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汉滩病毒核蛋白T细胞表位的鉴定

发布时间:2018-08-14 11:30
【摘要】:目的:鉴定出汉滩病毒核蛋白(HTNV-NP)上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表位。 方法:(1)用HTNV-NP部分重叠合成肽体外刺激HFRS患者PBMC,应用ELISPOT方法筛选出可刺激HFRS患者PBMC产生IFN-γ的合成肽组,,再筛选出该组中的单个阳性15肽。(2)用EB病毒转化HFRS患者PBMC,建立EBV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B-LCL)。用免疫磁珠分离HFRS患者PBMC中的CD4~+T细胞或CD8~+T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与加载过阳性15肽的自身B-LCL共同孵育,应用ELISPOT方法确定15肽可否刺激CD4~+T细胞或CD8~+T细胞产生IFN-γ,可刺激CD4~+T细胞产生IFN-γ的15肽即为CD4~+T细胞表位,可刺激CD8~+T细胞产生IFN-γ的15肽中,则可能包含有CD8~+T细胞表位。(3)应用生物信息学对可刺激CD8~+T细胞产生IFN-γ的15肽序列中包含的9肽表位进行预测,用蛋白质自动合成仪合成预测9肽,并应用ELISPOT鉴定出其中可刺激CD8~+T细胞产生IFN-γ的9肽CTL表位。(4)用HLA-DR、DP和DQ的阻断抗体与PBMC预先孵育30min后,再加入15肽,共同孵育过夜,应用ELISPOT阻断试验确定CD4~+T细胞表位的HLA-DR、DP或DQ限制性。(5)以
[Abstract]:Aim: to identify CD4 ~ T cells and CD8 ~ T cell epitopes of Hantaan virus nucleoprotein (HTNV-NP). Methods: (1) PBMCs of HFRS patients were stimulated by partial overlapping synthetic peptide of HTNV-NP in vitro. The synthetic peptide groups which could stimulate PBMC production of IFN- 纬 in HFRS patients were screened by ELISPOT method. Then a single positive 15 peptide was screened. (2) B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 (B-LCL) transformed by EBV was established by transforming EBV into PBMCs of HFRS patients. CD4T cells or CD8T cells isolated from PBMC of HFRS patients were isolated by immunomagnetic beads as effector cells and incubated with B-LCL loaded with positive 15-peptide. The ELISPOT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15-peptide can stimulate the production of IFN- 纬 by CD4T cells or CD8T cells. The 15 peptides that can stimulate the production of IFN- 纬 by CD4T cells are CD4T cell epitopes, among the 15 peptides that stimulate CD8T cells to produce IFN- 纬. It may contain CD8T cell epitopes. (3) bioinformatics was used to predict 9 peptide epitopes contained in 15 peptide sequences that stimulate CD8T cells to produce IFN- 纬. ELISPOT was used to identify 9 peptide CTL epitopes which could stimulate CD8 ~ T cells to produce IFN- 纬. (4) 30min was preincubated with PBMC with HLA-DRDP and DQ blocking antibodies, and then 15 peptides were added to it for overnight incubation. ELISPOT blocking assay was used to determine HLA-DRN DP or DQ restriction of CD4 ~ T epitopes.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恒新;马超锋;左署青;曹智伟;蔡正华;卢晓玲;曹务春;;西安地区2009年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基因特征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4期

2 靳铁治;马超锋;郑海潮;李劲松;吴瑞;米宝;王开锋;;西安市首次发现北小麝銯携带汉坦病毒核酸[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年0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美亮;朱勇;王九平;李永明;金伯泉;;汉滩病毒核蛋白T细胞表位的鉴定[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2 王琪;袁玫;袁昆华;李端;;2009年安义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3 吴光华;王忠灿;姜志宽;王莉;马冰滢;丁凌云;;肾综合征出血热与鼠的监测和防控[A];纪念江苏省昆虫学会九十周年论文集粹[C];2010年

4 陈宏义;;肾综合征出血热中西医治疗现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雷永良;陈秀英;王晓光;;2005-2010年龙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及病毒分离鉴定[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邱波;薄涛;赵国有;苏航;弋英;;青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疫区特征与病原学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7 邱波;苏航;李平;;青岛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点10年监测分析[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徐志凯;;单克隆抗体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研究[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黄宪刚;;抚松地区1990-200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易珍;叶长根;孙水林;刘翠芸;张伟;席文娜;;以急性胰腺炎为主要特征肾综合征出血热三例[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解放军281医院 王兴华;肾综合征出血热 抗体可能出现晚[N];健康报;2011年

2 周仲瑛;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斑热)治法概要[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北京市海淀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空间分布[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吴一福;疫区农民为HFRS主要发病人群[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海蕴;炎夏防流行性出血热[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7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预防保健科教授 王华忠;防出血热 关键在早识别[N];健康报;2009年

8 付德明;王忠凤;前列地尔的临床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记者 禹超;免费接种出血热疫苗[N];秦皇岛日报;2008年

10 张文馨;小心感染出血热[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梦寒;汉城病毒M片段和汉滩病毒部分S片段核酸疫苗pEGFP-M-S的构建及基因免疫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王美亮;汉滩病毒核蛋白T细胞表位的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3 李_g;VEGF介导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增高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4 易静;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病毒载量的检测及其与病程病情关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5 罗保君;汉滩病毒重组腺病毒疫苗的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6 胡刚;汉坦病毒复合型多表位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学特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7 李新红;汉滩病毒西安分离毒株84FLi的全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及G1和G2糖蛋白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8 张文义;基于环境因素预测肾综合征出血热和疟疾传播风险[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9 刘勇;汉滩病毒76-118株G1S0.7和G2S0.7不同嵌合基因的表达及免疫学特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张芳琳;汉滩病毒M基因G2片段与S基因0.7Kb片段嵌合基因的表达及基因免疫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刚;抗汉滩病毒NP和GP双特异性抗体的构建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张艳丽;汉坦病毒核蛋白重组克隆构建及在梭菌栽体中的表达[D];青岛大学;2008年

3 王暖;快速诊断和分型诊断汉坦病毒基因工程重组抗原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4 王晓妮;肾综合征出血热胸部并发症的CT征象及临床意义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5 孔令岩;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及Elman神经网络预测[D];中南大学;2010年

6 于海涛;血管内皮细胞TLR4介导汉滩病毒引起IRF-3和NF-ΚB的核移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蒋伟;流式细胞术测定汉滩病毒滴度方法的建立[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8 吕欣;利用噬菌体肽库筛选汉滩病毒受体结合表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9 高娟;热休克蛋白与汉滩病毒蛋白形成复合物的研究及该复合物的诱导表达[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10 钟恢海;肾综合征出血热10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作用[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82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182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0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