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分子组装非病毒基因载体及其仿生特性的研究
本文选题:基因治疗 + 超分子组装 ; 参考:《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摘要】: 现代基因技术和人类基因组工程图谱的完成为采用基因分子生物学方法治疗各类疾病,提高人类生命质量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基因治疗的研究已经深入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今最活跃的生物高技术领域之一。采用超分子组装技术制备的非病毒基因传递体系,由于具有合适的纳米尺寸、可控的结构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及应用前景。如何提高非病毒基因载体在体内的稳定传递和高效转染是这类传递体系所需解决的关键的科学问题。病毒是由蛋白质壳层所包被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天然超分子组装体,其细胞外稳定存在、细胞内解组装响应并高效转染的特点为非病毒基因传递体系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启迪。本论文以构建稳定传递和高效转染的非病毒基因传递体系为研究背景,采用超分子组装技术与基因技术相结合,制备了模拟病毒结构特点的非病毒基因超分子组装体,初步探讨了超分子组装体的结构与基因转染效率的内在联系。 聚乙烯亚胺(PEI)具有的“质子海绵效应”有利于其从溶酶体中逃离出来,是目前常用的一类非病毒基因载体。但PEI/DNA组装体在生理盐溶液中不稳定、易聚集,制备PEG化的基因超分子组装体可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含PEG链段的两亲聚合物的自组织共混改性,采用超分子技术构建了基于疏水作用力的新型PEG化基因超分子组装体。胆固醇—聚乙二醇(CPEG)的加入用量及次序对基因超分子组装体在生理盐溶液中的稳定性产生很大影响。将CPEG与PEI_(25k)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等体积的DNA溶液中,制备的PEI_(25k)/CPEG/DNA组装体在生理盐溶液中的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而在PEI_(25k)/DNA组装体形成之后,再加入CPEG则不能提高其稳定性。这一现象显示新型PEG化基因组装体的形成,与疏水胆固醇参与到疏水核(由PEI_(25k)和DNA静电中和形成)的组装密切相关。研究进一步采用以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pEGFP为模型,将制备的基因超分子组装体在生理盐溶液中放置不同的时间,并转染HEK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PEI_(25k)/DNA组装体的转染效率显著降低;而通过CPEG共混改性后的PEI_(25k)/CPEG/DNA基因组装体由于在生理盐溶液中的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合适的粒子尺寸使其在体外的基因转染效率显著提高。含PEG链段两亲分子的自组织共混为制备具有新型的PEG化基因超分子组装体,提高其在生理盐溶液中的稳定性及基因转染效率,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新途径。 针对基因载体与DNA分子在传递过程中的稳定缔合和在细胞内的解离释放这一对矛盾,本研究依据病毒的蛋白质壳层细胞内外响应传递的特点,开展了生物响应型非病毒基因传递体系的研究。研究利用细胞内高浓度谷胱甘肽对-S-S-键的响应特性,由低分子量PEI_(1800)出发,通过与二甲基3,3’-二硫代-双(丙亚氨酸酯)二氯化氢(DTBP)的交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S-S-键的交联聚乙烯亚胺(CLPEI),通过对交联程度和组装条件的调控,成功制备了谷胱甘肽响应的CLPEI_(50%)/DNA基因超分子组装体。实验结果表明:CLPEI_(50%)具有最佳的缔合DNA分子的能力,并在pH值为7.4到5的范围内,依然具有足够的质子缓冲能力,有利于基因超分子组装体从溶酶体中逃离出来。在pH为6.0、NaCl浓度为20mM的条件下,能与DNA形成直径在150 nm左右的球形粒子。在模拟细胞内谷胱甘肽浓度的条件下,CLPEI_(50%)分子中-S-S-键的断裂导致高分子量聚阳离子转变为低分子量片断,实现组装体的解组装响应。体外细胞培养结果表明:这种仿生交联的基因组装体可显著降低细胞毒性,并有效转染细胞。 为进一步增强基因超分子组装体的稳定性和转染效率,研究以病毒组装过程中生物大分子交联的“笼状”结构为启示,开展了“笼状”仿生交联组装体的研究。合成了含巯基的聚乙烯亚胺(HS-PEI),与DNA组装后,分别通过空气中巯基的氧化交联制备壳层原位交联的基因超分子组装体;通过金纳米粒子(AuNP)与巯基的共价缔合,制备壳层纳米金交联的组装体。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在N/P值为10的条件下,巯基化聚乙烯亚胺(HS-PEI)能有效诱导DNA分子的缔合。在pH为6.0、NaCl浓度为20 mM的HEPEs缓冲溶液中,这种壳层交联的组装体的尺寸在150 nm左右。对于壳层AuNP交联的Au-S-PEI/DNA组装体,由TEM图片我们可清晰观察到壳层金纳米粒子的存在,且随着AuNP加入量的增加,壳层交联的金纳米粒子含量也显著增加。与壳层未交联的基因超分子组装体相比,壳层交联的“笼状”结构可有效提高组装体在生理盐溶液中的稳定性,并显示出很好的谷胱甘肽响应特性。体外细胞培养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组装条件,仿生交联的“笼状”非病毒基因传递体系可有效转染。 采用超分子组装技术构建仿病毒基因传递体系,使其既具备非病毒载体的低毒性、低免疫原性的特点,又具有病毒载体高效转染的特性,将是未来基因传递体系的发展方向。本论文采用超分子组装手段,通过含PEG链段两亲聚合物的 自组织共混改性,制备了新型PEG化基因超分子组装体;利用谷胱甘肽的生物开关效应,设计了含二硫键的聚阳离子,,制备了细胞内外响应传递的非病毒基因传递体系;通过制备巯基化聚乙烯亚胺,构建了壳层原位交联和纳米金交联的“笼状”基因超分子组装体,为新型仿病毒基因传递体系的设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并在基因治疗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
[Abstract]:A non - viral gene delivery system with a core - shell structure coated by a protein - shell layer and a non - viral gene transfer syste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ble delivery and high - efficiency transfection are used in the research of the non - viral gene delivery system .
Polyethylenimine ( PEI ) has a " proton sponge effect " which is beneficial to escape from lysosomes . It is a kind of non - viral gene carrier which is commonly used at present . But PEI / DNA assembly is not stable in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and is easy to assemble . It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molecular assembly of PEG . The addition amount and sequence of cholesterol - polyethylene glycol ( CPEG ) are added to equal volumes of DNA solution , and the stability of PEI _ ( 25k ) / CPEG / DNA assembly in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is greatly improved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PEI _ ( 25k ) / DNA assembly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ith the prolongation of placement time .
Compared with the modified PEI _ ( 25k ) / CPEG / DNA gene , 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modified PEI _ ( 25k ) / CPEG / DNA gene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
A series of cross - linked polyethylene imine ( CLPEI ) with S - S - bond was synthesized by crosslinking reaction with dimethyl 3,3 ' - dithio - bis ( lactide ) dihydrogenchloride ( DTBP )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H 6.0 and NaCl concentration of 20 mM .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stability and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gene supermolecular assembly , we studied the " cage " structure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 cross - l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virus assembly , and carried out the research of " cage - like " bionic cross - linking assembly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oss - linked " cage - like "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shell layer in the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ddition of AuNP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oss - linked " cage " structu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assembly in physiological saline solution and show goo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
By using the super - molecular assembly technology to construct the virus - like gene delivery system ,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toxicity and low immunogenicity of the non - viral vector ,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transfection of the viral vector , which is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gene delivery system .
The novel PEGylated gene supermolecular assembly was prepared by self - organizing blending modification .
By using the biological switch effect of glutathione , the polycation containing disulfide bond was designed , and the non - viral gene delivery system was prepared .
In this paper , the " cage " gene supermolecular assembly of shell - layer in - situ crosslinking and nano - gold cross - linking is constructed by the preparation of mercaptopolyethylene imine , which provides a feasible way for the design of the novel virus - like gene delivery system , and show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field of gene therapy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3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鲁平;程雷;;基因治疗在头颈恶性肿瘤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09期
2 赵永强;折占飞;;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进展[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1年08期
3 万江波;蔡黔;;生长因子基因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08期
4 孙晨;;高血压的基因治疗[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年11期
5 唐红梅;贾长虹;曹晴;王志军;袁丽杰;;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14期
6 潘东升;宋建民;梁鹏;李晶;王勇平;付来华;王建澍;朱小军;;骨肉瘤基因治疗新进展[J];甘肃医药;2011年07期
7 蒲小勇;王怀鹏;;生长因子与勃起功能障碍的基因治疗[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年06期
8 周鸣;彭建强;郭莹;;基因治疗心肌缺血的载体应用新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12期
9 王俊伟;;腺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10 付崴;田长富;;蛋氨酸酶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俊良;王婧一;黄清东;余孝其;;基于PNA单体缀合大环多胺的阳离子脂质的合成[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吴丛梅;李修义;刘树铮;;pcEgr-IFNγ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郑淑真;卢英华;李清彪;;基因治疗用质粒DNA稳定性研究[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4 戴江华;胡琼华;;病理性瘢痕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A];第4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尹嘉;楼美请;陈左权;陈先震;;局部注射内皮抑素基因重组腺病毒治疗G422小鼠胶质母细胞皮下荷瘤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许宏;徐德胜;;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及其在基因治疗中的初步应用[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7 施娅雪;张柏根;;周围动脉疾病的基因治疗进展[A];全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1年
8 王德昌;张科军;王一兵;;基因治疗特重烧伤的临床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李平;任志刚;魏于全;阚兵;田聆;;ssFLK-1基因治疗联合放射治疗的实验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陈舒丽;郑永良;刘德立;;细胞色素P450与肿瘤的基因治疗[A];湖北省生物工程学会2004年年会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程宇婕;基因治疗:有风险的希望[N];科技日报;2009年
2 朱卫彬;基因治疗(下)[N];科技日报;2009年
3 记者 洪宾;深圳渐成国际基因治疗中心[N];深圳商报;2010年
4 记者 洪宾;赛百诺基因治疗加速布局全球[N];深圳商报;2010年
5 戴德凤;基因治疗有风险[N];光明日报;2002年
6 湖北省肿瘤医院 徐崇明;浅谈癌症的基因治疗[N];湖北科技报;2001年
7 孟小捷;基因治疗遵循“3Y”原则[N];健康报;2003年
8 罗钦文;“基因治疗”的探索[N];福建科技报;2001年
9 刘畅;世界首个基因治疗药在深诞生[N];广州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荔子;基因治疗路该怎么走[N];健康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瑜;大骨瓣减压术、VEGF基因治疗及联合治疗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D];浙江大学;2005年
2 蒋奎荣;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反义K-ras基因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3 吴昊天;脊髓损伤的基础及腺病毒介导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转染促进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4 张岩;应用RNAi技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孙平;血管抑素基因转染及联合化疗治疗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6 汪枫桦;PEDF基因修饰色素上皮细胞对脉络膜新生血管作用的体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陈县城;白介素(IL)-12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抗肿瘤形成与抗转移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张明满;重组腺病毒介导反义MMP2基因抑制肝癌生长和侵袭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戚孟春;BMP-7基因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大鼠下颌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陆艺;生存素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基于其突变体的转基因治疗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桑海明;IFN-β基因修饰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前列腺癌细胞系PC-3效应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2 罗伟;稳态噪声性听神经元损伤蜗内AD-NT3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3 盛甫秀;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分泌性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小鼠黑色素瘤基因治疗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4 李剑平;壳聚糖介导肝靶向性基因转导的体内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冯晨;MYCN小干扰RNA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MYCN基因[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6 郑贵亮;脂质体介导的bFGF-Math1基因在UEC-4细胞中的表达及诱导分化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7 陈安威;腺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成蛋白2(Ad-hBMP2)基因转染促进兔下颌牵张成骨(DO)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邹浩;靶向性融合基因对人肝细胞性肝癌治疗作用的体外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5年
9 郭寿贵;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及其突变型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10 王同建;血管生成素靶向RNA干扰抑制食管癌生长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11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01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