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乳酸杆菌对感染大肠杆菌O157:H7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07 01:02

  本文选题:嗜酸乳杆菌 + 瑞士乳杆菌 ; 参考:《微生物学通报》2014年10期


【摘要】:【目的】分析小鼠在感染Escherichia coli O157:H7及补充嗜酸乳杆菌KLDS AD1和瑞士乳杆菌KLDS1.8701期间小肠黏膜中SIgA和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结合小鼠表象特征,探讨2株乳酸杆菌对小鼠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小鼠分成4组,空白组、致病对照组、嗜酸乳杆菌组和瑞士乳杆菌组,对实验组小鼠连续7 d灌胃大肠杆菌致病后,再连续7 d分别灌胃2株乳酸杆菌,采集小鼠小肠利用ELISA法测得各组小鼠肠道组织中SIgA和4种细胞因子IL-2、IFN-γ、IL-4和IL-6的含量。【结果】瑞士乳杆菌可极显著提高感染大肠杆菌O157:H7小鼠的体重,嗜酸乳杆菌的效果较小;感染E.coli O157:H7后,SIgA、IL-2和IFN-γ的含量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第5天开始下降,而IL-4和IL-6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第7天开始下降。补充嗜酸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后,SIgA和4种细胞因子的含量都迅速增加,并保持较高水平,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嗜酸乳杆菌KLDS AD1和瑞士乳杆菌KLDS 1.8701都可通过增加细胞因子和SIgA的分泌增强肠道黏膜免疫,对小鼠腹泻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SIgA and cytokines in small intestine mucosa of mice during infection with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and supplementation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KLDS AD1 and Lactobacillus helicus KLDS1.8701, and to combin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use appearance. [methods] mice were divided into 4 groups, blank group, pathogenic control group,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group and Lactobacillus Switzerland group. Two strains of Lactobacillus were perfused by stomach for 7 days. The contents of SIgA and four cytokines IL-4 and IL-6 in intestinal tissue of each group were measured by ELISA method. [results] Lactobacillus helittii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body weight of O157:H7 mice infected with E. coli, and the effect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was less. After E.coli O157:H7 infection, the levels of IL-2 and IFN- 纬 reached the maximum on the 3rd day, and began to decrease on the 5th day, while IL-4 and IL-6 reached the maximum on the 5th day and began to decrease on the 7th day. After supplementation of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nd Lactobacillus Switzerland, the levels of Siga and four cytokines increased rapidly and maintained a high level. [conclusion]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KLDS AD1 and Lactobacillus Switzerland KLDS 1.8701 can enhance intestinal mucosal immunity by increasing the secretion of cytokines and SIgA, and can alleviate diarrhea in mice.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No.2011AA100902,2012AA022108) 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分类号】:R3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任玉红,黄素珍;肉仔鸡急性大肠杆菌病病理学观察[J];肉品卫生;1997年10期

2 姜艳美;王加启;邓露芳;卜登攀;刘开朗;魏宏阳;周凌云;雒秋江;;益生菌对宿主机体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乳业科学与技术;2008年03期

3 田芬;陈俊亮;粘靖祺;霍贵成;;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益生特性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年07期

4 王友湘;陈庆森;;益生菌和肠道粘膜免疫关系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7年08期

5 李伟;陈庆森;;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及其菌群与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8年10期

6 贾玉臣;陈庆森;王友湘;阎亚丽;;瑞士乳杆菌对小鼠肠道黏膜免疫应答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0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超贤;秦咏梅;;芪倍合剂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王帅;翟军鹏;周滔;王丽华;陈姪;;三黄汤灌肠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β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2010年12期

3 王永明;胡燕;黎海芪;;小鼠整合素α_4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突变修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2期

4 刘虎传;张敏红;冯京海;姜海龙;杨晓岚;姜礼文;陈燕;;益生菌制剂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2年06期

5 肖娴;李秀琼;刁建新;李慧;刘远亮;;白芍总苷对葡聚糖硫酸钠致大鼠实验性结肠炎作用机制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马力;崔巍;鲁学恒;;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下降[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7年04期

7 吴文明;张方信;;高原缺氧与肠黏膜屏障损伤[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9年08期

8 林超;王伟;陈雪;李婷婷;杨丽杰;;含嗜酸乳杆菌的新鲜干酪的研制[J];现代食品科技;2013年01期

9 李晓红;岳美颖;贾波;钟强;吴贤波;祝捷;张丰华;钟振东;;白术茯苓汤不同配比对脾虚型克罗恩病大鼠血清TNF-α和IL-10水平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10 高侃;汪海峰;章文明;刘建新;;益生菌调节肠道上皮屏障功能及作用机制[J];动物营养学报;201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唐志刚;温超;王龙昌;王恬;周岩民;;在不同营养水平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对肉鸡抗氧化功能、黏膜免疫及回肠菌群的影响[A];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7家畜微生态与健康养殖专题[C];2012年

2 刘迪;;中药口服、保留灌肠配合心理调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00例[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利红;周罗雄;杨明明;;浅谈益生菌的抗菌机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生态学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常亮;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方剂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于小杰;大熊猫和普氏野马类固醇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非损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李姿慧;健脾化湿法对脾虚湿困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水通道蛋白3、4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宋红丽;肿瘤坏死因子α在暴发性肝衰竭时引起肠粘膜损伤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王丽杰;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对内毒素血症幼年大鼠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6 李秋霞;白术黄芪方、白术AMPS-Ⅱ、黄芪注射液对Caco-2单细胞层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李洋;谷氨酰胺强化的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移植大鼠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8 于玫;益气活血解毒法抗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的抗炎及修复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王轶;隔姜灸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余欣;乌梅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免疫调控作用机制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彭珊珊;乳杆菌发酵驴奶性能及其两者复配对小鼠免疫力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2 李萍;乳酸菌发酵果蔬谷物奶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朱辉;功能性米酒的实验室工艺及其抗疲劳作用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董洁;从金丝小枣枣泥中制备金丝小枣酵素工艺的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4年

5 宋梦微;黄连解毒汤对高脂血症小鼠肠道菌群及其炎症状态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郭东清;合生元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液指标、肠粘膜免疫及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7 贾晓晴;一种非常规生物饲料对小尾寒羊生长、免疫及生长轴激素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光明,杨倩,刘胜兵;动物粘膜免疫与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综述)[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吴国豪;肠道屏障功能[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年01期

3 马玉龙,许梓荣;肠道粘膜免疫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4年02期

4 钟燕;益生菌与乳糖不耐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3年02期

5 邓丽,芮汉明;益生菌的研究进展[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3年S1期

6 周继勇,余广海;鸡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J];四川畜牧兽医;1994年04期

7 王雯慧;鸡急性大肠杆菌病的病理学观察[J];四川畜牧兽医;1995年04期

8 徐力蛟;用管理学观点谈鸡大肠杆菌病的防制[J];四川畜牧兽医;1996年04期

9 杜鹏;刘芳;霍贵成;;离心条件对双歧杆菌存活力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年07期

10 王坚镪;汤瑾;蒋燕群;;益生菌对大鼠肠道菌群紊乱和细菌易位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乌云达来;广谱抗菌活性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X2-6的分离筛选及其抗菌物质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瑞哲;;嗜酸乳杆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2期

2 王锦鸿;王江滨;李岩;焦健;张学英;;人嗜酸乳杆菌拮抗幽门螺杆菌及其对模拟胃肠道环境抗性的体外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7年07期

3 王新;郑佳;周小红;张小霞;;嗜酸乳杆菌抑制乙肝病毒E抗原的实验观察[J];天津医药;2008年01期

4 伊冰;;嗜酸乳杆菌与肉类发酵[J];营养健康新观察;1998年00期

5 赵瑞香,李元瑞,郭洋;嗜酸乳杆菌抑菌特性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1年06期

6 张帆,王建华,刘立恒,杨雅麟,滕达;菊粉寡糖促进嗜酸乳杆菌生长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年04期

7 朱俊晨;嗜酸乳杆菌的生长与富硒的动态关系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年05期

8 谢彩虹;袁静;王瑞君;魏泓;;嗜酸乳杆菌对抗生素诱导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7年03期

9 何隽菁;王菊芳;;嗜酸乳杆菌生长状况及抑菌特性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4期

10 徐敬秋;胡君;;嗜酸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颜世敢;朱丽萍;常维山;陆承平;;嗜酸乳杆菌16s rRNA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孟岳成;姜涛;;岭嵴法分析嗜酸乳杆菌发酵豆乳工艺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范兴艺;孟岳成;;嗜酸乳杆菌代谢产物抑菌特性的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胡斌;田丰伟;张灏;陈卫;;嗜酸乳杆菌S层蛋白对菌体胆盐耐受性的影响[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伊冰;;嗜酸乳杆菌与肉类发酵[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一期):乳制品营养专题[C];1998年

6 贺松;龚芳红;张德纯;刘明方;郭亚楠;;嗜酸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克隆及其作为食品级筛选标记的研究[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陶江;景怀琪;徐建国;耿运琪;;嗜酸乳杆菌发酵上清液的抗AIDS作用[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单春乔;刘艳;刘秋晨;庄国宏;;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应用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赵彤;夏季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三)[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2 赵小磊;喝酸奶“四不宜”[N];今日信息报;2003年

3 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 刘英华;第一次喝酸奶兑点水[N];健康时报;2008年

4 夏文;国内乳业爆发“菌团”大战 身价随“菌”涨[N];中国特产报;2008年

5 吴静;超市开打酸奶“菌群大战”[N];杭州日报;2008年

6 谢雨杉;婴儿不宜喝酸奶[N];大众卫生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苏君鸿;嗜酸乳杆菌对健康及口蹄疫疫苗接种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2 王锦鸿;抗HP嗜酸乳杆菌及其发酵乳的生物学特性和对HP的抑制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赵忠岩;抗HP嗜酸乳杆菌对不同慢性胃病来源HP临床分离株的抑制效应分析及其作用机制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峥;嗜酸乳杆菌耐酸机理研究[D];河南科技学院;2013年

2 范兴艺;嗜酸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发酵豆乳中生长特性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3 刘齐;高产胞外多糖嗜酸乳杆菌筛选、发酵条件优化及多糖结构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张帆;饲用嗜酸乳杆菌制剂研制及乳酸菌检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5 余萍;嗜酸乳杆菌生理特性及其冻干工艺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6 阳晖;肠溶性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制备方法及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李振梅;动物肠道中嗜酸乳杆菌粘附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韩俊华;嗜酸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及其在乳品中的应用[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9 苏安分;嗜酸乳杆菌活菌制剂开发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王磊;嗜酸乳杆菌高密度培养及冻干保护剂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54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854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0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