毕辉;缓激肽对背根节神经元钠通道电流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梁凯;辣椒素受体在大鼠炎性痛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09年
3 高燕;肺纤灵Ⅰ号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同;高盐饮食对Wistar大鼠血压和左室重构的影响及替米沙坦和辣椒素干预作用[D];遵义医学院;2013年
5 刘燕;高盐饮食对大鼠血压和肾脏的影响及替米沙坦和辣椒素的干预作用[D];遵义医学院;2013年
6 周海波;辣椒素对乙醇所致胃黏膜急性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3年
7 邓可宣;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TRPA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8 沈洲;龙血竭总黄酮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华,刘洪臣;人三叉神经感觉传导的调节机制[J];口腔医学研究;2005年05期
2 张芸;;促炎因子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以及新的前馈调节机制诱导RIP2激酶产生[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0年09期
3 王文义;;胰岛素生物合成的新的调节机制及其意义[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82年01期
4 ;血液与循环生理[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1999年09期
5 张志华;压力感受性和伤害性传入在猴脑岛叶会聚的电生理学证明(英文)[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6 夏春波;蒋常文;;XIAP基因调节机制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9年02期
7 姚丽君;赵鸿;邓安国;;蛋白激酶C-alpha对小鼠尿浓缩功能的调节机制初探[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1期
8 陈淑靖;王桂芳;白春学;;水通道蛋白1在肺部的研究进展[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9 周静;刘诗翔;;睡眠及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前沿;2009年13期
10 王克建;;运动对部分免疫细胞的影响及调节机制[J];内江科技;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饶志仁;段丽;江山;熊鹰飞;曹荣;杨乐;孙晓龙;;高(低)渗刺激下大鼠视上核内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活动的调节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2011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2 镇学初;;多巴胺受体信号传递及机能调节[A];第十二届全国神经精神药理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高劲松;祝继明;刘君炎;夏丰年;;催乳激素的免疫调节及其调节机制[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郑德先;刘彦信;李晓玲;史娟;刘士廉;;免疫细胞死亡受体的信号传导途径及其调节机制[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刘晓霓;高艳青;牛欣;罗致诚;;性腺内部的局部调节因素[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白海;吴涛;王存邦;路继红;欧剑锋;王茜;;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申传安;柴家科;;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调节机制研究进展[A];全国烧伤创面处理、感染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杜继曾;陈学群;张颖沙;刘健翔;许宁一;张家兴;;低氧下生长发育抑制与认知功能促进的调节机制[A];中国生理学会第五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张学军;;巨噬细胞一氧化氮检测及激活素对——氧化氮产生的调节机制[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李英慧;赵彦艳;;p300催化的NF-kB乙酰化在nNOS基因转录调控中的作用[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刘庆山;低氧诱导因子细胞呼吸和NO的调节机制 Regulat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Cell Respiration and NO[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应庆;天然免疫中TLRs调节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杨骏;法科学家发现生物钟的调节机制[N];医药经济报;2005年
4 孙庆伟;人体体温是怎样维持恒定的[N];家庭医生报;2007年
5 崔翔宇;Ghrelin:其结构及生理学的重要性 Discovery of Ghrelin:Its Structure and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孙庆伟;人体水平衡的调节[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邵建国;端粒酶研究路漫漫[N];医药经济报;2010年
8 记者 刘海英;小RNA有望成为慢性炎性痛新药标靶[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娟;钙离子对TRPC6和TRPC7的相反调节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盛茗;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陈伟红;HBV野生株和核壳蛋白变异株在HepG2细胞的HLA-I表达及调节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栾好江;B淋巴细胞中生长激素基因转录调控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5 王秀丽;M胆碱能受体对脊髓Ⅱ板层甘氨酸能神经元冲动调节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6 张斌;骨髓来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7 王瑜伟;从巨噬细胞Ipr1基因功能研究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固有免疫的调节机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8 吴e,
本文编号:1747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747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