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变形链球菌延伸因子(EF-Tu)tuf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发布时间:2019-04-13 09:32
【摘要】: 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以下简称变链)是龋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耐酸性是其关键的毒力因子。变链作为口腔中最耐酸的细菌,目前多数研究都集中在与其粘附性相关基因的研究,,但对于开发变链耐酸性基因则显得不足,变形链球菌在pH值低至4.0时仍能代谢蔗糖产酸,有助于维持菌斑的低pH环境,使牙面脱矿破坏,而其他很多致龋菌则不能在pH值小于5.0的酸性环境中进行糖酵解。变链在低pH环境中能够继续生长、代谢的分子机制尚未明了,其中包括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负责肽链延伸的延伸因子(EF-Tu),还需要大量的科研工作来揭示其作用机制。本试验以该基因作为靶点,采用PCR方法,以变链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延伸因子tuf基因,得到tuf基因全长共1197bp,克隆至pMD18-T载体后进行序列分析,登陆Gene-Bank申请序列号为EF536028,目的是寻找一个新的与变形链球菌耐酸性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变链延伸因子在变链耐酸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良好基础,为龋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Abstract]:Streptococcus mutans (Streptococcus mutans,) is one of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of caries. Acid tolerance is the key virulence factor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As the most acid-resistant bacteria in oral cavity, most of the studies focus on the genes related to its adhesion, but it is insufficient to develop the variable-chain acid-tolerant genes. Streptococcus mutans can still metabolize sucrose and produce acid at pH 4.0, which is helpful to maintain the low pH environment of plaque and demineralize the tooth surface. However, many other caries-causing bacteria can not glycolysis in acidic environment with pH less than 5.0. Variable chains can continue to grow in low pH environmen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etabolism is not clear, including the extension factor (EF-Tu),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the extension of peptide chain in the process of protein synthesis, and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work is needed to reveal its mechanism. In this experiment, the extension factor tuf gene was amplified by PCR method with the variable strand chromosome DNA as the template. The total length of the tuf gene was 1197bp. After cloning into the pMD18-T vector, the gene was cloned into the pMD18-T vector for sequence analysis. The sequence number of the tuf gene was EF536028,.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a new gene related to acid tolerance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to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variable chain extension factor in the process of acid tolerance of Streptococcus mutans, and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ies.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3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彩云;李建科;;五倍子及五倍子单宁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7期

2 郭艳荣;常晓月;崔晓君;魏勋斌;朱乃硕;;eEF1A1基因克隆、原核分泌表达及融合蛋白纯化[J];生物技术通报;2011年06期

3 赵忠鹏;闫芳;吉文汇;罗德炎;刘鑫;邢丽;段跃强;杨鹏辉;师秀敏;李仲;王希良;;运用免疫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羊种布鲁氏菌免疫反应性蛋白[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1年09期

4 徐皑;李艳萍;刘兴容;;酪蛋白磷酸肽钙磷复合体对黏性放线菌黏附影响的实验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牙库甫江·阿西木;关波;张富春;;植物基因表达转录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与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11年07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蕾;邹朝晖;陈阵;马莹莹;李敏;;不同能量密度HMME-PDT对致龋模型变形链球菌的杀伤效果及安全性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赵今;林静;努尔比亚木·麦麦提依明;李亮;连冰洁;;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和汉族重度龋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基因多态性分析[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徐树军;吴补领;闫文娟;高杰;邵龙泉;;c-di-GMP对变形链球菌基因表达谱影响的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马宏;李玉晶;;氟钼酸铵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和胞外葡聚糖合成的影响[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5 杜民权;刘宁慧;樊明文;凌均启;;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质抗原Ⅰ/Ⅱ的纯化和鉴定[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6 边专;谭海平;樊明文;赵心臣;;套式聚合酶链(PCR)快速检测人类唾液中变形链球菌和茸毛链球菌[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李月恒;周智;陈娇;尹一兵;张雪梅;;LuxS基因缺陷对变形链球菌相关生物学性状影响的初步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筱娣;郭丽宏;;变形链球菌thrS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张志民;赵洪岩;朱来宽;;采用非标记定量技术对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刘加荣;边专;樊明文;张汉东;曾久荷;;变链素基因在人群中的分布[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春;是非对错幼齿观[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周虹;美丽牙齿吃出来[N];中国医药报;2008年

3 记者 张孟军;剖腹产婴儿更易患龋齿[N];科技日报;2005年

4 张会;牙齿健美要“挑食”[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5 朱本浩;10种食物能固齿[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周伟;茶水漱口好处多多[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7 周伟;茶水漱口好处多多[N];家庭医生报;2007年

8 赵雷;木糖醇防龋有了科学依据[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9 媛媛;让牙齿更美更健康[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熊峰;北京健力药业架起人类健康的桥梁[N];消费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民;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和亲代菌株蛋白质组表达谱及其数据库的初步构建[D];吉林大学;2010年

2 刘佼佼;不同致龋性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差异ssDNA配基的筛选和鉴定[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3 姜广水;抗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唾液结合区段防龋疫苗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卫克文;变形链球菌葡聚糖结合蛋白B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防龋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5 卫华;变形链球菌耐酸性相关基因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赵洪岩;采用非标记定量技术对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徐洪;核糖体失活蛋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8 夏丽;变形链球菌非编码RNA的初步筛选及非编码RNA-L10-Leader的鉴定和相关检测[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9 陆玉;变形链球菌糖代谢相关基因的差异性表达与其致龋性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杨德琴;不同龋敏感人群变形链球菌产酸耐酸毒力因子遗传多态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岩;变形链球菌延伸因子(EF-Tu)tuf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2 周智;鸡卵黄特异抗体对人口腔中变形链球菌影响的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1年

3 文冰;抗变形链球菌IgY抑制变链菌产酸及合成葡聚糖的实验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0年

4 郑鹏;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中耐酸相关基因gluA突变的检测[D];吉林大学;2010年

5 余志芬;柠檬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致龋相关酶活性及代谢产物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6 杨健;抗变链鸡卵黄抗体(IgY)对两种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影响[D];江西医学院;2000年

7 周泽渊;菌斑形成的超微结构研究及菌斑中变形链球菌GbpB的免疫电镜观察[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8 唐镇;抗变形链球菌鸡卵黄抗体预防龋齿的动物实验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1年

9 佟玲;变形链球菌在婴幼儿口腔定居时间及影响定居因素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10 周春华;变形链球菌乳酸脱氢酶基因及同源区的克隆和序列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57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457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3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