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传代对红色毛癣菌表型和核糖体基因序列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9-20 07:39
【摘要】: 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是毛癣菌属中最常见的亲人性皮肤癣菌,临床上约80%体股癣和72%手足癣及甲癣皆是由红色毛癣菌引起。传代易使表型变异等弊端给菌种鉴定带来极大困难。因此,从基因水平鉴定菌种尤为重要。目前对核糖体DNA非转录间隔区(NTS)的研究已成研究热点。本研究将6株不同表型的红色毛癣菌传至20代,比较传代前后表型的变化;并且用PCR法对6株红色毛癣菌原代及第20代的核糖体保守区(5.8S和ITS2)和非转录间隔区(NTS)内的两个重复亚单位(TRS1,TRS2)扩增,序列测定,比较原代与第20代基因型及序列有无变化,从而探讨传代对红色毛癣菌表型和基因型稳定性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标准株为美国标准培养标本ATCC294(American type cult -ure collection)保存菌株,红色毛癣菌临床分离株5株。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学鉴定为红色毛癣菌。所有菌株采用沙氏琼脂试管培养基培养,间隔14天传代1次,均传至20代。表型的变异依据菌落的形态及色素。分别对6株原代及第20代的菌株,以真菌保守区核糖体基因和ITS2基因区内引物(引物1序列为5’-GCATCGATGAAGAACGCAGC -3’,引物2序列为5’-TCCTCCGCTTATTGATATGC-3’),用PCR法扩增,基因序列测定,核苷酸同源性检索用BLAST软件进行分析。再以TrNTSF-2(5’-ACCGTATTAAGCTAGCGCTGC-3’), TrNTSR-4 (5’-TGCCACTTCGATTAG GAGGC-3’)和TrNTSR-1(5’-CTCAGTCGAACCGTGAGGC-3’), TrNTSC-1 (5’- CGAGACCACGTGATACATGCG-3’)两对引物分别扩增6株原代及相应的第20代红色毛癣菌的TRS1区和TRS2区,基因序列测定,结果用clustalx软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1)6株红色毛癣菌经传至20代,菌落形态、质地及色素随之变异,第一次传代至第20代变异率由33.3%增至100.0%。形态逆转率100.0%,色素逆转率50.0%。(2)核糖体保守区(部分5.8s和ITS-2)基因序列测定,片段大小均约为320bp,与基因库红色毛癣菌标准株ATCC28188基因序列比,其同源性均达99%,再次证明,经传代后的菌仍为红色毛癣菌。(3)在部分5.8S和ITS-2区、TRS-1区、TRS-2区进行PCR扩增,原代及第20代的PCR指纹图无差异。(4)对
【图文】:

表型,情况,菌种,变化图


部分菌种表型变化图(标准株、13、15、18、22号菌)

菌落形态,菌落形态,红色毛癣菌


-26株红色毛癣菌从原代传至20代的菌落形态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光泽,贾彦征,王洪敏,熊一力;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外源基因的复制和传代稳定性观察[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1年01期

2 李树根,林志雄,李力施,罗琼,陈茹,吴时清,颜思通,童昆周,毕英佐,薛春宜,何洁;鸡马立克氏病Ⅰ型弱毒株的选育[J];中国兽医杂志;1999年02期

3 倪艳秀,何孔旺,何家惠,王继春,俞正玉,侯继波,吕立新;猪链球菌2型SS_2-1和SS_2-H株的培养稳定性检测[J];中国兽医科技;2002年04期

4 付乔芳;邱军强;胡鲲;杨先乐;安健;;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基因在传代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2011年09期

5 刘光泽,熊一力,王洪敏,贾彦征,周军辉,潘菲,张宜俊;近交系高表达HBV转基因小鼠的建立及表达传代稳定性[J];中国兽医学报;2003年06期

6 朱薇玲;克拉维酸产生菌的优化培养[J];生物技术;2003年01期

7 王晓容,刘润忠,黄素青,林美,赖仕霞,江国涛;棉铃虫经90代饲养的蛹重与生殖能力[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8 贺石汉,李宝宗,郜金荣,叶林柏,郑永勋,佘应龙,吴正辉;重组pQE30 tPAr质粒在JM109菌株中的稳定性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3年04期

9 张光明;张永欣;刘馨;孙茂盛;;轮状病毒P[2]G3株在Vero细胞上的传代适应性[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8年12期

10 常万存,窦忠英,马鸿飞,杨春荣,高志敏,雷安民,樊敬庄;原始生殖细胞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克隆[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修蛟;沈宏;朱惠军;刘泽虎;桑波;钟燕;许爱娥;;红色毛癣菌在7种培养基上的生物学特性[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胡小平;陈伟;尤立平;万U,

本文编号:2538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538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b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