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碘化丙啶染色DNA定量方法检测HL-60细胞凋亡结果的比较
本文关键词:两种碘化丙啶染色DNA定量方法检测HL-60细胞凋亡结果的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DNA HL-细胞 碘化丙啶 细胞凋亡 合成前期 双链核酸 细胞周期 细胞群体 碱基插入 iodide
【摘要】:正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是插入性核酸染料,直接插入双链核酸的2个碱基对之间,每5个碱基插入1个荧光分子,与核酸的结合均匀、稳定。细胞经过RNA酶处理后,PI可以与细胞内DNA特异性结合,在流式细胞仪上经488 nm激光激发,发出峰值610~620 nm的荧光,可以准确的反映细胞群体中DNA含量的分布情况,适用于DNA定量检测。根据细胞周期中不同时项DNA的变化来检测细胞周期中DNA合成前期(G0/G1期)、DNA合成期(S期)与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实验与测试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关键词】: DNA;HL-细胞;碘化丙啶;细胞凋亡;合成前期;双链核酸;细胞周期;细胞群体;碱基插入;iodide;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2406)~~
【分类号】:R3416
【正文快照】: 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北京100069)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是插入性核酸染料,直接插入双链核酸的2个碱基对之间,每5个碱基插入1个荧光分子,与核酸的结合均匀、稳定。细胞经过RNA酶处理后,PI可以与细胞内DNA特异性结合,在流式细胞仪上经488 nm激光激发,发出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晋艺聪;洪帅;焦玉国;;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DNA损伤的方法及应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范妤;宋强;郭东艳;李涛;;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条件的优化与筛选[J];甘肃医药;2013年05期
2 刘娟;张雪峰;司万童;王建英;贺小英;吴飞;;尾矿库周边地下水对SD大鼠的毒性效应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12期
3 薛同敏;郭忠;;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应用进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刘宁;高建民;刘鹏;陆地;尹伟力;段效辉;;应用DNA彗星电泳法检测辐照食品[J];检验检疫学刊;201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姜旭;硫酸铟对L929细胞毒性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2 甄建伟;玉米赤霉烯酮对睾丸间质细胞的毒性作用[D];扬州大学;2012年
3 王燕飞;氟暴露致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4 高继萍;氟通过caspase途径和DNA损伤介导大鼠肾脏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卫,孙金苏,闫长会,张慧丽;体外硫芥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J];癌变.畸变.突变;2001年01期
2 王涛,衡正昌,张遵真;彗星试验检测间接致突变物的DNA损伤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01年03期
3 马爱国,AndrewR.Collins,SusanJ.Duthie;不同细胞 DNA 氧化损伤及自身修复能力的分析[J];癌变.畸变.突变;1997年03期
4 赵倩,段丽菊,刘英帅;彗星实验检测单细胞DNA损伤的方法[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4年05期
5 闫学昆;陈英;杜杰;张学清;;单细胞凝胶电泳在辐射生物剂量估算与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J];辐射防护;2009年01期
6 张军宁,洪承皎,朱寿彭;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外照射诱导DNA单链断裂和双链断裂[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2年03期
7 闫学昆;陈英;杜杰;张学清;骆亿生;;彗星实验图像分析中彗星分割阈值的选择[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9年01期
8 王小红,江洪,夏明珠,杨益寿;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1年01期
9 张建平;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及其应用[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7年05期
10 程淑群,王勋;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在职业和环境医学生物监测中的应用[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明志;齐浩;郭伟;;DNA损伤与修复检测—彗星实验方法改进[A];第六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淑群;生物固硫型煤和普通煤对实验动物生物学指标影响的对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1年
2 蔡筱彦;凋亡素基因转入人类肝癌细胞诱导细胞凋亡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3 罗明志;单细胞凝胶电泳[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届全国法医DNA检验技术交流会》年内召开[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2 龚志君,陈林立;循环DNA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0年05期
3 吴伟,崔光华;DNA控释递送系统[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2期
4 ;几种线粒体DNA提取方法的比较[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11期
5 ;线粒体DNA损伤与修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11期
6 姚ng;夏立照;;安徽省3种常见蜚蠊基因组多态性DNA的研究[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1年01期
7 高春芳;王皓;高国华;宓庆梅;孔宪涛;;非同位素法分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蛋白的三种方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年05期
8 吴晓平 ,张小如;线粒体DNA突变及其与衰老的关系[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6期
9 李伟文;线粒体DNA表达与损伤修复[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2年04期
10 张彦芳 ,耿惠杰;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肝病患者血清HBV-DNA的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金玲;吴玲玲;周剑章;林仲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研究DNA的控电位杂交[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2 范新萍;;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的分级分离方法初探[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郑利雄;李放娟;吴育庆;张桂梅;何桂荞;熊峰;;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梅毒血清TP-DNA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邵勇;刘亭丽;张罡棋;朱晓青;;基于脱碱基位点设计的DNA单核苷多型的小分子识别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关明;;高分辨熔解技术在分子检验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6 ;DNA G-quadruplexes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drug targets[A];第一届全国生物物理化学会议暨生物物理化学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张新跃;;牧草DNA基因多态性研究与在草业中的应用[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Michael M.Yang;;FABRICATION OF DNA CHIPS FOR DIAGNOSTIC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A];首届粤港生物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邓用川;陈菊培;罗越华;李冠一;林栖凤;;红树DNA导入水稻引起的变异[A];植物分子育种——第四届全国植物分子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延;张成孝;;电化学发光检测DNA的初步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敏;DNA分子为何不稳定?[N];解放日报;2005年
2 刘工;DNA计算机微乎其微 功能强大[N];经济参考报;2002年
3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侯巧明;DNA识别遗传信息判断人[N];计算机世界;2001年
4 陈丹;以科学家研制出DNA计算机[N];科技日报;2001年
5 郭朝元;克隆永续经营的DNA[N];民营经济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翟永太 聂同钢;DNA“精确制导”[N];人民公安报;2006年
7 张梦然;首个近乎完全由人造“零件”搭建的DNA分子问世[N];科技日报;2008年
8 韩梁;DNA证据可伪造,刑案鉴定蒙阴影[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记者 郑晓春;可区分真伪DNA的检测技术问世[N];科技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艳红;以研制出新型DNA计算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伟;DNA条形码在中国榕小蜂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张凤梅;石英致DNA双链断裂修复的DNA-PKcs/JNK/p53信号转导通路[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年
3 蔡宏;新型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纳米材料在其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雪梅;含N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与DNA作用机理的电化学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6年
5 梁乐;功能DNA纳米结构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4年
6 王延峰;DNA计算中的编码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蒋伟;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核酸酶活性和DNA对其聚集的加速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鲁卫平;DNA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樊浩;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新方法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剑章;分子自组装固定DNA和DNA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应用[D];厦门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雪姣;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RNA的键合机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王平红;一些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D];海南大学;2006年
3 郭爱敏;DNA分子电子结构及输运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李春宏;DNA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广西巴马县人群白细胞DNA总体甲基化水平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5 罗兴;基于DNA自组装模型的最大团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杨青喜;一种高效检测石蜡切片中的DNA的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7 冯媛媛;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复合纳米材料在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
8 赵剑;基于企业DNA视角的企业进化机制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0年
9 史庭燕;树状DNA放大技术在临床基因诊断中的应用[D];东南大学;2004年
10 杨培菊;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56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956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