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日本血吸虫醛糖还原酶基因RNA干扰效应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8:49

  本文关键词:日本血吸虫醛糖还原酶基因RNA干扰效应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血吸虫 醛糖还原酶 RNA干扰


【摘要】:目的研究siRNA诱导的日本血吸虫醛糖还原酶(SjAR)基因转录本和蛋白水平的RNA干扰(RNAi)效应。方法设计并合成2条针对SjAR基因的siRNA(siRNA-1和siRNA-2)和1条阴性对照siRNA(siRNA-NC)。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4~6周龄雌性昆明鼠(800~1 000条/鼠),13 d后灌注小鼠肝门静脉收集童虫,每(120±10)条童虫为一组,分别采用电转法和浸泡法对各组童虫进行RNAi处理。电转处理法:向电击杯中分别加入5μg siRNA-1、siRNA-2、siRNA-NC或等体积的焦碳酸二乙酯(DEPC)水(空白对照),经125 V 20 ms方波脉冲电击童虫1次后,继续培养48 h;浸泡处理法:向童虫培养基中加入siRNA-1、siRNA-2或siRNA-NC溶液至siRNA浓度为200 nmol/L,第3天时更换一半新鲜培养基并补充siRNA,共培养5 d。每处理设3个平行对照组。干扰结束后,采用TRIzol法提取虫体RNA和可溶性总蛋白,将RNA反转录为cDNA,以SjGAPDH基因为内参,实时定量PCR检测SjAR转录本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分析SjAR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采用siRNA-1、siRNA-2和siRNA-NC电转后,虫体SjAR转录本水平分别为(90.6±16.2)%、(84.2±7.3)%和(105.9±10.3)%,与空白对照组[(100.9±16.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siRNA-1、siRNA-2浸泡后,SjAR转录本水平为(48.6±8.2)%和(73.4±4.7)%,均较空白对照组[(100.0±3.3%)]显著下降(P0.01),而阴性对照siRNA-NC浸泡后的虫体SjAR转录本的表达水平为(101.43±14.3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条带定量结果显示,以空白对照组为标准,使用siRNA-1、siRNA-2和siRNA-NC浸泡后,SjAR蛋白水平分别为79.0%、97.8%和103.2%。结论使用浸泡法对日本血吸虫童虫SjAR进行RNAi处理可降低靶基因转录本和蛋白的表达水平。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工程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 醛糖还原酶 RNA干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71867)~~
【分类号】:R383.24
【正文快照】: 由于复杂的生活史、种质细胞的难以分离以及无限传代的细胞系的缺失,人工诱变等经典遗传学方法并不适用于血吸虫的基因功能研究[1]。因此,以RNA干扰(RNAi)为代表的新型反向遗传学技术是当前进行血吸虫基因组深入解析所必备的工具。研究表明血吸虫dicer基因在虫体发育的各个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敏芳;麦荣嘉;莫倩珍;周晓红;;日本血吸虫小热休克蛋白Sjp40的RNA干扰效应[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刘昒;赵琴平;董惠芬;蒋明森;;RNA干扰技术及其在血吸虫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才国;魏善建;刘军华;;玄参中环烯醚萜Epibueropyridinium A对醛糖还原酶的抑制作用[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2 黄才国;魏善建;;玄参中环烯醚萜Epibueropyridinium A预防D-半乳糖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3 崔丽金;徐国兴;陈瑞庆;;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2年02期

4 周雪宏;卢瑶;曹继祥;李淑艳;;NF-κB p65的敲减加重结肠上皮HCT116细胞氧化损伤[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3年12期

5 马达,金俊飞,孙明宽,单军,张建琼,谢维;抗醛糖还原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鉴定[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5年06期

6 程欢莲;欧阳冬生;;醛糖还原酶及其遗传多态性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9年02期

7 高文永;徐勉;;醛糖还原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0年08期

8 刘建伟;叶玲;刘静;牛东滨;杜明梅;高宇红;;AR-GFP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8年11期

9 刘静,叶玲,刘建伟;糖尿病并发症相关基因醛糖还原酶酵母细胞模型的建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年11期

10 周雪梅;陈雪功;张琼玉;;冬梅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红细胞醛糖还原酶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研究;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锋;添加中药的鸡腿蘑发酵及发酵液活性成分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2 赵伟;大鼠全横断损伤脊髓及其相关部位的蛋白组学比较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3 林剑伟;利用cDNA-AFLP分析甘蔗与黑穗病菌互作后的基因差异表达[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4 姜皓然;白内障原料药5,12-二氢-5,7,12,14-四氮戊省二磺酸钠的合成及药理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5 程欢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醛糖还原酶活性改变及其编码基因的C-106T多态性[D];中南大学;2009年

6 高文永;一.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状况及醛糖还原酶变化的实验研究 二.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状况及醛糖还原酶变化的临床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7 王艳;日本血吸虫新基因SjNANOS和SjMSP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初步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崔丽金;石决明提取液对体外培养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2年

9 陈红霞;携带CARex和PTDtat的重组5型腺病毒的获得及其对日本血吸虫童虫感染效率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10 芦程;血根碱杀灭指环虫机制及对金鱼免疫毒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麦荣嘉;陈敏芳;莫倩珍;胡良勇;黎事伦;唐敏然;顾晓敏;蔡永洪;周伦彬;周晓红;;转基因番茄Zeneca B,Da,F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曹建平,成静,刘述先;RNA干扰及其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2005年04期

3 朱兴全;陈宁;周鹏;;RNAi—生命科学的又一重大发现: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介绍[J];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4 ;Dose-dependent Inhibition of Gynecophoral Canal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in Vitro in the Schistosome(Schistosomajaponicum)by RNA Interference[J];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2005年06期

5 郝阳;吴晓华;郑浩;王立英;郭家钢;夏刚;陈朝;周晓农;;200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7年06期

6 胡大林,庄志雄,何云;RNA干扰与基因沉默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职业医学;2005年04期

7 戴顺东;张秀伟;范垂峰;王恩华;;热休克蛋白90在抑制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刘明社;汪世平;赵中夫;王兰;杨慧;张国英;张芸;;腺病毒载体RNAi技术抑制血吸虫病小鼠肝细胞Fas表达[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云智;梁彩霞;赵春礼;郑德宇;段德义;;人类白细胞抗原A表达沉默对大鼠脑内人细胞移植排斥反应的调节[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40期

2 李烨;朱小东;曲颂;李力;唐步坚;黎丹戎;张玮;李龄;苏芳;;CUL5基因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现代肿瘤医学;2010年02期

3 陈扬超,宋超,罗超权;短发夹状RNA在人细胞诱导RNA干扰(英文)[J];癌症;2003年06期

4 孔祥平,LiXing W.Reneker;核糖核酸干扰[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4年05期

5 羊正纲,陈智,徐宁,倪勤,潘修成,金晗英,李敏伟;载体法筛选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小干扰RNA靶位体系的建立[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年09期

6 吴丹,吴白燕,梁红业,Nanbert ZHONG;RNA干扰技术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7 吕辉,贺智敏;RNA干扰技术的演进及其在基因功能和基因治疗研究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8 黄迪南,姜英华,梁爱玲;siRNA介导的hPOT1基因表达抑制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9 许雪青;白云;王丰;王璞;王艳艳;熊加祥;;应用双向启动子RNA干扰技术抑制ICOS表达[J];免疫学杂志;2006年01期

10 陈宁;宋世兵;董子明;张同琳;;人组织因子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始明;陶泽璋;肖伯奎;;RNA干扰hTERT基因抑制Hep-2细胞生长增殖的实验研究[A];湖北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2 王颖智;高锋;;原代培养HUVEC电转导siRNA进行RNA干扰方法的建立[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万瑛;邹丽云;周镜然;李景怡;吴玉章;;Rho GTPase蛋白调节树突状细胞对颗粒抗原的交叉递呈[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4 胡大林;庄志雄;伍德娥;何云;纪卫东;袁建辉;方道奎;沙焱;杨建平;涂晓志;;逆病毒载体介导的16HBE pol β基因靶向RNA干扰[A];第五届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暨第三届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5 袁磊;吴国豪;张波;;小鼠Atrogin-1基因RNAi对肌肉细胞营养不良的逆转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董继华;刘松兰;廖玉华;;SiRNA对科萨奇B3病毒的抑制作用[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7 陈始明;陶泽璋;刘剑锋;肖伯奎;;小发夹RNA干扰hTERT基因诱导Hep-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A];湖北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8 赵永波;吴云成;;Nurr1基因sh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A];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神经病学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廖敏;章宏峰;朱丹;徐涛;李和;;亨廷顿蛋白相关蛋白1与PC12细胞内囊泡动力学关系的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研究[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鞠瑛;马春红;;针对新型免疫分子Tim-1 siRNA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余志平;打开功能基因组学与未来治疗学的大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曹丽君;RNA干扰技术取得突破[N];健康报;2004年

3 记者 何德功 毛磊 宋心德;科学正在使基因为人类服务[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记者王艳红;让致病基因“沉默”[N];人民日报;2003年

5 驻京记者 王勇;让致病基因“沉默”[N];文汇报;2003年

6 记者 王艳红;致病基因可以“沉默”[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RNA干扰技术向乙肝病魔宣战[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张荔子;乳腺癌基因特异性药物曙光初现[N];健康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兵;RNA干扰在体外、体内抑制TNF-α表达的实验研究[D];广州医学院;2008年

2 倪勤;shRNA表达框的快速制备及其在抗HBV相关研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3 吴翔;具有潜在疫苗价值的弓形虫新基因wx2,wx的筛选与鉴定[D];中南大学;2007年

4 高坤;RNA干扰阻断RANKL信号传导通路抑制破骨细胞前体转化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彭金彪;不同宿主来源日本血吸虫童虫差异表达基因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蒋尔鹏;应用RNA干扰技术降低人胚胎心脏垞细胞免疫原性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7 高羽亭;利用RNA干扰技术研究PARP-1在低剂量氢醌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毒性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2年

8 段群军;应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人巨细胞病毒UL122、UL54基因体外表达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王峰;组氨酸激酶在马尔尼菲青霉菌中的功能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10 徐雪松;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与酪氨酸磷酸激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津剑;针对P基因的siRNA对HBV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涂宏钢;应用RNA干扰技术对新生隐球菌CNLAC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3 付晓亮;Survivin基因靶向RNA干扰重组表达载体构建和测序[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4 杜莉莉;RNA干扰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5 赵慧;siRNA对SARS冠状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6 徐良全;用RNA干扰方法探讨原癌基因c-erbB_2在原始卵泡生长启动中的作用[D];南昌大学;2008年

7 张国英;RNA干扰对HepG2细胞AFP基因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郑宁宁;RNA干扰作用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沈龙祥;RNA干扰靶向atp6i基因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的实验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10 闫德雄;整合素β1在人表皮细胞分化中作用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62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862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7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