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地震造成儿童心理创伤的特征及治疗

发布时间:2017-09-15 12:07

  本文关键词:地震造成儿童心理创伤的特征及治疗


  更多相关文章: 地震 儿童 心理创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摘要】:目的旨在综合评估儿童灾后心理创伤现象,针对儿童地震后心理创伤的影响因素、表现特征及心理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章进行综述。结果震后儿童心理创伤主要受地震级别和地理位置、震时经历和震后损失等因素影响,而不同年龄、性别、家庭状况的儿童在震后表现出的心理创伤特征也不同。结论地震后儿童心理创伤的治疗存在较为明显的阶段性,可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在心理创伤治疗方面有着各自的侧重点。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卫生勤务学系;
【关键词】地震 儿童 心理创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73170)
【分类号】:R395.6
【正文快照】: 近年来,地震频发,除了给受灾群众造成物质财产上的巨大损失和身体上的严重伤害外,更容易使其产生严重的心理疾患,尤其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有研究发现,由于儿童认知能力有限和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全,心理防御能力低,从而更容易暴露在创伤中,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宗焱;祝卓宏;王晓刚;郭建友;唐山;陈丽云;高尚仁;;书法心理治疗对震后儿童创伤应激反应的心理干预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2 张伯华;刘羽曦;张德秀;宋婧杰;;汶川地震一年半后重灾区受灾群众社会支持及其与心理卫生状况的相关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3 郑富兴;周婷;赖长春;;地震灾后儿童成长的现状与问题[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09年05期

4 李二霞;沃建中;向燕辉;;512重震区儿童青少年心身健康与应对特点及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4期

5 董奇;离异家庭儿童良好适应的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03期

6 李成齐;;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与干预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06期

7 董小燕;赵品良;史占彪;;5.12地震一年后北川灾区8-14岁儿童创伤症状及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6期

8 林红;;地震后灾区儿童的心理需求与处理(VCD)[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年07期

9 孙宇理;朱莉琪;;地震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艳;周秀芳;曾凡敏;;离异家庭与完整家庭子女信任的比较研究[J];才智;2009年16期

2 王海英;唐佶;;灾后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王晓红;;《唐山大地震》:心灵世界的破碎与修复[J];电影文学;2010年19期

4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叶一舵;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概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潘维;管玲;徐敏;;游戏治疗在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3期

7 鲍兵;;“5·12”大地震青少年PTSD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探讨[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程科;陈秋燕;;震后中小学教师心理创伤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5期

9 武沛佩;徐爱晖;;地震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3年11期

10 牛磊;王海嵘;吴晔明;潘曙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J];教育生物学杂志;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戬;生命教育对创伤后应激障碍之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贾兆宝;汶川地震后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危机和生命质量随访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3 韩黎;羌族文化认同与心理韧性[D];西南大学;2014年

4 刘柏涛;书法空间教学对儿童智力和情绪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利华;初中生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郑旭兰;终身发展视角下小学教育对学生影响的生命回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蒋林洁;震后中学生的灾难暴露、家庭复原力和创伤后成长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学容;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辅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舟;幼儿园对离异家庭儿童实施补偿教育的现状及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白丽英;畲族家庭环境状况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胡瑜;温州市寄托儿童人格及其它心理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信勇;家庭印象测验(FIT)在中国的应用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松;农村初中生“留守子女”家庭环境状况调查及对其心理健康和学绩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6年

10 周强;上海市少年运动员人格特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智;王东明;卢杰;;震后灾难心理及其救援对策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姜良美;郭继志;吴炳义;汪洋;庄立辉;胡善菊;王建伟;;三峡外迁移民心理社会应激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年05期

3 李盛华;程p,

本文编号:856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856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2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