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G1型轮状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及临床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18-05-02 04:41

  本文选题:轮状病毒 + 轮状病毒G亚型 ; 参考:《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年12期


【摘要】:目的探讨G1型轮状病毒(rotavirus,RV)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及其在RV感染性腹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0例腹泻患儿第1、3天大便标本各90份,根据RV基因序列,结合文献设计针对RV G1型引物和探针,采用PCR法检测第1天标本中RV核酸,以免疫胶体金法检测第1、3天标本中RV抗体,比较2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将PCR检测阳性病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立即行抗病毒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免疫胶体金法RV抗体阳性时再行上述治疗,比较2组住院时间。结果 PCR法共检出RV核酸51例,检测阳性率(56.7%)与第1天免疫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率(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第3天阳性率(4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8.0±2.5)d)低于对照组((15.0±1.5)d)(P0.05)。结论 PCR技术对RV G1型检测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biological detection of rotavirus type G 1 (RV) and its value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RV infectious diarrhea. Methods 90 stool specimens of 90 children with diarrhea on day 1 were collected.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RV gene and the design of literature, RV nucleic acid was detected by PCR method. The RV antibody was detected by immuno-colloidal gold assay in 3 days of the first day,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two methods was compared. PCR positive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ti-virus and symptomatic therapy immediately,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again when the immuno-colloidal gold method RV antibody was positive.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51 cases of RV nucleic acid were detected by PCR. The positive rate (56.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n the first day (P 0.01g),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third day (48.9%).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0 卤2.5 days,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5.0 卤1.5 d). Conclusion PCR technique has high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for detection of RV G 1 type, which is helpful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儿科;河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分类号】:R3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曾军荣;李榕娇;王瑜玲;陈永强;邝炽庄;孙慧冰;;常见腹泻病毒的多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广东医学;2011年13期

2 杨虹;王丽;石晓路;李迎慧;杨小柯;;腹泻病病原学研究临床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年12期

3 王云瑾;周旭;余黎;;实时定量PCR及其在轮状病毒检测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2年01期

4 武庆斌,顾红英,唐伟国,金辉,王蓓;苏州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G和P型别的特征[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4期

5 高庆双;高春燕;胡佳伟;;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检测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4期

6 赵丹洋;华亮;赵明奇;;广州地区患儿医院感染轮状病毒腹泻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20期

7 丁友法;陈瑛;刘五高;叶振斌;陈佳琦;吴伟平;邱海波;;2008-2010年丽水市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腹泻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2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庆;邱毓华;;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检测及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14期

2 曾军荣;王瑜玲;白培胜;李榕娇;;2011年广州从化地区诺如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广东医学;2013年04期

3 王东升;付锋;;126例腹泻患儿的病毒检验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0期

4 任莉娜;梁英;刘晓慧;李晓鹏;张炳丽;;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经济负担的浅析[J];中外医疗;2009年25期

5 高璐;张颖;李佳萌;刘辉;苏旭;田宏;张之伦;;2008-2009年天津市5岁以上人群病毒性腹泻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11年12期

6 江小红;;粪便轮状病毒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04期

7 吴瑞;;轮状病毒检测在小儿腹泻诊断中的运用[J];吉林医学;2014年05期

8 石海明;徐钟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4年04期

9 乔甫;宗志勇;尹维佳;;开展科学研究,提升国内感染控制核心价值[J];华西医学;2014年03期

10 陈磊;古想花;巩飚;;从市售酱牛肉中检出一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O125:K70[J];医药论坛杂志;201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樊爱军;急性腹泻患者副溶血弧菌流行特征研究及分子分型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2 刘毅;犬瘟热、犬细小病毒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肇寅,齐锦,杨辉,王承训,叶青,马莉,唐景裕,何爱华,杜曾庆,谢健屏,卢亦愚,吴海燕,章菁,林思恩,谢华萍;我国1998~1999年流行的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分型研究[J];病毒学报;2001年01期

2 童志礼;婴幼儿轮状病毒流行的新趋势——G9型轮状病毒全球流行综述[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2年04期

3 吕元聪;;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简介[J];应用预防医学;2007年02期

4 张镇松;刘秀卿;;318例腹泻婴幼儿粪便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与分析[J];河北医学;2009年06期

5 吴秀孝;;止泻穴外敷中药辅助西医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20例观察[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年09期

6 郑瑞林;沈波;金先富;;2754例婴幼儿腹泻HRV感染调查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7年04期

7 李梅;;南京儿童医院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年19期

8 寇晓霞;吴清平;王大鹏;郭伟鹏;邓梅清;;多重RT-PCR用于临床检测三种胃肠炎病毒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2007年03期

9 王承训;孙利炜;刘愉;赵艳玲;邓琳菲;方肇寅;;长春地区儿童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7年36期

10 杨学磊;任燕;贾娜尔;杨学彤;;2006年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监测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惠芬;;人轮状病毒Ⅱ型:体外培养[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81年03期

2 阎沐京;任中原;;轮状病毒样因子是否为轮状病毒属中的新成员[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84年06期

3 吴妙灵 ,白植生 ,吴妙灵;轮状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J];微生物学免疫学译刊;1985年03期

4 张传安;;人轮状病毒的血凝活性[J];预防医学情报;1985年03期

5 古月;;牛奶中轮状病毒抗体[J];国外医学情报;1985年08期

6 Anna Maria Agllano ,李玉如;新的人轮状病毒株的分离[J];微生物学免疫学译刊;1986年04期

7 孙茂盛,郭仁;轮状病毒免疫有关的一些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8年01期

8 陈锦生,邓涤夷,陈霞,徐昌志,陈毓玲,李金田,何家鑫;福建省首次检出新的成人轮状病毒[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8年04期

9 王振坤;轮状病毒的免疫学研究[J];上海免疫学杂志;1988年01期

10 蔡挺;顾克洲;朱圣禾;;人轮状病毒体外持续感染机理的研究[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斌;唐力;刘满清;彭劲松;涂君;杨继红;曾宪启;;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监测情况分析(2002~2003年)[A];生命科学与微生物专辑[C];2004年

2 栾婧婧;高运东;仲跻峰;赵宏坤;;半巢式RT-PCR快速检测犊牛轮状病毒方法的建立[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3 王培鑫;潘存Z;陈黎勤;;肠道腺病毒、轮状病毒、空肠弯曲菌的检测[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胡秀华;;细胞培养与real-time RT-PCR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水体中感染性轮状病毒[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栾婧婧;高运东;仲跻峰;赵宏坤;;半巢式RT-PCR快速检测犊牛轮状病毒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夏乐乐;何彪;杨凡力;徐琳;涂长春;;蝙蝠轮状病毒分离与鉴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时洪艳;冯力;孙东波;;轮状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吴淑霞;李秀峰;席灵娟;;急性腹泻患儿粪便中A群轮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分析[A];第一届宁夏医学会检验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胡秀华;何苗;;定量测定轮状病毒滴度的几种方法的优化及细胞系的选择[A];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讯[C];2008年

10 王斌;孙红;朱军生;;PAGE法与胶体金法检测儿童腹泻轮状病毒研究[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文斗;轮状病毒秋冬爱找婴幼儿[N];南方日报;2004年

2 冯立中;抗人轮状病毒牛丙球蛋白研制成功[N];健康报;2008年

3 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小儿消化科教授 孙梅 整理 阎红;轮状病毒盯上宝宝[N];健康报;2008年

4 通讯员 杨光礼 记者 武娜;轮状病毒引发小儿腹泻增多[N];连云港日报;2008年

5 文 都;小儿秋季腹泻原是轮状病毒作怪[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徐磊;第二届国际轮状病毒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记者 胡蔓 见习记者 严运涛;武汉市疾控中心发现人A、B组轮状病毒混合感染[N];湖北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郭静 实习生 贾亚敏 王诗霖 通讯员 肖金;严把“入口关”防秋季小儿腹泻[N];广东科技报;2008年

9 ;轮状病毒并不可怕[N];山西日报;2003年

10 文文;严把婴幼儿“入口”卫生关[N];广东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玫;上海地区儿童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李国华;杆状病毒系统中地方株轮状病毒蛋白的重组表达及病毒样颗粒的构建[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3 王振玲;北京地区仔猪腹泻相关病原调查及大肠杆菌和轮状病毒特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4 张二芹;猪A组轮状病毒VP6基因转植物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

5 魏静;人源轮状病毒T细胞识别及其小型猪腹泻模型的建立[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6 薛斌;氯和二氧化氯对人轮状病毒的消毒规律及基因组损伤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7 王敏;基因优化的表达人轮状病毒重组腺病毒免疫效果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8 张静;轮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脂质体DNA疫苗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9 秦岚;轮状病毒NSP1抑制天然免疫机制及其对宿主蛋白调控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10 李晋涛;人源轮状病毒的转基因马铃薯口服疫苗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德友;北京地区水环境中轮状病毒的分布规律及其健康风险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2 李廷栋;轮状病毒结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类病毒颗粒的体外组装[D];厦门大学;2009年

3 廖炀;重庆地区婴幼儿轮状病毒临床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4 张U,

本文编号:1832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832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c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