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人类反义CD40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29 22:43
【摘要】: 目的 构建反义CD40 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健康人及SLE患者的B细胞系,鉴定其抑制B细胞CD40表达的能力,并研究B细胞在CD40被抑制以后增殖能力、抗体分泌的改变,开辟一条利用反义CD40 RNA抑制B淋巴细胞异常活化的途径,为研究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利用RT-PCR扩增CD40部分序列,用T-A克隆技术形成PCR产物的克隆CD40/pUCm-T,并进行基因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应用亚克隆技术反向接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构建成目的基因片段/载体重组体-CD40/pcDNA3。双酶切法进行鉴定,并利用T7引物鉴定重组体CD40/pcDNA3的方向。以脂质体为介质瞬时转染健康人及SLE患者B细胞系,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膜CD40的表达情况,并利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ELISA法检测培养液的Ig浓度,以研究B细胞在CD40被抑制以后增殖能力、抗体分泌的改变。 结果 1、人反义CD40 RNA真核表达载体经双酶切检验证明构建成功,T7引物证明CD40片段为反向插入。2、与转染pcDNA3空载体组或未转染质粒组相比较,转染CD40/pcDNA3的健康人及SLE患者B细胞系CD40的表达均明显减少,增殖能力明显下降,Ig的分泌受到明显抑制。 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反义CD40 RNA真核表达载体CD40/pcDNA3,此载体可有效的抑制健康人及SLE患者B细胞系CD40分子的表达,并抑制两者的增殖及抗体分泌。CD40基因在B细胞的生长代谢、抗体分泌中起着重要作用,反义RNA技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免疫调控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R392.1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时宏珍;戚春建;庄羽美;于葛华;张学光;;CD40激发对恶性B淋巴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曹萌;陈龙;曹鹏;单潇潇;张双全;;重组人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rhBLyS)对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邓静敏;施焕中;阳显慧;;CD40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的表达[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姜建昌;高清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B淋巴细胞的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陈龙;单潇潇;曹萌;顾予;张双全;;rhBLyS对小鼠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贾德安;周玉杰;朱鹏立;阮景明;沈阳辉;俞兆希;;白藜芦醇对血管内皮细胞CD40途径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穆传勇;刘慧;黄建安;;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外周血中CD40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全国胸部肿瘤及内窥镜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莫雪安;陈莉;李劲频;刘竞丽;秦超;;抗CD40配体单克隆抗体干预重症肌无力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单潇潇;陈龙;杨筱曼;曹萌;张双全;;rhBLyS激活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胞内Ca~(2+)变化研究[A];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暨全国反刍动物营养生理生化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戚春建;时宏珍;郑璐;於葛华;古涛;梅升平;张学光;;CD40激发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徽 李诗海;用CD4042的四选一开关[N];电子报;2004年

2 广西 吴健;用CD4053代换TEA1014[N];电子报;2000年

3 山东 郑茂欣;CD40110的特殊接法[N];电子报;2004年

4 山东 郑茂欣;CD4060用于振荡器的性能测试[N];电子报;2004年

5 安徽 李诗海 摘;长时间定时控制器[N];电子报;2003年

6 日闻;日科学家发现B淋巴细胞发育机制[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云南 张跃;水位自动控制器[N];电子报;2005年

8 河北 赵宁;“东拼西凑”靓声随身听[N];电子报;2003年

9 广东 黄绍基;高精度定时器[N];电子报;2003年

10 青海 张忠;一款三相电源相序表电路[N];电子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照华;CD40信号对恶性B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D];苏州大学;2002年

2 蒋永芳;鼠CD40配体cDNA克隆及鼠CD40配体基因治疗鼠肝细胞癌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万亚锋;肝细胞癌AFPmRNA转染CD40配体活化的B细胞诱导抗肿瘤免疫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严金川;CD40-CD40L共同表达及其信号通路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5 葛彦;干细胞样脑胶质瘤细胞株的建立及CD40信号对肿瘤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D];苏州大学;2011年

6 古涛;CD40配基化的肿瘤特异性树突状细胞的免疫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魏东;视黄酸受体基因在小儿淋巴结的表达与B细胞发育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陆俭;Th17、CD40、PCNA在骶骨脊索瘤中作用和意义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朱一蓓;肿瘤特异性DCs体外诱导调节因素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吴建臣;CD154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和军;人类反义CD40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3年

2 周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CD40、TRAF1的表达及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3 樊一笋;两株抗人CD40配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4 李劲频;重症肌无力患者CD40配体表达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5 吴e

本文编号:2687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687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d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