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第三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负载同种异体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9 08:27
【摘要】: 建立针对供者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是解决在同种异体皮肤移植中排斥反应的理想途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在抗原递呈过程中,若共刺激分子(如CD80、CD86等)缺乏或被阻止,不能激活T淋巴细胞,反而诱导对该抗原的耐受,因此缺乏刺激分子表达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具有先天的免疫耐受性,能够明显地诱导移植免疫耐受。 供者源imDC与皮肤联合移植能够明显延长异体皮存活时间,并且疗效肯定。结合目前烧伤外科临床情况,大面积深度特重度烧伤病人一般利用同种异体皮移植覆盖创面或行自体微粒皮+大张同种异体皮移植术,异体皮存活时间对稳定病情及微粒皮存活有很大影响。若加上供者imDC联合移植,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从而解决重度烧伤病人创面封闭难的问题。目前临床上供者皮肤主要来自死后捐赠者,但可以利用的imDC主要来自平时健康成人献血或骨髓,从中分离培养并备存,因此临床上可以利用的供者DC与皮肤并非来自同一个体,即称为“第三方模式”,由于第三方imDC不携带皮肤供者抗原,联合皮肤移植后,要发挥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必须首先摄取、加工处理及递呈供者抗原,这样就使它的作用受到影响,很难直接产生针对移植皮肤的免疫耐受。因此我们需要改造第三方imDC,使其携带并表达异体皮供者抗原,才可能诱导该抗原特异性的免疫耐受。 imDC具有强大的抗原摄取能力,imDC能摄取并负载外来抗原已得到广泛认识,负载了细胞性抗原(如:吞噬凋亡细胞)的imDC能够诱导该抗原特异性外周性免疫耐受,而且imDC有可能让机体已经产生的效应性T细胞功能障碍。如果能通过转基因技术,将供者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转染骨髓干细胞,将明显诱导供者抗原特异性的免疫耐受,但是人的HLA基因复合体很大,约有几千个kb,具有高度多形性,等位基因类型多复杂,难以转染成功,部分等位基因转染又不能充分有效表达供者抗原。因此我们借鉴肿瘤免疫治疗中,用肿瘤细胞裂解物冲击DC方法,将同种异体淋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fic immune tolerance for donor antigens is an ideal way to solve the rejection in skin allograft. Dendritic cells (dendritic cell,DC) are the most potent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 in vivo. In the process of antigen presentation, if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such as CD80,CD86) are absent or blocked, T lymphocytes can not be activated and tolerance to the antigen is induced. Therefore, immature dendritic cells (immature dendritic cell,imDC), which lack the expression of stimulating molecules, have innate immune tolerance and can induce transplantation tolerance. Donor imDC combined with skin transplantation can significantly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of allogeneic skin,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s positive. Combined with the clinical situation of burn surgery at present, patients with extensive deep and severe burn usually use allograft skin graft to cover the wound or to carry out autogenous microskin-large sheet allograft skin transplantation. The survival time of allogeneic ski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stable condition and microskin survival. If combined donor imDC transplantation is added, better results may be obtained,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difficult wound sealing in severe burn patients. At present, donor skin mainly comes from postmortem donors, but the imDC that can be used is mainly from normal healthy adults to donate blood or bone marrow, separate and culture from it and keep it, so the donor DC that can be used clinically does not come from the same body as the skin. This is called the "third party model". Because third-party imDC does not carry skin donor antigen, in order to play the role of inducing immune tolerance after skin transplantation, the donor antigen must be first ingested, processed and presented. As a result, its role is affected and it is difficult to directly produce immune tolerance for the transplanted skin. So we need to modify the third party imDC, to carry and express allogeneic skin donor antigens. The ability of imDC to absorb and load foreign antigens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ImDC loaded with cellular antigen (such as phagocytosis of apoptotic cells) can induce the specific peripheral immune tolerance of the antigen, and imDC may cause the dysfunction of T cells. If the donor's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gen gene can be transfected into bone marrow stem cells by transgenic technology, it will obviously induce donor antigen-specific immune tolerance, but the human HLA gene complex is very large. About thousands of kb, have high polymorphism, complex allelic types, difficult to transfect successfully, and partial allelic transfection can not fully express donor antigen effectively. So we learn from the tumor immunotherapy, using tumor cell lysate to impact the DC method, the allogeneic Lymphocyte Lymphocyte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9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小云;姬云丽;杨美荣;聂影;桂金秋;刘亚威;李福娟;;妊娠特异性糖蛋白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2 刘爱平;杨瑜;张晓燕;;不同亚型树突状细胞与HIV-1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9期

3 陈新年;孔评石;夏惠;;间日疟原虫可溶性抗原对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年12期

4 黄红艳;王营;陈复兴;刘军权;周忠海;张娟;;姜黄素诱导的免疫耐受性人树突状细胞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7期

5 王琦;曾学军;;树突状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8期

6 许惠惠;阮嫣峗;颜卫华;林爱芬;;HLA-G诱导DC细胞在免疫耐受机制中的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2011年08期

7 杨文博;赵X;;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5期

8 符雪莲;;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小鼠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21期

9 陈环球;姚宇锋;赖娅娜;郑苏文;;恶性黑色素瘤术后自体DC疫苗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1年14期

10 姜晓峰;郭大伟;崔哲铭;朱磊;孙文郁;林琳;唐裕福;王学范;梁健;;阻断CD40-CD40配体共刺激信号诱导的移植免疫耐受对树突状细胞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修恒;;小鼠骨髓源性不同成熟度树突状细胞培养鉴定[A];第十七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庆红;胡玉珍;吕顺艳;钟延清;;雌激素影响大鼠树突状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3 郭大伟;梁健;姜晓峰;王学范;魏云涛;姜洪磊;;GPC3基因转染的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肝癌HepG2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新华;钟翠平;顾云娣;顾晓;范强;王国强;周播江;;TGF-β1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增强移植心脏耐受性并降低Fractalkine的表达[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于益芝;刘书逊;王文雅;张明徽;郭振红;徐红梅;齐润姿;安华章;曹雪涛;;TRAIL在树突状细胞杀伤活化T细胞中的作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尤长宣;罗荣城;张军一;苏瑾;廖旺军;郑航;Paul L Hermonat;;基因转移制备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A];第一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葛长勇;李鸿钧;孙茂盛;冯婷婷;靳昌忠;姚航平;吴南屏;;灭活SV40致敏的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葛长勇;李鸿钧;谢天宏;张光明;易山;孙茂盛;吴南屏;;恒河猴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张尧;靳风烁;兰卫华;李彦峰;张克勤;吴刚;叶锦;;联合应用塞莱西布和CpG-ODN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夏强;刘卫彬;陈振光;张莹;黄如训;;胸腺成熟树突状细胞与重症肌无力发生的相关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远汉;车主不向第三方索赔遭败诉[N];中国保险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田生;打了折扣的“第三方”评议[N];西部时报;2005年

3 记者 赵维光;市容环境考评引入第三方[N];文汇报;2008年

4 章静波;干细胞研究新动向[N];健康报;2009年

5 ;第三方机构的建立不能太随意[N];中国工业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孙斌;第三方调查机构 影响力决定生存[N];华夏时报;2009年

7 ;第三方服务是社会分工精细化的结果[N];中国工业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陈全育 实习记者 左秋红;吃透“老本行” 勇当“第三方”[N];中国航天报;2009年

9 记者 姜琳 朱旭东;第三方调查才查出真相[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10 戴劲松 记者 张华;中部首家第三方食品实验室在武汉投入运营[N];中国质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建平;γ-干扰素对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成熟的调控及其基因修饰的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2 朱伟国;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树突状细胞免疫激活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正昕;肿瘤微环境中浸润性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免疫学功能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4 周向阳;新型热休克蛋白HSP-DC激活树突状细胞及其佐剂效应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5 赵鸿;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联合骨髓移植诱导大鼠异体肾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陈玉丙;树突状细胞抗原负载及MAGE-3 DNA瘤苗研制[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宏伟;肺间质树突状细胞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免疫激活与免疫耐受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8 赵毅;青藤碱对RA患者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9 刘海波;Fas信号激活树突状细胞炎性复合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与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10 赵娟;受者来源的PIR-B转染的树突状细胞对小鼠异基因骨髓移植GVHD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鸣宇;黑色素瘤基因(MAGE-1)相关肽负载树突状细胞对肝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茹颖;树突状细胞在IgA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3 孟冬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功能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4 梁军利;IFN-β1a对多发性硬化树突状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黄祺琦;耐受性树突状细胞来源的exosome治疗小鼠免疫介导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初晓霞;淋巴瘤树突状细胞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恶性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7 刘丽燕;MyD88在OK-432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中的作用[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8 孟松;IL-10处理的树突状细胞分泌的exosomes对实验性大鼠肠炎的治疗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9 王茜;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对CD8~+T细胞的负向调节作用[D];泰山医学院;2010年

10 郭佳;TLR配体诱导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获得产生全反式维甲酸的能力[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10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210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2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