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其功能
本文关键词: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其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细胞自噬 mTOR Beclin- P 信号通路
【摘要】:细胞自噬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将异常蛋白以及细胞器运送到溶酶体降解的过程。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提供能量、维持细胞稳态以及促进异常细胞凋亡。细胞自噬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神经退化性疾病、感染等密切相关。细胞自噬的形成和调节是一个多步骤的极其复杂的过程,目前已知它主要是通过mTOR、Beclin-1、P53三条途径来进行调控的。
【作者单位】: 武穴市中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细胞自噬 mTOR Beclin- P 信号通路
【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项目(编号2004A100)
【分类号】:R363
【正文快照】: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利用溶酶体对细胞器及蛋白质进行降解的生物学过程[1],广泛存在于高等脊椎动物的细胞内[2]。自1962年发现后,直到1993年酵母自噬相关基因的发现及酵母突变株模型的建立,细胞自噬的基础研究才有了许多进展[3,4]。继2005年被《Science》预测为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Huntingtin processing in pathogenesis of Huntington disease[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松峰;邵增务;;自噬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3年04期
2 Shi-Yong Sun;;Impact of genetic alterations on mTOR-targeted cancer therapy[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3年05期
3 Yu-Shan Chen;Xiao-Bo Qiu;;Ubiquitin at the crossroad of cell death and survival[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3年12期
4 刘斌;唐静;袁敏;李世英;;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自噬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的表达[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5 王德勇;徐慧高;;Akt/mTOR信号通路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6 金淑芳;蒋灿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8及其连接系统与头颈部恶性肿瘤[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7 张甘霖;杨国旺;于明薇;王笑民;;自噬——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的新方向[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2期
8 朱杰;孙红;;二甲双胍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年01期
9 赵霞;贾喜花;张丙信;;结肠癌组织AEG-1的表达和意义[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凌青霞;陈明泉;施光峰;;细胞自噬在HBV慢性化感染中的研究现状[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Jianbin Zhang;Rui Cao;Tongjian Cai;Michael Aschner;Fang Zhao;Ting Yao;Yaoming Chen;Zipeng Cao;Wenjing Luo;Jingyuan Chen;;The role of autophagy dysregulation in manganese-induced dopaminergic neurodegeneration[A];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生物医药专题)论文集(中册,墙报P1-P24)[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琳;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在降解亨廷顿舞蹈病的蛋白Htt-552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1年
2 王丹萍;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SH-SY5Y细胞帕金森病模型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琳辉;Huntingtin-552片段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代谢及其对BDNF合成分泌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李芸;a-硫辛酸对氧化应激下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朱炳林;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诱导PK-15细胞自噬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杨爱民;Neuronostatin对痛觉、胃肠运动和情绪的影响及脂基化蛋白LC3-Ⅱ的半合成[D];兰州大学;2013年
7 黄星;凋亡抑制蛋白XIAP抑制自噬促进肿瘤形成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王振波;LC3A在食管鳞癌中的放化疗敏感性预测作用[D];山东大学;2013年
9 成娟;自噬在白血病K562/ADM细胞多药耐药性及三氧化二砷抗白血病效应中的作用[D];兰州大学;2013年
10 李奕;不同强度运动诱导mTOR信号对心肌肥大的作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清凤;工频磁场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自噬的诱导作用[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杨俊;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自噬相关基因的研究以及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自噬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3 卞龙艳;自噬水平在成年运动小鼠主要器官中的变化[D];苏州大学;2011年
4 陈洁;Calpain2及自噬相关基因ATG7的表达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5 张维延;几种单碱基突变检测方法的建立及DNA池用于人群筛查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周菊;自噬对海马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调控[D];苏州大学;2008年
7 李春华;P188在NMDA受体介导的神经兴奋性毒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缪珀;E64d对活体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松果体的短期影响[D];苏州大学;2012年
9 张燕;氢水对大强度和力竭运动大鼠海马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程卓;氧化应激诱导神经干细胞自噬发生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静,姚玉宇,彭韬,尹航,黄峻;兔动脉内膜损伤后增生内膜中c-myc、c-fos和p53基因表达与细胞凋亡的研究[J];江苏医药;2002年04期
2 钟叔平,曹亮,吴文翰;鼻咽癌组织p53相关蛋白的纯化[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8年03期
3 黄君富,房殿春,罗元辉;p33~(ING1)——一种新的肿瘤抑制蛋白[J];生命的化学;1998年04期
4 曾位森,夏宁邵,罗琛,谢卫兵,丁亮,黄宗平,曾定;利用GFP示踪细胞内源性P53活性检测DNA损伤[J];遗传;1999年03期
5 谷庆阳,高亚兵,李永兰,杨志祥,周洁,王德文,崔玉芳,赵坡;大鼠放射性皮肤溃疡组织中p53,MDM2蛋白高表达病理研究(英文)[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0年03期
6 刘珍;田颖;;P53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7年34期
7 何勇,李志平,范士志,蒋耀光;p73-一个p53家族新基因[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0年02期
8 敖启林,熊密,郝春荣,王迪浔;低氧时NF-κB和P53在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变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1期
9 丁桂荣,郭国祯,郭鹞,宫越顺二;RT-PCR分析工频磁场暴露后MCF-7细胞p53mRNA的表达[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10 赵梅兰,曹晓哲,王德文,刘杰,谷庆阳;电磁脉冲辐射诱导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凋亡的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情;季佳佳;马纪英;周义军;黄晓_g;王宁;鲁翠荣;刘芸;吴翠环;王松;虎凤仙;柴莲花;刘四海;陈国元;;二硫化碳对小鼠睾丸组织Fas及p53表达的影响[A];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田春艳;张令强;邢桂春;聂晶;尹秀山;李滨;原艳芝;贺福初;;新型KRAB型锌指蛋白分子KRANA的功能研究[A];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一次青年研讨会暨上海高校模式生物E——研究院第一届模式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李自茹;许戈阳;李茵;张炜真;;mTOR调节nesfatin的生成[A];中国生理学会消化内分泌生殖代谢生理专业委员会2011年消化内分泌生殖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4 刘畅;;p53在高糖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张幸鼎;秦正红;;P53在大鼠纹状体中线粒体毒素3-硝基丙酸介导的自噬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6 郭丽丽;李力力;唐敏;刘海丹;李子坚;刘素芳;林雪迟;杨力芳;曹亚;;EB病毒LMP1通过p53调控survivin的分子机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7 刘曙正;段广才;Henrik S.Huitfeldt;;EGF通过TGFα-P53正反馈机制引起肝细胞增殖[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吴艳;陈淼;王洪敏;吴双;钱明江;王宇辉;傅小云;;HO-1对原代培养大鼠AEC-Ⅱ细胞凋亡及Bcl-2、p53的影响[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9 宋伦;;p85α在UVB损伤反应中调控p53乙酰化修饰反应及其转录激活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 increases beta cell mass and activates mTOR/HIF1/VEGF-A pathway in mice islet[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李天舒;东亚人群p53基因与纬度相关[N];健康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咏梅;mTOR/p~(70)S6激酶信号途径在CHL细胞蛋白质合成中及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2 宋思新;大鼠弥漫性脑创伤后NADPH氧化酶对海马CA1区神经元自噬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徐维果;化疗药物在p53缺陷型肿瘤细胞中对p21启动子激活机制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夏云;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RNA干扰的建立及其生物学效应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5 李爱玲;eIF-5A调控p53和p53依赖的细胞凋亡[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6 刘雯;grp75的表达调控及作用机制[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李力力;EB病毒致瘤蛋白LMP1调节p53功能活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李小明;mTOR基因转染对NIH3T3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孟艳;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分化[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0 薛斌;NRAGE抑制细胞生长、粘附和迁移分子机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华;人restin基因启动子克隆及P53对restin基因调控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李淑萍;辐射诱导造血、免疫、生殖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彭利静;p53在慢性低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4 马大鹏;mTOR在TLR信号通路中对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5 刘微;mTOR信号通路中上游调控蛋白Rheb&FKBP38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6 彭磊磊;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7 许皓;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SD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及功能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8 黄谢梅;局部缺血对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9 黄文秋;姜黄素经mTOR信号通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抗氧化应激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10 周高雅;mTOR/p70S6K通路在缺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81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98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