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过氧化氢诱导人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的建立

发布时间:2018-09-07 13:47
【摘要】:目的建立不同浓度的H2O2诱导人黑素细胞系PIG1产生氧化应激状态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白癜风氧化应激发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人黑素细胞系PIG1 24 h,光学显微镜观察黑素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CCK-8法检测处理后细胞活性,硫代硫酸巴比妥法检测细胞脂质过氧化代谢产物丙二醛(MDA)产生情况。结果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黑素细胞体积变小,树突数量减少,长度缩短,凋亡及坏死逐渐增加;以0 mmol/L浓度作为对照,0.50、0.75、1.00、1.25、1.50、2.00 mmol/L的H2O2分别处理人黑素细胞系PIG1 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8%、11.5%、15.6%、22.7%、38.7%和57.5%;细胞活性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及MDA含量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1.00 mmol/L浓度处理24 h后开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文摸索出了H2O2引起人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最佳实验浓度,并成功建立了人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2O2 in human melanoma cell line PIG1, an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n the pathogenesis of oxidative stress in vitiligo. Methods Human melanoma cell line PIG1 was tre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2O2 for 24 h. The morphologic changes of melanocytes were observ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The apoptosis of melanocytes and the (ROS) level of intracellular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nd CCK-8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production of malondialdehyde (MDA) (MDA), a metabolite of lipid peroxidation, was detected by barbitol thiosulfate method. Results with the increase of action concentration, the volume of melanocytes became smaller, the number of dendrites decreased, the length of dendrites decreased, the apoptosis and necrosis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 H2O2 at 0 mmol/L concentration of 0 mmol/L was used to treat PIG1 cell line PIG1 for 24 h. The cell apoptosis rate was 6.8and 11.5g, respectively. The cell activity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action, and the percentage of cell apoptosis was 38.7% and 57.5%, respectively. The level of ROS and the content of MDA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ction concentration. After 24 h treatment with 1.00 mmol/L concentra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optimal concentr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on human melanocytes induced by H2O2 was found out, and the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model of human melanocytes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作者单位】: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71739)
【分类号】:R-332;R758.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海艳;王晓艳;丁晓岚;杜娟;张建中;;槲皮素对过氧化氢诱导A375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丁晓岚;王芳;黄海艳;徐前喜;赵明福;王利娟;杜娟;张建中;;槲皮素对黑素细胞系PIG3V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黑素合成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年1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广淼;香鳞毛蕨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朱宇;王晓蓉;曲莉颖;马月眉;栗玉珍;;中药槲皮素对皮肤增色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虹;黑素细胞的生物学和黑素生成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2年02期

2 曹文新,吴士明,唐建民;超快脉冲激光对黑素细胞作用及机制[J];激光杂志;2002年02期

3 侯麦花,朱文元;黑素细胞特异性基因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年05期

4 赵小东,刘仲荣,孙林潮,张海龙,廖文俊,王冬青,高天文,刘玉峰;两种培养状态下黑素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04年02期

5 尉晓冬,许爱娥;传代培养的黑素细胞遗传稳定性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06期

6 卢涛,刘源,金岩,高天文,董蕊,李强;两段法培养适合临床移植应用的黑素细胞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17期

7 卢涛,金岩,高天文,刘源,刘小亮,赵小东;皮肤细胞悬液移植的基础研究:人黑素细胞膜片体外附着生长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6期

8 岳学状,朱文元,马慧军,王大光,李诚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及机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年12期

9 杨红;王克玉;张向红;王奕;;过氧化氢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年07期

10 谷梅;柏志全;肖瑞;江振友;;过氧化氢对黑素细胞生物学作用的研究[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坚哲;李凯;张莹;王玲;王志勇;刘玲;李春英;高天文;;过氧化氢诱导人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的建立[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王玲;李承新;朱东宁;坚哲;;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照射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卢涛;高天文;刘玉峰;李春英;李强;高鸽;曹云新;;一种安全简便的黑素细胞体外培养法[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訾绍霞;连石;朱威;;天然植物成份对黑素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龚石;张晴;刘巧;杨先旭;吴晓强;吴伟伟;;含己烯雌酚血清对体外培养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的作用[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王玲;李承新;朱东宁;坚哲;;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照射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7 罗卫;赵广;向德培;王雅琴;朱美材;;自体黑素细胞培养移植治疗白癜风[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唐显华;刘志军;;黑素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进展[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项蕾红;;黑素细胞生物学特性研究与临床[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杨宁;李大铁;谷琪;陈康;龙际;杨琴;华鹏;;强脉冲荧光不同波长对豚鼠皮肤色素和表皮黑素细胞影响的实验观察[A];第4届中国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中桥;两段法培养的黑素细胞应用安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张中桥;含黑素细胞的表皮替代物构建成功[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吴一福;移植同种异体黑素细胞治疗白癜风[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杨丽佳邋通讯员 吴倪娜;激活前黑素细胞可治白癜风[N];健康报;2008年

5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李映琳;“黑白同治”双向调节[N];健康报;2009年

6 吴一福;浮萍和紫丹参治疗白癜风有据可依[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小琼;手掌为什么晒不黑[N];山西科技报;2000年

8 张学全;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马晓林 通讯员 廖艳苗;病因众说纷纭 治疗方案不一[N];大众卫生报;2002年

10 ;少年白头为哪般?[N];大众卫生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城;中药单体对黑素合成的影响及黑素细胞分化标记分子在毛囊及白癜风皮损处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2 马慧军;中药单体促黑素合成作用及毛囊外根鞘无色素性黑素细胞激活和移行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3 王大光;人毛囊外毛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的激活与移行和中药淫羊藿苷等抑制黑素瘤细胞及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4 刘栋;皮质类固醇、维甲酸、积雪草甙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5 汤芦艳;维生素D衍生物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及对黑素细胞生物学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卢涛;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探索同种异体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7 李强;白癜风相关黑素细胞膜抗原的分析及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张莹;miR-423-5p调控过氧化氢诱导下人黑素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9 安彩霞;氨甲环酸对人培养黑素细胞生物学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10 解士海;人表皮黑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及11种化合物对黑素沉着的影响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红;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及过氧化氢对黑素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王磊;紫外线对人皮肤黑素细胞生长及黑素生成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3 牛建荣;热应激对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生长及黑素合成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4 王芳;白介素-10,白介素-17,,白介素-22,白介素-23对人表皮黑素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2年

5 李阳;壳聚糖复合膜上及移植部位黑素细胞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周舟;甲硫氨酸硫氧化物还原酶A对氧化应激状态下黑素细胞活性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7 闫翠彦;他克莫司对淋巴细胞的作用及对黑素细胞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8 王玲;Q开关Nd:YAG1064nm激光照射对人表皮黑素细胞生物学及黑素合成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郑锦芬;白藜芦醇对培养的人黑素细胞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9年

10 李强;白癜风相关黑素细胞膜抗原的分析及纯化[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28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228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4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