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白念珠菌临床株耐药基因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9-14 13:02
【摘要】:目的 探讨白念珠菌临床株耐药基因CDR1、CDR2、MDR1、FLU1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方法 应用常规方法从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鉴定白念珠菌,微量稀释法测定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MIC值,Real-time PCR检测白念珠菌耐药株和敏感株耐药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 白念珠菌耐药株组和敏感株组CDR1、MDR1基因在mRNA表达水平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CDR2、FLU1基因在mRNA表达水平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耐药株组的表达量要高于敏感株组。结论 白念珠菌耐药性的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并不是由单一的几个基因控制的。白念珠菌的许多耐药机制仍有待于人们去发现。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DR1,CDR2,MDR1,FLU1 expression of drug resistance gene and fluconazole resistance in Candida albicans. Methods Candida albicans were isolated from clinical samples by routine method, and the expression of resistance genes of Candida albicans to fluconazole was detected by MIC value and real-time PCR at the transcriptional level.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level of mRNA expression of CDR1,MDR1 gene between resistant and sensitive strains of Candida albicans (P0.05).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of CDR2FFLU1 gene in mRNA level (P0.05). The expression of CDR1,MDR1 gene in resistant strain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sensitive strains (P0.05). Conclusion the drug resistance of Candida albicans is a complex process and is not controlled by a single gene. Many 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s of Candida albicans have yet to be discovered.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79;R44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静芬;李芳秋;史利宁;王颖;;白念珠菌果糖二磷酸醛缩酶重组蛋白的制备及鉴定[J];临床检验杂志;2011年05期

2 张金芳;万力;赵学敏;林元珠;;婴儿头皮念珠菌病合并念珠菌间擦疹1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1年02期

3 陈文峰;张子平;程波;苏惠春;;利凡诺体外抗白念珠菌活性的研究[J];皮肤病与性病;2011年04期

4 ;黏膜疾病[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11年04期

5 陈青;李岷;唐荣才;刘维达;周武庆;沈永年;吕桂霞;;白念珠菌磷脂甘露聚糖对单核细胞产生白介素-6、白介素-8的影响[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聂振华;孔祥君;李振化;;224株临床分离浅部真菌病致病病原菌药物敏感实验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年03期

7 张军东;徐铮;曹永兵;顾军;姜远英;;新型抗真菌剂TTS-12对白念珠菌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相关ERG基因表达的作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1年16期

8 王慧;徐宁;邢来君;李明春;魏东盛;;碱性pH条件下白念珠菌钙离子通道CCH1和MID1基因对钙内流的影响及Crz1p转录因子对其的调控作用[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9 周洁;廖万清;;真菌生物膜形成及应对策略[J];世界临床药物;2011年07期

10 刘伟;曹永兵;姜远英;;天然植物成分抗真菌研究新进展[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澜;李妙海;曹永兵;高平挥;王彦;姜远英;;白念珠菌耐药新蛋白——交替氧化酶[A];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及药理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徐永豪;李春阳;;耐氟康唑白念珠菌所致外阴阴道念珠菌病1例[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陈兴;侯天文;白云;李玮;陈晶;郭晓丽;刘艳丽;;住院患者念珠菌菌尿的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4 张欣;苏雯静;李巍;安金刚;刘玉峰;;单克隆天然抗体3B4抑制白念珠菌芽管形成的机制初探[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郭仁勇;;白念珠菌聚苯乙烯黏附增强基因1的研究进展[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刘泽虎;吕雪莲;吕桂霞;沈永年;徐宏彬;陈伟;胡素泉;刘维达;;烟曲霉选择性培养基的实验研究[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7 贾鑫明;曹永兵;王彦;姜远英;;白念珠菌RTA2是钙调神经磷酸酶通路介导的耐药性产生的靶基因[A];药学发展前沿论坛及药理学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陈官芝;马海丽;;念珠菌黏附特性对比研究[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9 秦晓峰;吴建华;黄懿;张丽娟;姜远英;顾军;;微量稀释法测定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MIC值及两种药敏试验的比较[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杨继君;陈兴平;;白念珠菌生物膜形成不同时期对氟康唑敏感性的初步研究[A];“环境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先彪;白念珠菌感染的预警[N];大众卫生报;2005年

2 中国医科院皮肤病研究所教授 吴绍熙;从误诊病例谈临床思维[N];健康报;2007年

3 健康时报实习记者  梁璐;瘙痒部位不同用药有别[N];健康时报;2006年

4 范高明;艾格生蛋黄免疫球蛋白 筑起国民免疫新长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5 丁洁 传宝;太钢成功研发新型抗菌不锈钢[N];太原日报;2006年

6 记者 陈强 通讯员 蒋淑芬 贾宁;太钢成功研发出新型抗菌不锈钢[N];中国冶金报;2006年

7 记者 齐作权 通讯员 黄传宝;永恒抗菌不锈钢在太钢问世[N];山西日报;2006年

8 记者衣晓峰 靳万庆 通讯员庄磊;临床研究证实甲真菌病病原菌种发生变迁[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包斯文;经济新颖和抗菌型不锈钢市场前景广阔[N];中国冶金报;2004年

10 ;抗菌不锈钢在沈阳研制成功[N];今日信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懿;小檗碱与氟康唑协同抗耐药白念珠菌的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2 王琳;白念珠菌耐药相关蛋白Rta2p与脂筏关系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3 曹永兵;转录因子Caplp促进白念珠菌抗药性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4 焦泽龙;重组Sap2蛋白接种对免疫抑制小鼠系统感染白念珠菌的保护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5 刘伟;白念珠菌CaSCH9基因功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吴建华;白念珠菌细胞周期及抗真菌中药单体对其影响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7 贺志彬;白念珠菌耐药基因CDR1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8 陈腊梅;携带G487T和T916C突变的白念珠菌耐药基因表达与氟康唑耐药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孙孝;白念珠菌钙调蛋白基因(CMD1)缺陷菌株的构建及CMD1功能性基因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10 王惠平;应用滚环扩增技术对白念珠菌耐氟康唑相关基因点突变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朝红;汉防己甲素对氟康唑抗白念珠菌生物膜增效活性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钟毅;白念珠菌苹果酸脱氢酶的结构及功能初步研究[D];中山大学;2012年

3 张蕾;紫外线对白念珠菌生长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4 陈文峰;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抑制剂体外抗白念珠菌活性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5 董玲玲;生物被膜型白念珠菌代谢物分析及代谢变化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6 秦晓峰;白念珠菌临床株耐药基因表达与氟康唑耐药的关系[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7 黄悦;白念珠菌HOG基因致病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8 仇萌;白念珠菌Sap2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9 张玉倩;BDSF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关小凡;白念珠菌静脉感染对脾虚小鼠致病性的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2427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2427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9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