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去势大鼠胫骨形态计量学改变及骨髓基质细胞IL-1、IL-6、TNF-α、TGF-βmRNA的表达

发布时间:2020-05-20 19:59
【摘要】:目的 本文通过建立骨质疏松模型,观察去势后随时间的延长,大鼠胫骨形态计量学改变,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s)IL-1,IL-6,TGF-β,TNF-α mRNA表达以及上清液中IL-1β和NO浓度改变,探讨以下问题: (1)雌激素缺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影响,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骨吸收参数与骨形成参数的变化 (2)体外培养的BMSCs能否表达IL-1,IL-6,TGF-β和TNF-α mRNA (3)绝经年限对BMSCs IL-1,IL-6,TGF-β和TNF-α mRNA表达的影响 (4)NO浓度改变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 方法 将56只4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切1月组(Ⅰ组),假切4月组(Ⅱ组);去势1月组(Ⅲ组),去势4月组(Ⅳ组),去势7月组(Ⅴ组),去势12月组(Ⅵ组),每组8只。各组大鼠分别于实验末断颈处死,取左侧胫骨,新鲜分离骨髓细胞,静置贴壁法体外培养BMSCs 13天后,吸取上清液。采用原位杂交(ISH)方法分析IL-1,IL-6,TGF-β和TNF-α在去势大鼠不同时期BMSCs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ELISH)法测定上清液中IL-1β浓度;NO浓度含量检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取右侧胫骨制备不脱钙的骨切片,甲苯胺蓝染色后,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 结果 (1)去势后随时间的延长,大鼠胫骨骨小梁体积逐渐减少。与假切1月组相比,在去势1、4、7、12月后小梁骨占骨髓腔的体积百分比(BV/TV%)分别减少3.13%(P>0.05),24.11%(P<0.05),42.73%(P<0.01),64.93%(P<0.01);初级骨小梁占骨髓腔的体积百分比(PBV/TV%)分别减少3.73%(P>0.05),20.12%(P<0.01),60.78%(P<0.01),74.04%(P<0.01) (2)去势后各组大鼠成骨参数降低。与假切1月组相比,在去势1、4、7、12月后类骨质占骨髓腔的体积百分比(OV/BV%)分别减少7.02%(P>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003606711天津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0.05),66.67%(P0.01),57.89%(P(0.01),8070%(P(0.01):类骨质 占骨小梁的体积百分比(Ov叮BV%)分别减少2.550,0(P0.05),61620;0(P 0.01),39.85%(p0.05),32.84%(p.05);成骨细胞表面(Ob.S忍S%) 分别减少35.39%,,58.67%,49.25%,31.97%,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类骨质表面(05忍50,0)分别减少30.450,0(P0.05),65.000,0(P0.02),36.420,0 (P0.05),91.84%(P0.01)。去势4月组与假切4月组各成骨指数改变 无统计学意义 (3)与假切组相比,去势组破骨细胞数和吸收表面等骨吸收参数增加 (4)体外培养的BMSCs可大致分为梭形和扁圆型两种类型,IL一1、IL一6、 TGF一p和TNF一Q mRNA在这两种细胞的原位杂交中均呈阳性表达:去势 后,IL一1、几一6和TN下一a mRNA在扁圆型细胞的表达增强,并随时间的延 长有升高趋势,而TGF一p mRNA的表达则相反 (5)与假切组相比,去势后BMSCs上清液中IL-lp浓度降低,与假切1 月组相比,假切4月大鼠BMSCs上清液中IL一lp浓度亦降低 (6)去势后,BMSCs上清液中NO浓度含量下降,而去势1、4、7和12月 组NO浓度改变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l)去势后随时间的延长,大鼠骨质丢失的比例和数量越来越严重,由雌 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的发病过程中,破骨细胞数、吸收表面等骨的吸收 参数增加,但类骨质表面、成骨细胞表面等成骨参数降低,引起骨的形成与 吸收脱偶联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2)IL一1,几·6,TGF一p和TNF·a mRNA均能在体外培养的BMSCs胞 浆中表达;去势后机体BMSCs表达IL一1,IL一6和TNF一Q能力增强,并随 去势后时间的延长有增高趋势,而表达TGF一p的情况却相反 (3)雌激素缺乏后,BMSCs合成和分泌NO功能显著降低,NO作为一种 信使分子,在低浓度情况下能增强骨质的吸收,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3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征源;;有骨质疏松要防骨折[J];老友;2011年09期

2 孙金山;;如何预防骨质疏松?[J];保健医苑;2011年08期

3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的通知[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1年04期

4 魏子刚;;摆脱骨质疏松的困扰[J];中老年保健;2011年07期

5 梁义琼;;大麻对骨质疏松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9年12期

6 ;骨质疏松不能坐等骨折!——海参炖八宝修筋接骨,远离骨折[J];长寿;2011年07期

7 韩小红;;骨质疏松的预防和饮食[J];国际人才交流;2011年09期

8 ;莲藕牛骨缓解骨质疏松[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0年03期

9 蔡书宁;;骨质疏松者,不宜使用电动按摩椅[J];祝您健康;2011年10期

10 翁佳帆;;骨质疏松与血液稀释剂[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明才;;骨质疏松与肾小管疾患[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雷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3 陈柏龄;杨晓曦;黎艺强;谢登辉;;一种新的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股骨干骺端弯曲试验[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4 史秀琴;柳杰;赵云霞;苏雁;;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IGF-Ⅰ、GH水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A];全国老年骨质疏松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刘玉娟;黄琪仁;章振林;秦跃娟;张浩;李淼;胡云秋;;上海市民骨质疏松健康知识调查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骨质疏松诊断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4年

6 梁东春;贾志凡;左爱军;郭刚;赵学勤;张镜宇;;绝经后骨质疏松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张立苹;张洁;;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探讨[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8 刘成林;;补钙与骨质疏松的防治[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卫法泉;;骨质疏松疼痛治疗进展[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雷晨;周晓玲;;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相关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骨质疏松诊断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莲芸;不惑之年要防骨质疏松[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2 实习记者 董婷 通讯员 崔艳玲;老人身高变矮需排查骨质疏松[N];广东科技报;2008年

3 记者 王丹;《骨质疏松防治中国白皮书》发布[N];健康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胥晓琦;“协同作战”诊治骨质疏松效果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记者 张东风;专家呼吁:关注中老年人骨质疏松防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6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王晓亮;骨质疏松试试运动处方[N];健康时报;2008年

7 杨蔚然 谢欣;女性过度减肥易患骨质疏松[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市一医院骨科 李军;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N];保定日报;2008年

9 王丹;直面骨质疏松治疗四大误区[N];健康报;2008年

10 张卓;老年人应重视骨质疏松的防与治[N];中国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竹;黄地散治疗骨质疏松小鼠SAMP6主动脉钙化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赵王林;淫羊藿苷对骨质疏松大鼠MSCs定向分化干预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于娜;骨质疏松评价指标—股骨颈压缩强度指数与人类遗传学相互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4 艾纯华;联合应用重组人骨保护素和磷酸钙骨水泥增强骨质疏松转子间区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齐尚锋;EDTA-Na_2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6 江俊;hBMP-7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修复骨质疏松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7 李昂;健骨二仙丸防治骨质疏松机理及一氧化氮调控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8 李靖;脊髓损伤后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Bcl-2对成骨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9 张皎;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的IP98防治机理及骨质疏松与IGF-Ⅰ的RFLP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10 刘淑英;绵羊肺腺瘤病毒NM株基因组全序列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燕;糖皮质激素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蒲画华;补肾中药与阿法骨化醇联合应用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D];复旦大学;2010年

3 林丹;不同剂量左旋精氨酸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4 代汉慧;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5 苏美华;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骨质疏松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石少辉;去势大鼠胫骨形态计量学改变及骨髓基质细胞IL-1、IL-6、TNF-α、TGF-βmRNA的表达[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7 张晗祥;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预防效果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8 丁颖;基质GLA蛋白与绝经女性冠状动脉钙化及骨质疏松关系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孟祥德;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病机制及骨形态发生蛋白、他莫昔芬防治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10 李潇;雌激素对骨质疏松大鼠牙槽骨改建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673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673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9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