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分子遗传技术在血吸虫变异方面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06-28 01:19

  本文关键词:分子遗传技术在血吸虫变异方面的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血吸虫遗传变异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可用于血吸虫遗传变异分析的分子技术主要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RAPD)、微卫星锚定PCR(SSR-PCR)、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等。本文主要就这些分子遗传技术在血吸虫变异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系;
【关键词】血吸虫 分子技术 遗传变异
【分类号】:R383.24
【正文快照】: 血吸虫病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共有78个国家流行这种被忽略的热带病,感染者约2亿,约8亿居民面临血吸虫感染威胁[1]。感染人体的血吸虫主要包括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日本血吸虫、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马来血吸虫6种[2],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3]。由于地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雅,黄启华,谭琪;中国大陆三个地区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的RFLP的初步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2年05期

2 许静,郑江;中国大陆不同地区光壳钉螺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3年04期

3 谢觅,何毅勋,裘丽姝,陈伟;我国与日本山梨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7年04期

4 冯友仁,牛安欧,方正明;血吸虫种株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差异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年04期

5 熊衍文,牛安欧;微卫星锚定PCR研究日本血吸虫的遗传变异[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2年06期

6 郭凯文,牛安欧;PCR-SSCP研究中国日本血吸虫线粒体DNA的遗传变异[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锋;俞纯方;黄兵;韩静芳;;分子标记技术在寄生虫分类鉴定上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06年05期

2 黄翠琴;王寿昆;;福建拟指环虫的SSR-PCR分析[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李洪军;血吸虫尾蚴性别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3年04期

4 陈芬;林瑞庆;朱兴全;李娟;;病原体溯源技术研究进展及在寄生虫上的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02期

5 林睿;吸虫种株基因差异的研究进展[J];广西预防医学;2002年05期

6 彭游;郎少杰;喻国贞;柏杨;;新型染料木素磺酸酯的合成及对小鼠血吸虫病肝肉芽肿的影响[J];广西植物;2013年06期

7 牛安欧,冯友仁,方正明;中国日本血吸虫DNA遗传变异及聚类分析[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3年02期

8 王东升;沙娜;陈勇;;吡喹酮合成新方法研究[J];化学世界;2013年11期

9 钱科;汪伟;梁幼生;;吡喹酮抗血吸虫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09期

10 郭凯文,牛安欧;日本血吸虫线粒体DNA的遗传变异[J];热带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向芹;张影;张瑾;薄淑英;辛晓芳;;日本血吸虫感染经吡喹酮治疗后血清中抗体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A];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艺彪;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遗传变异及分类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刘淼;乳香树脂提取物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肉芽肿和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3 俞静波;机械力促进的N-去甲酰化,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用于制备喹啉/四氢异喹啉类衍生物[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4 田智;pVAX1/SjscFv-IL18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陈晓军;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肝脏病理损害的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建立及相关机制探讨[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6 吴德智;白头翁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物质基础及制剂学的初步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琳;中国大陆湖北钉螺不同地理景观群体遗传变异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夏英定;日本血吸虫:湖北钉螺人工传代及线粒体atp6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罗浪;云南大理6地域带绦虫的分类研究[D];大理学院;2010年

4 张辉;云南省6地域带绦虫形态学及分子鉴定分析研究[D];大理学院;2010年

5 唐颖;华支睾吸虫分子分类及其28kuGSTs原核表达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6 刘明洋;湖南省部分地区鸡蛔虫感染情况调查及rDNA ITS序列分析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郭莉;四种后睾科吸虫的遗传多态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8 黄翠琴;福建欧洲鳗鲡拟指环虫生物学特性研究和SSR-PCR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9 刘伟;湖南省日本血吸虫DNA多态性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10 金亮;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和皖鄂品系对家兔致病性的比较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雅,黄启华,谭琪;中国大陆三个地区日本血吸虫基因组DNA的RFLP的初步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2年05期

2 周晓农,孙乐平,洪青标,徐秋,吴中兴,陆安生,ThomasK.Kristensen;中国大陆钉螺种群遗传学研究 Ⅰ.种群遗传变异[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5年02期

3 钱宝珍,RobinB.Gasser,PeterNansen,MariaV.Johansen,HenrikO.Bogh;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的初步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9年01期

4 陈伟,薛海筹,裘丽姝;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库的构建[J];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1年02期

5 何毅勋,李新武,胡亚青,郁琪芳;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品系的研究——Ⅵ.多位点酶电泳分析[J];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1年04期

6 曾宪芳,David Rollinson,Tina K Walker,易新元;DNA杂交鉴定血吸虫种株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3年01期

7 谢觅,何毅勋,裘丽姝,陈伟;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品系的研究——Ⅻ.五地隔离群血吸虫DNA杂交[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3年01期

8 何毅勋;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品系的研究——ⅩⅢ.总结[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3年02期

9 谢觅,何毅勋,裘丽姝,陈伟;我国与日本山梨不同地域品系日本血吸虫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997年04期

10 冯友仁,牛安欧,方正明;血吸虫种株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差异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世正;用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切片作卵内沉淀反应诊断血吸虫病[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2年04期

2 张声海;;血吸虫病疫苗的展望[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87年03期

3 李小红;汤林华;曹建平;;宿主树突状细胞与血吸虫感染[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0年01期

4 赵慰先;;血吸虫病免疫学Ⅶ.总的建议[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77年02期

5 刘献;日本血吸虫感染循环向阳极抗原的雌虫依赖[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2年05期

6 许汴利;;血吸虫病疫苗的进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88年02期

7 杨庆陵;;利用DNA探针克隆鉴别曼氏与罗氏血吸虫[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0年03期

8 娄文娴;;血吸虫病患者的血型分布和分泌状态[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0年02期

9 许东红;曼氏血吸虫乙酰胆碱酯酶的免疫学特性[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92年04期

10 廖明敏;;血吸虫和其他蠕虫的疫苗[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198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亿保;王风鹏;李勋;范小林;;血吸虫尾蚴的检测与控制新技术[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刘毅;刘伟;戴荣四;林瑞庆;宋慧群;朱兴全;;SSR-PCR对日本血吸虫遗传变异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赵太云;李瑞生;董罡;路静;王锯;陈振文;;4个长爪沙鼠选育群体基因多态性的RAPD分析[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忠祥;;应用双生子法研究牙鉭遗传变异探讨[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徐强;张学军;杨森;;拷贝数变异(CNVs)的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郭源华;倪传华;夏丰;刘和香;;拟钉螺及其在医学上的重要性[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7 陶丽红;林矫矫;苑纯秀;姚利晓;付志强;石耀军;;日本血吸虫信号转导蛋白Sjwnt-4基因编码序列的克隆及表达[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郭潮潭;;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的过去、现状和未来[A];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学、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朱春莲;李志道;郑元;;超声波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的影响[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周晓农;洪青标;杨国静;孙乐平;张仪;曾肖們;;医学贝类学研究进展及21世纪发展前景[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丹 刘霞;与生物衰老有关的遗传变异首次获得确认[N];科技日报;2010年

2 童灵;寻找致病基因[N];中国矿业报;2002年

3 余志平;刨根究底找病因[N];医药经济报;2002年

4 余志平;为新药研发点燃指路明灯[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王雪飞;亚裔甘油三酯升高根子在基因[N];健康报;2008年

6 ;2003中华医学科技奖巡礼(一等奖)[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血吸虫基因研究获突破[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药物基因组学诊断技术开发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丁香;遗传研究 热浪滚滚[N];医药经济报;2007年

10 邵薇/译;我们是基因突变的产物?[N];北京科技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拯;MICA/B基因多态性与血吸虫病和白血病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曹胜利;血吸虫病多肽疫苗的设计与合成研究[D];北京医科大学;1997年

3 毛峰;合成多肽疫苗的研究[D];北京医科大学;1991年

4 袁治国;丙型肝炎病毒6型和2型分子遗传学研究[D];中山大学;2012年

5 周莎;日本血吸虫60kDa热休克蛋白诱导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6 门静涛;日本血吸虫复合表位基因疫苗免疫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锋;人CD34+造血干/祖细胞和日本血吸虫的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朱传刚;日本血吸虫疫苗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王婷;日本血吸虫尾蚴“延迟脱尾”现象及其临床意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高冬梅;SIEA26-28 ku-scFv抗日本血吸虫病治疗性疫苗的免疫靶向作用及其效果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效萍;湖沼和山丘地区血吸虫病传染源种类调查及感染性钉螺逸蚴节律性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2 王岑;环介导同温扩增检测全血日本血吸虫DNA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3 任伟;RAPD技术研究6种拟钉螺的遗传变异[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刘超群;RAPD技术对我国11株并殖吸虫的遗传变异初步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白洁;云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湖北钉螺COI基因序列分析[D];昆明医学院;2008年

6 李翠英;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免疫保护性观察[D];昆明医学院;2005年

7 胡元生;SjGST和佐剂mIL-12及CpG对增强Sj14-3-3 DNA疫苗的保护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8 刘伟;湖南省日本血吸虫DNA多态性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9 胡敏;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体外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活化肝星状细胞及黄芪总苷对其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10 周晓兰;中国HIV-1B’毒株gag基因变异特征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本文关键词:分子遗传技术在血吸虫变异方面的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2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492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b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