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内皮细胞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与细胞粘附关系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8 16:21

  本文选题:内皮细胞 + 蛋白聚糖 ; 参考:《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摘要】:目的 细胞粘附是多细胞生物维持本身结构和功能极为重要的生物学现象,是细胞和细胞之间的一种信息交流方式,同各种病理、生理过程紧密相关。血管内皮细胞是休克、创伤、炎症、肿瘤时各种细胞粘附的靶细胞。细胞粘附机理十分复杂,多种活性物质参与其中。经典的粘附分子是决定细胞粘附过程的主要物质,而细胞膜表面的主要蛋白聚糖—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in sulfate proteoglycans,HSPGs)由于其多样化的结构功能和在细胞识别、细胞粘附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实验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并稳定传代后作为实验细胞;首先明确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是否能表达HSPGs家族两个重要成员——Syndecan-1和Glypican-1;以二者为研究指标,以多种外源性干预因素从不同途径作用于内皮细胞HSPGs;观察内皮细胞HSPGs在干预因素作用下的变化趋势,评价各种干预因素对内皮细胞HSPGs的影响;以分离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为研究模型,观察内皮细胞HSPGs改变对细胞粘附变化的直接影响,探讨内皮细胞HSPGs在细胞粘附中的作用。 以采集的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模拟上白血病时内皮细胞在病理性血清作用下活化的情况,观察内皮细胞HSPGs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以正常人外周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与白血病血清活化后的内皮细胞的粘附变化为研究模型,探讨白血病情况下,内皮细胞HSPGs同细胞粘附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白血病髓外浸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Abstract]:Purpose Cell adhesion is a very important biological phenomenon in maintain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ulticellular organisms. It is a way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cells and cells.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various pat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re target cells that adhere to various cells during shock, trauma, inflammation, and tumour. The mechanism of cell adhesion is very complex, in which many active substances are involved. Classical adhesion molecules are the main substances that determine the cell adhesion process, while the main proteoglycan proteoglycans of heparin sulfate (heparin sulfate proteoglycansan HSPG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ell membrane, due to their diverse structural functions and recognition in cell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role of cell adhesion, which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research topics. In this study,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were cultured in vitro and subcultured stably as experimental cells. Firstly, whether the culture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could express two important members of the HSPGs family, Syndecan-1 and Glypican-1, was determined. The changes of HSPGs in endothelial cells were observed an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intervention factors on HSPGs of endothelial cells were evaluated. The adhesion of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to endothelial cells (ECs) was used as a model to observe the direct effect of endothelial cell HSPGs changes on cell adhesion an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endothelial cell HSPGs in cell adhesion.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HSPGs at transcription level and protein level, the collected serum of acute leukemia patients acted on endothelial cells cultured in vitro, and simulated the activ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s under the action of pathological serum during upper leukem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thelial cell HSPGs and leukemic cell adhesion was studied by using normal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 and leukemic serum activated endothelial cells (LECs) as a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HSPGs) and leukemic cell adhesion.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xtramedullary infiltration of leukemia.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3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广全,郭政新;补肾化瘀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119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6期

2 朱建军;自拟凉血化瘀汤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34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1期

3 刘清池;吴晓然;陈伟;;3型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4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4 沈先东;胡顺金;任克军;吴俊;;八珍汤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5期

5 詹其林,许小平;淋巴瘤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刘小兰;黄爱英;陈勇;孙丽萍;;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的疗效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7 鲍扬漪;东北、华北地区地中海贫血12例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1994年05期

8 潘理明,徐华梅,孙自敏,吴竞生,申学英;两次PCR方法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检测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学;1995年02期

9 夏海龙,曾庆曙,郝恩国,任立奋,蔡学杰;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学;1998年01期

10 徐亮,张岱云,汪兴洪;急性白血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J];安徽医学;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段渊;胡亚美;崔建涛;赵敏;吕有勇;;HLA抗原与儿童白血病的相关性[A];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朱琼香;严梅英;李小丹;;九一升白口服液治疗干扰素致外周血白细胞减少[A];2006年全国土家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邢颖;李静;甄健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围手术期的用药实践[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莉;张永红;吴敏媛;马晓莉;谢静;石惠文;;儿童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张晓娟;梁宏正;吴社泉;;益肾补血散治疗肾性贫血临床观察[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陈逸恒;曾清;王家晓;程纬民;;足三里注射参麦注射液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静;桂琳;金强;张嵩;罗瑞;叶隽;;VEGF与COX-2在血液肿瘤中的协同表达及临床意义的探讨[A];促进科技经济结合,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蚌埠市科协2012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一平;Syndecan-1脱落介导人肝细胞对VLDL结合摄取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赵永忠;α-地中海盆血分子诊断技术、基因缺陷及其流行病学调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3 陈宝忠;补髓生血冲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及对造血干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4 李巍;补髓生血冲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盆血造血干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细胞因子影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

5 胡永珍;活髓片治疗再障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于壮;补髓生血冲剂抑制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造血细胞凋亡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7 宋关斌;肝癌细胞力学特性及其与细胞周期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8 傅遍红;肝癌细胞在基底膜成分趋化作用下伪足形成的动力学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9 罗梅宏;补髓生血颗粒剂对慢性再障患者临床与VLA-4/CD_(49d)及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俞亚琴;补髓生血颗粒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临床与相关粘附分子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莉;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卉;穴位艾灸治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李娟;XRCC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西北人群白血病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杨忠思;恶性肿瘤病人血浆TM,PC抗原及DD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2年

5 张波;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CZ-1的建立和骨髓瘤细胞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可变区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6 罗琳;髓性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成为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3年

7 胡潇滨;小儿急性白血病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与临床意义[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8 王新卫;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9 李莉艳;反向点杂交快速诊断非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10 汪家敏;胸腺肽α1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临床应用[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62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862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d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