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具C1q抑制活性C1q结合十二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15:39
【摘要】:补体系统在抵抗微生物感染的天然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补体异常(包括程度和部位)活化也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临床资料已证明许多疾病均与补体介导的炎症有关。因此,抗补体治疗一直是补体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人们先后尝试了许多抑制补体激活的方法,但迄今尚无真正能够应用于临床的抗补体药物。 本课题组另辟蹊径,选择补体经典激活途径始动分子C1q为靶标,利用噬菌体肽库技术,研究可抑制补体激活的C1qR模拟肽。以C1q为钓饵蛋白,亲和筛选噬菌体线性十二肽库并经初步鉴定,获得一批结合C1q的噬菌体克隆。本实验对之进一步研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C1q结合性噬菌体克隆的系统鉴定 采用U937细胞配体结合抑制实验和AIgG竞争抑制实验,从结合C1q的噬菌体克隆中,筛选到14个强阳性克隆。从其展示肽DNA测序结果推导氨基酸顺序,得到9个序列(2个相同序列,4个没有测出):HWDPFSLSAYFP、WTPVRTNPFLLH、NGHLFSLSAYFP、RTQRNSPFFLCP、SPAFHPEHMGRG、SRAFHPFYRGRA、WYEGPFTLQTWP、LTQHNSPFFLLP和TSNPFFLWYPQP。 二、合成肽及其BSA偶联物的活性研究 从上述9个序列中挑选抑制活性较高的5个序列指导人工合成短肽,一部分合成肽与BSA偶联,,分别采用U937细胞配体结合抑制试验、AIgG竞争抑制试验、CH50抑制试验测试其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游离的合成肽对C1q的结合活性和溶血活性几无影响,而偶联肽对C1q与U937细胞表面受体、AIgG的结合以及C1q介导的溶血均有抑制作用,表明这5个C1qR模拟肽能抑制C1q与免疫复合物结合,从而阻断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 三、合成肤的改建及活性鉴定 根据前两部分实验结果,我们选择短肤 短肤a的序列为HWDPFSLSAY下P a加以改建并进一步研究。 设计作如下改建:a1: 。G. GGGHYVDPFSLSAYFPSHS,a2: 以期获 得结构稳定且具补体抑制活性的短肤。人工合成短肤后,鉴定了合成肤 al的活性,结果显示al对clq与U937细胞表面受体、AlgG的结合以 及clq介导的溶血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表明线性肤经过再设计, 可能恢复了其在噬菌体颗粒表面的结构,因而重新获得了Clq抑制活性。 我们筛选、鉴定了一些可抑制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ClqR模拟短肤, 它们对于补体异常激活有关疾病的治疗具有潜在应用价值,但尚需进一 步深入研究,才可能使之发展成为有效的小分子补体抑制剂。
【图文】:

天然免疫,模式识别,昆虫,植物


昆虫、动物、植物天然免疫模式识别的途径Fig1Pathwaysofilmateirnln切吐tyPattemreeo娜tionininseets,mammalsants
【学位授予单位】:第一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君,谭艳,陈政良;C1q结合十二肽的筛选与初步鉴定[J];免疫学杂志;2004年06期

2 李文君,张丽芸,陈政良;从噬菌体随机环七肽库筛选可模拟C1qR的C1q结合肽[J];现代免疫学;2004年05期

3 栗志民;张士璀;;细菌逃避补体识别和攻击的机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谭艳,陈政良;C1q结合十二肽的活性研究[J];免疫学杂志;2004年06期

5 Chan AC;曾一鸥;;补体第四成分(C4)的20种变异体[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85年05期

6 李文君,陈政良;C1q受体研究进展[J];免疫学杂志;2002年S1期

7 王连芳,崔燕燕,张鉜英,郭玲琳,张利增;放免法检测血清补体免疫沉淀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8年01期

8 谢佩蓉,王雪峰,陈云亮,冯庆和,郑萍,朱锡华;分泌抗人C_(1q)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1985年04期

9 胡静;谭艳;陈政良;;C1q结合线性十二肽的改建及其活性鉴定[J];免疫学杂志;2006年03期

10 汪晗;孙黔云;;尖吻蝮蛇毒中一种具有抗补体活性金属蛋白酶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鉴定[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惠琴;王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单味中药[A];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栗志民;青岛文昌鱼体液补体介导弧菌溶菌活性及弧菌逃避补体攻击机制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胡瑜兰;硬骨鱼类补体关键因子C1q及免疫球蛋白分子克隆、进化和功能的初步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刘爱东;补体变化和重症肌无力病情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4 郭唐猛;PTX3介导的动脉粥样硬化晚期斑块内凋亡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董哲;血清淀粉样蛋白A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其致炎作用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谭艳;具C1q抑制活性C1q结合十二肽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2 丁鑫;补体成分C4d免疫组化染色的系列研究Ⅲ[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3 卜宪敏;补体成分C4d免疫组化染色的系列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4 郭立;柴胡对补体和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5 胡静;具C1q抑制活性的C1q结合环七肽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6 沈良贤;脂多糖激活补体对内皮细胞的作用及抑制补体对脂多糖致急性肺损伤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1年

7 程小芹;柴胡总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及其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8 金桂花;重症肌无力抗乙酰胆碱受体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D];延边大学;2003年

9 张霞辉;补体C1q对Aβ1-40纤维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22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622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5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