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12-11 13:27
【摘要】:正运动不仅能增进健康和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还能调节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1]。为初步探讨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随机整群抽取新疆3所高校(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的890名维吾尔族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63份,有效回收率为97.0%。其中男生446名,女生417名;平均()
[Abstract]:Positive exercise can not only improve health and the ability of human body to resist diseases, but also regulat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health.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physical exercise of Uygur college students,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Uygur college students by using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The results were reported as follows: 1 subjects and methods 1. 1 subjec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ree universities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of 890 Uygur college students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863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the effective recovery rate was 97.0. Of these, 446 were boys and 417 were girls; average ()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新疆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新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体卫艺处;新疆体育文化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新疆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
【分类号】:R39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陈福国;王芳;伍志臻;鲁威;;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3期

2 杨鄢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5期

3 徐颖;陈剑;;某医专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24期

4 刘协和;某大学1994~2003年375例学生休退学原因调查[J];中国校医;2005年02期

5 张霞;;891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16期

6 张运生;1496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12期

7 陈树林,李凌江;SCL-90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再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年05期

8 王建中 ,樊富珉;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永雪,石伟;高校女生体育课教学应重视学生心理特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2期

2 苏龙;操晓虎;;对跨栏跑教学的探索和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肖梅;;发挥体育学科优势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杨永祥;体育教学中的“引导与探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李煜;;手法治疗运动员赛前紧张4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03期

6 谢钢;张雨;;当代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7 李祚山,唐加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胡晓红;;提高女生体育成绩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宋元平,文才新;排球运动员注意状态的探讨及其练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周坤;论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占玉珍;胡德同;;野外生存锻炼对大学生积极幸福感影响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张宏耕;程明;李永贵;;试论中医心理评定量表的编制、应用与现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张紫娟;周玉英;王妙妙;;代币激励法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的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周玉英;吴琴华;王学庆;;代币激励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职业技能训练的效果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苏珩;;U-18年龄组赛艇领桨与非领桨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冯燕;冯畅;;优秀运动员认知——行为的压力控制训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7 潘施伊;;体育锻炼人际态度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8 蔺勇利;;浅谈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教师应具备的能力[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王元林;;浅析中学篮球教学中影响学生兴趣的几点因素[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周建宇;;东台市私立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沈梦英;中国成年人锻炼行为的干预策略:TPB与HAPA两个模型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苑廷刚;运动视频图像多重处理技术系统在田径科研领域中的应用和创新[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杨鲁静;品格优势的评估及其在心理临床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业康;新疆农牧区13-15岁哈萨克族中学生体质下降干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宇;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状患者中西医结合社区干预效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刘运洲;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的赛前心理干预机制及应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李强;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比赛跑动能力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10 许博;关于高等体育院校球类运动项目教材设计与编写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刚;竞技心理适应性量表计算机测评系统的研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潘宁武;高水平沙排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与临场技术表现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陈莉莉;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徐璐;乒乓球运动员决策过程认知加工特征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亭;山东省部分高校体育选项课对学生主体性的影响状况调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付常兵;乒乓球运动的健身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余舒萍;体育休闲娱乐化与广西壮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契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全粤华;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马秋萍;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及教育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洪亮;大连市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远;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2 田浏阳;;体育活动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3 冯正直,杨国愉,汪涛,田恒轩,温兴福;军医大学七年制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23期

4 吴建玲;曾家勇;谭健烽;蒋冬红;;我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齐玉龙;城市与农村生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年04期

6 朱李婷,刘远亮;大学生人格偏离与父母养育方式等因素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年02期

8 郑宇;;羽毛球运动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黄建中,王嘉;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3年02期

10 戴梅竞,王蓓,刘新军,王沁丹;大学生健康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伊薇;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J];中国学校卫生;1993年01期

2 李彦春,冯维礼;集邮利于心理健康[J];解放军健康;1995年03期

3 郑林科;大学生心理病态分析与心理健康对策[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5年04期

4 郑林科;从医学人才培养谈心理健康教育[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5年S1期

5 沈仁丽;423例中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5年02期

6 江晓萍;提高医护人员心理健康质量是发展人类健康事业的前提[J];实用护理杂志;1996年10期

7 崔伊薇;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医学与社会;1996年04期

8 毛富强;佛家之禅定与心理健康[J];长寿;1996年06期

9 孙敬烈,王爱华,罗小年;噪声对人心理健康影响的初步探讨[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7年02期

10 郑延凯;运动与心理健康[J];家庭医学;1997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昭红;石艳华;;多元社会型态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积极回应[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吴谅谅;;特殊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廖明英;;自我图式与心理健康[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会法;王华;;心理健康是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沙若莲;;老年心理健康[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原华;;浅析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与辅导[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黄怀宁;;制定心理健康的可操作标准突破青少年发展的心理瓶颈[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8 王艳;;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及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许冬梅;;心理应激与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7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丽;结婚比同居更有益女人心理健康[N];北京科技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赵彤;职业女性心理健康八戒[N];长春日报;2005年

3 北师大心理咨询中心 聂振伟;做心理健康的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缪海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期待更多关注[N];无锡日报;2005年

5 胡峰;爸爸妈妈,你们的心理健康吗[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6 苏福;吉林边防总队医院成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闫红;培养阳光心态[N];吉林日报;2009年

8 记者 王自然 通讯员 蒋和 李云飞;“四心”呵护民警心灵[N];人民公安报;2009年

9 记者 杨济泽 通讯员 秦乐乐;淮工500心理委员解“心结”[N];连云港日报;2010年

10 高虹 季帅;扬州多渠道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2 付艳芬;中国心理健康服务理论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戴吉;悦纳进取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张帆;三峡库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5 李逸龙;乐观人格与心理健康、工作绩效的关系及其中介、调节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阳中华;中庸实践思维与家庭功能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高文s,

本文编号:23726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3726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1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