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经胃转运、分布特点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左氧氟沙星经胃转运、分布特点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左氧氟沙星 幽门螺杆菌 转运 分布 清除率 转运分数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胃内转运、分布特点。方法 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50、100 g·kg-1组。静脉给药后2 h内按15 min间隔取血处死动物,收集不同时点胃液、胃黏膜样本,检测左氧氟沙星浓度。结果比较2组不同时点各部位药物浓度发现,给药后45~60min起,胃液药物浓度逐渐高于血药浓度,不同时间点胃体、胃窦药物浓度均高于血药浓度及前胃药物浓度,但胃体和胃窦药物浓度无差异;给药后60~75 min起,胃液(药物浓度/血药浓度)%高于胃体、胃窦(药物浓度/血药浓度)%,不同时间点胃液、胃体、胃窦(药物浓度/血药浓度)%均高于前胃(药物浓度/血药浓度)%,但胃体和胃窦(药物浓度/血药浓度)%无差异。左氧氟沙星50、100 mg·kg-1组胃内转运分数分别为2.36、2.52。结论①在大鼠体内,随给药时间延长胃液左氧氟沙星浓度高于血药浓度,提示左氧氟沙星胃内可能存在主动转运过程。②大鼠胃窦、胃体左氧氟沙星药物分布无差异。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镜中心;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消化病重点实验室;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蚌埠医学院药学院;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幽门螺杆菌 转运 分布 清除率 转运分数
【基金】: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81100269) 安徽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11040606Q24)
【分类号】:R-332;R322.44;R969.1;R978.1
【正文快照】: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Hp)现已证实是多种上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的最重要致病因子,应用抗菌药物根除Hp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从药理学角度分析,抗菌药物治疗成功与否取决于感染部位药物的浓度。由于Hp特异性定植于胃粘液及其下方黏膜表面[2],因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见春;马涛;祝晓光;蒋志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人体药物动力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邹军,杨昭徐,覃卓明;左旋氧氟沙星抗幽门螺杆菌的实验室评价和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20期
3 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现状与展望[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束庆文;周娜;蔡善武;疏东升;刘太平;汪全红;徐正富;;比较左氧氟沙星与阿莫西林在三联疗法中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作用[J];安徽医学;2007年04期
2 陈全德;鲍劲松;刘三宝;曹敬银;陈玉祥;龚维;;含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58例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1年12期
3 叶浩波;;雷贝拉唑新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1年02期
4 鲍峻峻;许建明;胡咏梅;梅俏;郑海伦;李见春;;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在大鼠胆汁药物浓度分布情况探讨[J];安徽医药;2012年03期
5 杨冉;吴拥军;屈凌波;;化学专业研究生《体内药物分析》的教学体会与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8期
6 赵勇;林绮娜;;雷贝拉唑、左氧氟沙星为基础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58例[J];福建医药杂志;2009年04期
7 张昊;于静;贾长河;;用三联法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后的补救方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8 郑小丽;许乐;;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中的疗效[J];中国医药导刊;2013年04期
9 罗玲玲;胡咏梅;张磊;胡兴萍;许建明;;左氧氟沙星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08期
10 秦玉侠;罗井书;孙长红;;10d序贯和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邢福保;辣素/明胶—阿拉伯胶—单宁微囊和纳囊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倪健;抗栓素药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徐文;冬凌草甲素的微粒制剂和药动学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4 王瑞;附子质量评价及乌头碱类成分药动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陈华;毛细管电泳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7年
6 刘飞;有机质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7 鲍峻峻;抗幽门螺杆菌抗菌药左氧氟沙星经胃和胆汁转运、分布特点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8 郑海伦;抗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中抗生素在胃内转运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来龙;抗HBV脂质前药自组装体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王晓娟;抗癫痫药物浓度监测指导疗效不佳患者合理用药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徐会平;大黄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顾鹏飞;左氧氟沙星缓释胶囊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罗亚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6 盛明巍;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制备及间接竞争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7 刘莹;抗肿瘤药物CG007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建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范琦;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抗生素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及方法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房超;磺胺类药物残留酶免疫分析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10 唐泓皓;土茯苓、祁州漏芦血清药物化学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保民;赵曙光;李慧艳;王旭霞;秦明;闻勤生;;益生菌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年11期
2 徐小青;孙钦娟;廖静贤;梁晓;郑青;刘文忠;萧树东;陆红;;含铋剂和克拉霉素的四联根除方案在幽门螺杆菌一线治疗中的作用[J];胃肠病学;2012年01期
3 俞佳,祁金文,金戈,吴越,方顺干,马珂,谢丹,李功华;左氧氟沙星胶囊与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4年03期
4 周文,李朝武,薛玉英,靖百谦,王雪瓶,韩文修;国产盐酸左旋氧氟沙星分散片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J];中国药房;2000年04期
5 谈恒山,韩一波,蔡明虹,刘新;乳酸左旋氧氟沙星胶囊人体生物利用度及其药物动力学[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年04期
6 胡品津,李瑜元,,陈湖,吴惠生,崔毅,黎庆宁;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兰索拉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消化杂志;1997年04期
7 胡文杰,曹采方,孟焕新,张集昌,马大龙,张联;慢性胃炎患者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15期
8 黄跃,许鲁宁;环丙沙星一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J];中国新药杂志;1994年02期
9 张震宇,李雪宁,陈伟力,张顺妹;乳酸左氧氟沙星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J];中医药学刊;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武亨;曹春宇;金海;李松财;陈国光;;海岛地区就医患者幽门螺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点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8年04期
2 胡伏莲;;中国幽门螺杆菌耐药研究现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年07期
3 路又可,杨毅军,朱人敏,王年吉;利用脲酶活性杀灭幽门螺杆菌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1996年01期
4 史久华;有希望的幽门螺杆菌菌苗[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7年01期
5 潘春生,王玉梅;幽门螺杆菌研究进展[J];航空航天医药;1998年02期
6 范凯,陈学奎,秦敏,周富昌,涂小萍,雒小玲,杨宗新,杨国友;幽门螺杆菌尿素酶的纯化和鉴定[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9年04期
7 杨新海,金笑一,杨圣辉,潘秀英,王申五,林文玉;基因克隆和扩增口腔幽门螺杆菌[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9年06期
8 全国幽门螺杆菌科研协作组,张万岱!510515广州,萧树东,胡伏莲,胡品津,徐智民;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的共识意见[J];中华医学杂志;2000年05期
9 王洪涛;;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N端的变异分析[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1年05期
10 卢舜飞,吴勤动;幽门螺杆菌胃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百岁;姚雪华;赵国强;;幽门螺杆菌CagA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2 叶嗣颖;李耿;田拥军;张正茂;崔斌;宋启发;熊萍;;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耐药性及多重相关基因DNA和氨基酸序列分析[A];第6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邵伟;刘成国;杨更发;沈永芳;杨宁敏;许国强;徐诚富;厉有名;;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基的质量研究[A];2006华东地区消化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浙江省分册)[C];2006年
4 庞智;萧树东;;幽门螺杆菌27kDa外膜蛋白的基因克隆及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5 李晶;闫笑梅;孟凡亮;郭风华;赵飞;张建中;李宁;汤波;;幽门螺杆菌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和初步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6 龙敏;;幽门螺杆菌新的疫苗候选抗原NAP蛋白的克隆、表达和功能鉴定[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庞智;萧树东;;重组幽门螺杆菌27kDa外膜蛋白的纯化及特性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8 龚芳红;贺松;张德纯;刘明方;郭亚楠;;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在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及免疫学活性分析[A];重庆微生物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宁磊;王保宁;赵雅静;陈翠萍;刘德培;;幽门螺杆菌致人胃病的小鼠模型研究[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王毅超;邹全明;;幽门螺杆菌能微球疫苗免疫保护实验及免疫保护机理初探[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钱铮;人体内病菌演化,内藏远古人类迁徙历程[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2 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赵彩芸;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高达70%[N];健康报;2008年
3 欣华;肝螺杆菌基因组破译成功[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张宇;开发可以吃的疫苗[N];无锡日报;2010年
5 卫生部北京医院 张秀珍;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上升快[N];健康报;2008年
6 ;日本科学家找到引发胃癌的元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7 记者 何德功;能够诱发胃癌[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8 许晴波;动脉粥样硬化病因是感染[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孙明河 通讯员 侯玉峰;可用于治疗人胃溃疡首头克隆牛诞生[N];科技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刘艳芳;益生菌改善消化系统功能非浪得虚名使用益生菌须以安全有效为首要考虑[N];中国食品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春红;幽门螺杆菌响应环境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陈晓华;拮抗幽门螺杆菌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干预机制的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曲伟;幽门螺杆菌在NO压力下的巯基亚硝基化修饰及蛋白质组反应特征[D];山东大学;2009年
4 江红;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基因分段克隆、表达和活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5 康巧珍;幽门螺杆菌中性白细胞激活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评价[D];郑州大学;2005年
6 丁红雷;幽门螺杆菌CagT及CagM蛋白的生物学性质及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刘祥;乳酸杆菌膜表达幽门螺杆菌黏附素HpaA的活菌载体疫苗株的构建及保护效果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王保宁;幽门螺杆菌UreI免疫特性及其治疗性DNA疫苗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龙敏;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的致病与免疫机理探讨[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10 孙各琴;幽门螺杆菌可塑区JHP947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春红;幽门螺杆菌适应性蛋白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王宁;表达幽门螺杆菌鞭毛粘附素的重组大肠杆菌ghost型疫苗的制备及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3 刘淼;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毒性片段与hpa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初步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4 吴小茜;幽门螺杆菌oipA DNA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5年
5 夏晓燕;幽门螺杆菌鞭毛基因的克隆和表达[D];郑州大学;2003年
6 张绍兰;幽门螺杆菌重组Vac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7 曹群奋;幽门螺杆菌的培养鉴定及其基因分型方法学的建立[D];浙江大学;2007年
8 杨永利;幽门螺杆菌鞭毛基因PCR-RFLP分析及致病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9 茅海燕;babA2基因在幽门螺杆菌临床菌株中的分布及babA2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D];浙江大学;2003年
10 陶惠;幽门螺杆菌KatA及KatA与大肠杆菌LTB融合蛋白的表达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44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944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