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活性全层皮肤构建中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活性全层皮肤构建中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活性皮肤替代物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伤修复 皮肤再生
【摘要】: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活性全层皮肤(LSE)培养构建中的作用。方法:构建LSE,于培养基中添加30 ng/mL bFGF(添加组),未添加bFGF组为阴性对照,观察LSE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表皮角化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状态。结果:添加组真皮较厚,历时4周,显著抑制了真皮的菲薄化;且发现添加组的表皮上层表现较多分化型keratin.keratin 1、10,而增殖型的keratin 6、16与未添加组比明显抑制。未添加组表皮真皮交界处,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现强烈;添加组α-SMA大部分被抑制。结论:bFGF提高了LSE的品质并可能在皮肤再生修复过程中起到维持真皮厚度,抑制瘢痕形成与增生,并促进表皮层早期成熟的作用。
【作者单位】: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汕头大学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活性皮肤替代物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创伤修复 皮肤再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2116,81071551) 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分类号】:R329.2
【正文快照】: 人工培养皮肤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正常皮肤有较大差距。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影响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w。在活性全层皮肤(LSE)培养过程中,我们期待bFGF的添加能改善培养皮肤的质量。本文以该培养皮肤为模型,探讨bFGF在皮肤创伤修复中的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细胞培养 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绍祥;张正治;刘正津;王洛夫;李忠华;吴梅英;李振强;王振维;马树支;;手部创伤修复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02年04期
2 卢晓风,李胜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在骨/软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年01期
3 方玉强;PDGF的性质、与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1996年04期
4 冯秀萍;马威;杜柏榕;闫东梅;朱迅;;重组人胸腺素β16的表达、纯化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9年04期
5 陈建庭,区伯平;牛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6 傅小兵,孙同柱,王亚平,杨银辉,蒋礼先,顾小曼,常国友,盛志勇;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创面修复效应的比较性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9年05期
7 陈启康;侯致典;王增涛;丁自海;;桡动脉和尺动脉皮支链皮瓣的应用解剖[J];解剖学研究;2009年03期
8 江德鹏;向静;文亮;粟永萍;屈纪富;冉新泽;;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创伤修复差异表达基因[J];中国急救医学;2006年04期
9 孙同柱,付小兵,陈伟,孙晓庆,杨银辉,赵志力;使用兔进行创面愈合实验研究的体会[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1年04期
10 范真,徐达传;小腿中下段创伤修复的解剖学研究进展[J];解剖与临床;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方利君;付小兵;王玉新;孙同柱;李建福;程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皮脂腺导管构成的初步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曹谊林;;组织工程学研究进展与趋势[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付小兵;程飚;盛志勇;;进一步重视脂肪新功能对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A];代谢工程和工业生物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俅;苏浩;;十足目动物的结缔组织[A];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2004年甲壳动物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周岗;付小兵;陈伟;李海红;白晓东;雷永红;孙同柱;;胎儿皮肤EGF、EGFR基因表达特征及与皮肤附件形成的关系研究[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6 张彦定;高建民;林玮;郑翠芳;;人骨生成蛋白转基因细胞株的制备[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7 曾燕;施静;;神经细胞激活控制成纤维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A];湖北省神经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张群伟;刘红军;段海峰;哈小琴;王华;贾向旭;鲁茁壮;吴祖泽;王立生;;肝细胞生长因子对骨髓内皮祖细胞的动员作用[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雷永红;付小兵;盛志勇;周刚;刘虎仙;;人类汗腺的发生和再生的研究现状[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丽霞;我校成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中心[N];新清华;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秀萍;重组人胸腺素β16的表达、纯化和胸腺素β16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钱建平;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转染几种皮肤结构重要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刘晓亮;毛囊细胞构建毛囊化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进明;小鼠骨髓间质干细胞生物学性状及应用可行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2 安燕飞;基于细胞—基质和细胞—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皮肤损伤修复模型的构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3 赵佳佳;脂肪干细胞来源的生长因子对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和增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政;正中神经前臂段肌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胡俊西;巴马小型香猪皮肤比较生物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黄冠榕;hSef在不同人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分布[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22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82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