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本文关键词: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稳定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制备和评价方法,评价缺血时间的延长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硅胶线栓暂时性阻塞小鼠大脑中动脉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通过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伊文氏蓝染色、Tunel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评价45 min和60 min缺血再灌注时间所导致的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神经元凋亡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差异。结果与45 min组相比,60 min缺血再灌注损伤使脑梗死体积增加了78.21%、神经功能评分升高了31.66%,神经元凋亡比例增加了44.49%,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和氧化应激水平随着缺血时间的增加也明显增高。结论通过严格的手术操作和严密的术中监测,可以获得稳定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了脑组织的损伤。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氧化应激 小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100230)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编号:2011BAI15B02、2012BAI39B05)
【分类号】:R743.3;R-332
【正文快照】: 脑卒中是多种脑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较高的致死率,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近30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逐年升高,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目前已达到185~219/10万人,每年至少有200万新发病例[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发病类型,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区腾飞;潘速跃;杨洁;李永鸿;巫碧佳;李荣;周庆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0例复发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3年17期
2 邱锦华;;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3 顾泉琳;张会宁;贝伟剑;;乌参醒脑滴丸制备工艺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4 张峰;刘柃希;沈嫱;;缺血性中风患者血管重构和血流剪切力与内中膜层厚度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4年10期
5 玄丽慧;张娴娴;易琼;景坚;沈雪;徐亮;陈应柱;李军;朱艳;;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年10期
6 王雪茵;胡永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年11期
7 杨安宇;陈阳美;王兴;;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卒中风险及日常生活能力的门诊随访调查研究[J];激光杂志;2013年06期
8 丁雪萍;单利华;付新征;;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年01期
9 陈茁;鲁旭阳;王俊雄;罗大蓓;金醒f ;;热休克蛋白70基因与缺氧损伤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年05期
10 王红彦;程勇;王培昌;;北京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血糖、血脂水平调查[J];河北医药;201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勇;徐希平;;认识和控制H型高血压最大限度减少脑卒中的中国实践和多学科合作[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宏艳;二氧化氮与缺血性脑中风和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2 王玉;中国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遗传环境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1年
3 徐隋意;间断多次低温对糖氧剥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左夏林;可通过BBB的BDNF融合蛋白保护脑缺血后神经元死亡的药效学和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5 林生;右美托咪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山东大学;2013年
6 高筱雅;体外培养原代皮质神经元重度糖氧剥夺/复糖复氧模型筛选与亚低温有联合作用的神经保护剂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7 邓姣;代谢障碍小鼠脑血管结构及脑缺血损伤的变化与防治措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8 乔利军;基于CAS的脑卒中高危因素者证候要素与颈动脉超声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勤;贫血与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关系[D];郑州大学;2013年
2 张月;H型高血压与老年糖尿病性脑梗塞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3 王夏薇;老年恒河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的建立[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4 史艳红;OSAS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海马损害及其机制[D];遵义医学院;2013年
5 庄海;外科围手术期缺血性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3年
6 王齐;二苯乙烯苷对改善全脑缺血再灌注致沙鼠海马损伤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7 承韶晖;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8 周恒;STAT3分子的磷酸化及其调控机制在电针预处理脑保护效应中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9 蔡高昂;卵圆孔未闭对不同年龄人群脑梗死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10 聂晓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致缺血性脑卒中炎性机制的相关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玉,李佳,舒思洁,张常娥;脂糖舒对小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咸宁医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2 孙明,伍期专,贾中;血液内高氧化状态诱发昆明小鼠脑缺血样发作[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年S1期
3 白海波;陈啸春;郑筱祥;;小鼠减压缺氧和大、小鼠脑缺血时血中儿茶酚胺的变化及冠通胶囊的拮抗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S1期
4 李文涛,唐英;针药结合对小鼠脑缺血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年03期
5 颜景峰;李金平;寇俊萍;余伯阳;;鲁斯可皂苷元对小鼠脑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年04期
6 刘玉兰,罗晓,周荣,许红霞,任延久,程秀娟;人参茎叶皂苷对5和24周龄小鼠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7 李金秀,邓军卫,张广森;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核因子-κB活性的变化[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马丛;王蕾;;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方法及中药的药理作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02期
9 孟刚,陈志武,马传庚;芸香苷对小鼠脑缺血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年03期
10 王维亭,郭莲军,曲玲,王芳,吕青,钱家庆;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氨基)丙烷盐酸盐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翰博;;水通道蛋白-4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表达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2 沈琳辉;缪婕;赵咏桔;;脂联素在小鼠脑缺血模型中的促血管新生作用及机制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斌;白敏;杜聪;侯建平;;栀子、黄芩药材与标准品对小鼠脑缺血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炎免疫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梁贤凯;王秀杰;;小鼠脑缺血组织中自然杀伤细胞的浸润[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蔡斌;林毅;薛偕华;方玲;吴志英;王柠;;TAT-Ngb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对小鼠脑缺血影响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彭慧平;卢晓欣;汤永建;房卫红;;高压氧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高谦;吴宗耀;姚志彬;袁群芳;雷万龙;;运动训练促进小鼠脑缺血后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杨浩鹏;郭中顺;寇俊萍;余伯阳;;生脉注射液改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A];全国中药药理学会联合会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9 陈翰博;;水通道蛋白-4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表达的研究[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八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首届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杨继峰;;洛他唑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敏;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免疫炎症反应及白蛋白或氯化锌的干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2 杨丽;重组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对小鼠脑缺血的抗氧化保护作用及其抗肿瘤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3 于海龙;香芹酚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韦思宇;NAC对MTⅠ/Ⅱ敲除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脾细胞损伤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5 葛建彬;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抑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与NF-κB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2年
6 鄯慧珍;尼古丁对小鼠脑缺血的干预作用及对CD11b阳性细胞反应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5年
7 张静;甘氨酸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84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984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