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半枝莲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抑制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10 23:32

  本文关键词:半枝莲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的抑制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铜绿假单胞菌 群体感应系统 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剂 半枝莲


【摘要】:目的在中药中筛选并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群体感应系统抑制物(quorum-sensing inhibitor,QSI)。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QS系统相关基因lasI、lasR、rhlI和rhlR的启动子与报道子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lux CDABE的融合子为筛选系统,通过检测化学发光反应不同中药对群体感应系统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检测中药对铜绿假单胞菌毒性相关表型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中药半枝莲的水提物在不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条件下,可抑制PA中QS系统基因lasI、lasR、rhlI和rhlR的表达,并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运动性。结论中药半枝莲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有抑制作用,结果有助于新型抗生素的研究。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部资源与现代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 群体感应系统 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剂 半枝莲
【基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2012097)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No.ES110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171620) 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No.BSH13036)
【分类号】:R378
【正文快照】: 传统抗生素的使用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其“抑菌”或“杀菌”的作用机制给细菌本身的生存带来选择压力,从而导致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和蔓延。细菌耐药性使越来越多的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中逐渐失去了作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寻找新型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瑞君;;几种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9年09期

2 李晶;景立;刘洋;季文明;Liam Good;商洪才;;国内抗菌中药的研究进展及前景[J];内蒙古中医药;2009年24期

3 张燎原;陈立志;闫潞锋;胡开辉;;基于中草药数据库细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虚拟筛选[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袁泽;胡洋;梁根泉;陈文珊;李颖;郑丽华;杨卓鸿;;板蓝根油的提取及其微胶囊化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1年07期

2 徐放;赵鹏宇;吴小虎;高蕊;艾启俊;;26种中草药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3 张民;;细菌耐药背景下的中药抗菌作用探析[J];西部中医药;2013年06期

4 姜少娟;刘晓莉;;生姜黄酮超声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J];北方园艺;2014年04期

5 张涓;张晶晶;程江雪;张恩户;;清热药体外抗菌作用的文献再评价[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杨林松;张蓉芳;李盼盼;壮子恒;;气管炎复方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7 姜少娟;陈豪;李飞;;紫茎泽兰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8 魏小娟;张继瑜;李宏胜;周绪正;李金善;李冰;;板黄口服液对牛支原体的敏感性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年1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尹守亮;群体感应抑制活性海洋微生物的筛选与抑制因子活性评价[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刘晓庆;MDR AB氨基糖苷类耐药机制及中草药抑菌探索[D];南昌大学;2012年

3 张栋;生肌散在慢性骨髓炎术后应用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黄玲;蛇莓体外抗菌及体内调节免疫作用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5 刘蕾;五倍子对鳙鱼消化机能及免疫机能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6 曾莉莉;基于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苯磺酸氨氯地平增加抗菌效应的机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岩,黄敏,郭雁群,巴图德利根,曹婧;“大众性”中药方剂对常见医院感染病原体的抗菌作用的实验方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刘如玉,陈守涛;黄连等8种中药对常引起医院内感染的条件致病菌体外抗菌活性检测[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钟振声;黄景怡;;蒲公英等五种常见中草药的抑菌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7年06期

4 薛秀园;张慧雯;涂国全;;细菌对红谷霉素的耐药性检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杨彩云;杜慈;黄平;温真;毛惠民;杨梅;;重组AiiA蛋白可溶性表达及发酵条件优化[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转;90株铜绿假单胞菌血清型及生化反应[J];河南医药信息;2002年23期

2 刘蓉,谢芬,周黎明,杨云霞,朱玲,王浴生;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金属β-内酰胺酶研究[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4年04期

3 杨海慧,沈薇,应春妹,叶杨芹,于嘉屏;神经外科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流行株分析[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年06期

4 陈海金,张瑞琴;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及其耐药性的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年03期

5 李国豪 ,徐邦牢 ,李萍 ,雷秀霞;铜绿假单胞菌耐环丙沙星动态变化[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年03期

6 杨凤琴,杨凤莲;87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年08期

7 孔晋亮,莫诚航,尚为民,邝敏,覃雪军,闫萍,陈一强;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作用的体外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刘永芳;吕晓菊;;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年11期

9 关欣,郑红光;铜绿假单胞菌再次感染小鼠的实验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5年02期

10 吴润转;陈艳珍;周勇;;铜绿假单胞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及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艳苓;陈亚红;姚婉贞;宁永忠;;2007年-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邓丽华;许美荣;胡丽萍;;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付建荣;刘群;张艳红;刘金伟;刘静;李建;;铜绿假单胞菌烧伤患者分离株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研究[A];第四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感染救治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陈一强;陈海荣;;生物膜形成相关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5 曾燕丽;兰小鹏;江丽;刘丰伟;;灭活铜绿假单胞菌DNA适体的筛选和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6 李超;黄亮;刘庆中;王赛芳;郑佳音;周铁丽;;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和外膜蛋白缺失的检测[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李小燕;卓超;冯景宇;;低浓度乙醇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的表达量变化[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李俊娟;蒋捍东;;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李晓玲;高华;刘正祥;;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5年连续监测[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罗燕萍;沈定霞;裴保香;徐雅萍;白立彦;;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与五种抗假单胞菌抗生素使用量相关性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俞云松;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全国流行[N];健康报;2008年

2 李曙平;铜绿假单胞菌 老年病房的主要致病菌[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王振岭;铜绿假单胞菌耐药问题严重[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检验科 胡志东;关注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N];健康报;2009年

5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若文;烧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亚妮;谷胱甘肽与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及抗生素抗性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陈林;铜绿假单胞菌内在耐药性相关基因的筛选及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李学如;铜绿假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5 徐洋洋;铜绿假单胞菌致病性受信号分子调控及其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6 魏殿军;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性分析及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探讨[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7 郭俏;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因子抑制剂及喹诺酮信号分子介导的调节途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孙小敏;氨溴索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密度感应系统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路新枝;群体感应和环二鸟苷酸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因子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衣美英;外科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震;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耐亚胺培南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2 谢才文;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广东药学院;2010年

3 卢锦萍;儿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张咏梅;落叶松皮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作用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5 刘丰伟;体外筛选铜绿假单胞菌适体的研究及初步应用[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6 江守伟;2008-2009年安徽省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7 冯军花;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部分耐药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8 李靓;山西太原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调查分析及产金属酶基因型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卉;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10 顾晓花;红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的抑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7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827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2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