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衰老:线粒体功能和氧化还原的调控
本文选题:运动 + 衰老 ; 参考:《生理科学进展》2014年05期
【摘要】:衰老与线粒体功能衰退和氧化还原失衡紧密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线粒体的DNA丰度和蛋白质的合成不断的下降,线粒体代谢过程中的副产物自由基增加导致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的氧化损伤不断累积。衰老相关的线粒体功能的下降和氧化还原失衡影响运动功能,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因而对于调节寿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线粒体可能是决定寿命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证实长期运动训练可以很大程度预防和改善衰老相关疾病,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线粒体生成和激活内源性抗氧化防御体系而提高线粒体功能和调控氧化还原平衡。因此,长期的运动训练预防衰老相关疾病和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很可能是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和氧化还原平衡而发挥作用。
[Abstract]:Ag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redox imbalance.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DNA abundance and protein synthesis of muscle mitochondria decrease, and the increase of free radicals in mitochondrial metabolism leads to the accumulation of oxidative damage of lipid, protein and nucleic acid and other macromolecules. The decline of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ssociated with senescence and the imbalance of redox affect motor function, leading to insulin resistance a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thu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longevity. Mitochondria may therefore b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life expectancy.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proved that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can prevent and improve aging related diseases to a great extent, and its mechanism may be to improve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regulate redox balance by promoting mitochondrial formation and activating endogenous antioxidant defense system. Therefore, long-term exercise training to prevent aging related diseas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elderly is likely to play a role by regulating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redox balance.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前沿生命科学研究所线粒体生物医学中心;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市运动生理与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R339.3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由凤秋;董亚茹;狄政莉;张秀娟;李欢;;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与氧化应激的关系[J];安徽医学;2013年08期
2 Stephen Adeniyi Adefegha;Ganiyu Oboh;;In vitro inhibition activity of polyphenol-rich extracts from Syzygium aromaticum(L.)Merr.& Perry(Clove)buds against carbohydrate hydrolyzing enzymes linked to type 2 diabetes and Fe~(2+)-induced lipid peroxidation in rat pancreas[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2年10期
3 徐晖;刘鹏;董亦晗;王景丽;李士新;;扁桃体加腺样体切除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睡眠结构的影响[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年10期
4 Olusola Olalekan Elekofehinti;Jean Paul Kamdem;Aline Augusti Bolingon;Margareth Linde Athayde;Seeger Rodrigo Lopes;Emily Pansera Waczuk;Ige Joseph Kade;Isaac Gbadura Adanlawo;Joao Batista Teixeira Rocha;;African eggplant(Solanum anguivi Lam.)fruit with bioactive polyphenolic compounds exerts in vitro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inhibits Ca~(2+)-induced mitochondrial swelling[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3年10期
5 R Senthil Kumar;B Rajkapoor;P Perumal;;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Indigofera cassioides Rottl.Ex.DC.using various in vitro assay models[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2年04期
6 李武;李艳君;杨瑞丽;;热带水果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抗增殖活性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3年10期
7 徐明哲;;基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蝉蜕成分抗氧化活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24期
8 何正强;傅应云;;氧化应激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年19期
9 Saleem Bani Hani;Mekki Bayachou;;Salvia fruticosa reduces intrinsic cellular and H_2O_2-induced DNA oxidation in HEK 293 cells;assessment using flow cytometry[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2014年05期
10 闫睿;栾庆先;刘力笙;王兴宇;李蓬;沙月琴;;代谢综合征相关线粒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牙周炎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晓龙;青藏高原两种沙蜥的代谢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D];兰州大学;2013年
2 邓莉俐;水杨酸钠诱导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损伤机制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3 黄汉鹏;慢性间歇性缺氧对大鼠颏舌肌线粒体的影响以及脂联素的干预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4 杨占南;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酚类及挥发性物质代谢累积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段雅乐;姜黄素对老年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基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甘聃;鼎湖鳞伞菌丝体多糖的发酵条件优化、分离纯化、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7 李宏艳;二氧化氮与缺血性脑中风和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8 李斌;黑木耳黑色素对细菌群体感应调控行为的抑制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9 MOHAMED LAMINE BANGOURA;小米中膳食纤维和抗性淀粉的功能特性评价[D];江南大学;2013年
10 连姗姗;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能量代谢与抗氧化胁迫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琳;氧化还原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胶质瘤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2 刘华;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3 李丹丹;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抗氧化应激及减轻胰岛素抵抗作用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4 韩东宁;β-酪啡肽-7对Ⅰ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熊云霞;体外模拟消化对苹果和梨的抗氧化活性及抗癌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丁为现;4-芳基香豆素及3,4-二氢-4-芳基香豆素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7 申佳佳;红景天苷促线粒体生物合成作用的研究及抗肿瘤候选化合物活性筛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8 崔海燕;过氧化氢诱导小鼠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毕凯丽;华北蓝盆花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刘雷红;面向家庭的健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显文;线粒体的力量[J];国外科技动态;2000年10期
2 ;单个线粒体中的超氧炫[J];中国基础科学;2008年04期
3 李晓东,高枫,陈清棠;线粒体疾病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1998年11期
4 郑英,沙家豪,周作民;线粒体DNA与生殖[J];生殖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5 张纪亮;张宜家;王杰;武芝;张雅;曾淋;马萝燕;陈腾飞;王璐;刘永章;吕斌;;线粒体转录因子A及其相关疾病[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3年05期
6 董纪文,,孙绪生;运动与线粒体研究的某些进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7 赵晶;季敬璋;汪大望;张洁;吴惠洁;吕建新;;温州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线粒体DNA3243、3316位点的突变筛查[J];遗传;2006年10期
8 李太平,李均祥,邓昭华;动物线粒体DNA的研究进展[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3年04期
9 王新建;线粒体DNA与疾病[J];生物学教学;1998年06期
10 李宗军,徐建兴;线粒体的分子进化与氧效应[J];生物技术通讯;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少鹏;吴李君;韩伟;赵烨;赵国平;张蕾蕾;余增亮;;线粒体功能缺陷对转移培养基介导的辐射旁效应早期过程的影响[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章海燕;;痴呆发病相关的线粒体功能异常和治疗策略[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海霞;杜冠华;张均田;;线粒体功能体外检测新方法[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张海霞;杜冠华;张均田;;线粒体功能体外检测新方法[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一部分)[C];2002年
5 蒋义国;Tammy Ellis;周兰兰;Anne R.Greenlee;;巴金森氏疾病相关的线粒体多态性基因型分析[A];第五届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暨第三届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夏晶;周婷;江俊麟;;DDAH2/ADMA通路在高糖诱导内皮祖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13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7 张丹;马波;刘耕陶;张建军;;Dactylorhin B对脑线粒体的保护作用[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章顺荣;高越;;线粒体动力学与心血管疾病[A];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学术年会暨国家级继教项目老年人优化健康管理研讨班论文汇编[C];2013年
9 张爱华;;线粒体功能障碍在CK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肾脏生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刘玉龙;姜忠;周剑影;;线粒体DNA突变及其在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五次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袁志勇;龙建纲:线粒体中寻找年轻“密码”[N];科技日报;2013年
2 言诚;线粒体病大型研究计划即将启动[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叶少芳;活跃的线粒体研究[N];健康报;2006年
4 许永付;人体衰老新观点[N];民族医药报;2008年
5 记者 郭晓斌;西安交大防治肥胖和糖尿病取得重大突破[N];陕西日报;2010年
6 记者 李天舒 通讯员 刘昱圻;遗传性高血压如何发生有新解[N];健康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廖章萍;白藜芦醇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古今刚;线粒体DNA5178多态性、8296突变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夏晶;DDAH2/ADMA通路在高糖诱导内皮祖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D];中南大学;2013年
3 唐t
本文编号:1949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94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