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素与氟康唑协同抗白念珠菌生物被膜作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黄芩素与氟康唑协同抗白念珠菌生物被膜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生长形态的影响;采用XTT法考察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应用水-烃两相测定实验考察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细胞表面疏水性(Cell surface hydrophobicity,CSH)的影响;应用实时定量RT-PCR(Real Time RT-PCR)实验考察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CSH1、EFG1、HWP1、ALS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能够协同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的形成,经黄芩素与氟康唑处理的白念珠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物被膜,其生长动力学及细胞表面疏水性下降,细胞疏水性相关基CSH1、菌丝形成调控基因EFG1、黏附相关基因HWP1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黄芩素与氟康唑合用可协同抑制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新药研究中心;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白念珠菌 黄芩素 氟康唑 生物被膜
【基金】:国家973项目(2013CB531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798)
【分类号】:R379.4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临床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大量使用,各种介入治疗、器官移植等技术的广泛开展,真菌感染的患者不断增多[1]。真菌感染中以白念珠菌(Candidaalbicans)比较最高,患者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容易感染,可导致念珠菌阴道炎、念珠菌血症、鹅口疮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英;白念珠菌粘附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2期
2 周立刚,张颖君,蔡艳,刘玉青,王锦亮,王君健,杨崇仁;黄酮和甾体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年03期
3 董庆华,郑树,徐荣臻,吕庆华;黄芩苷元选择性诱导人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J];药学学报;2003年11期
4 沈雯,陆福明,顾勇,林善锬;黄芩素对高糖诱导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外基质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年03期
5 窦红涛;朱任媛;王瑶;刘娟;谢秀丽;徐英春;陈民钧;;1472株酵母菌的菌株鉴定与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年13期
6 杨得坡,胡海燕,黄世亮,Jean-Pierre Chaumont Joělle Millet;黄芩甙元和黄芩甙对皮肤真菌与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药材;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量,周守标,郑维发;木蹄层孔菌乙醇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2期
2 王清玲;刘欣;严洲平;丁月芳;;复方黄聚凝胶联合窄波UVB治疗面部寻常痤疮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6期
3 严洲平;李坤;张红;翟军青;丁月芳;孙晶;于爽;张伟;;复方黄聚凝胶制剂制备及抗炎作用抑菌试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6期
4 李玉萍;刘建涛;熊向源;吴光杰;李资玲;龚妍春;;黄芩素的制备及抗糖尿病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2期
5 周雪梅,陈雪功,张琼玉;中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4年04期
6 吴新安,花日茂,岳永德,朱有才;植物源抗菌、杀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7 吉红;曹福余;于海淼;;黄芩素对鲤鱼健康及生长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8 王宣;钱宝华;查占山;吴江;蔡志扬;郭峰;;甲氨蝶呤与长春新碱双载红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黄杉;孙建英;曹颖瑛;姜远英;;黄芩素对白念珠菌基因表达谱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10 武雪彬,韩冰,鱼红闪,张春枝,金凤燮;酶解产物黄芩素的分离提纯[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美玲;王宏伟;田洹;张兆芳;魏莲花;;甘肃黄芩中黄芩苷、黄芩苷元、黄芩苷盐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李雪;郭艳霞;任慧霞;;黄芩苷和黄芩素的最新提取方法与应用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3 宋玉红;董轶博;曹克强;;药用植物材料混配抑制草莓重茬病菌的初步研究[A];中国植物病理学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芳;高林善;;牛黄降压丸(胶囊、片)降压疗效及药理研究概述[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闻平;俞晓丽;陈蕾;王文凯;;黄芩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A];现代化中药制剂发展与中药药理学研究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许啸虎;陆付耳;董慧;;清热燥湿法及其方药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江萍;柴胡—黄芩药对退热有效部位及其配伍作用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甄文超;草莓再植病害发生机理及控制措施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3 胡继业;仿生合成杀菌剂o-烯丙基苯酚、p/o-丁酰基苯酚环境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4 王红燕;黄芩抗焦虑活性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2年
5 丁跃玲;肾络通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转化及其相关调控因素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6 邓淑文;百癣夏塔热对皮肤癣菌超微结构、蛋白及细胞膜麦角甾醇生物合成影响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7 张燕;肺炎克雷伯氏菌荚膜免疫活性物质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5年
8 李海燕;龙芩草、通络救脑组方成分的药学、药效学及作用机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朱昭明;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10 张军东;抗真菌天然产物的筛选与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璐;我国黄芩种质资源的鉴别与质量评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霍晓青;抗新城疫病毒中药活性组分筛选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郑志刚;银纳米粒子制备、表征及其杀菌性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4 张霖;鼠伤寒沙门氏菌对鸡致病性及其对药物敏感性的试验[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5 张昌壮;木蝴蝶化学成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雯;基于黄芩抗流感病毒研究的中药药效影响因素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张黎光;黄芩内生真菌的初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娟;黄蒿消炎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葛畅;胡椒抑菌活性物质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10 许倩倩;清窦通窍汤结合上颌窦穿刺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光,张礼萍,沈慧芬,胡昌奇;野黄芩甙元及其类似物对蛋白激酶C的抑制作用[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2 张颖君,杨崇仁;法国产夏枯草中的两个新的乌索烷型三萜皂甙[J];云南植物研究;1995年04期
3 冯文莉;杨静;奚志琴;朱永乐;张润梅;;3年间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07期
4 朱葵向;兰蕾;;134株真菌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11期
5 栗方;曹彬;杜小玲;刘颖梅;黎斌斌;王珊珊;杨春霞;曲寿山;王清涛;;医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12期
6 徐进;赵振萍;李三中;刘艳丽;;医院内真菌感染分布及药物敏感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年12期
7 王端礼;李若瑜;王晓红;;孢子发生在真菌菌种鉴定中的作用[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璐;余加林;;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及其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09年03期
2 张姝娜;郭生玉;李胜岐;;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被膜豚鼠肺感染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年04期
3 董成亚;马小彤;;生物被膜分散方式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5年06期
4 李胜岐,李乃静,谷秀,刘勇;三种抗生素诱导生物被膜克雷伯杆菌产生β-内酰胺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5 裴斐,胡文斌;细胞信号系统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年06期
6 许扬,董碧蓉;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密度感应系统[J];华西医学;2005年02期
7 贾宁;徐志凯;;细菌生物被膜对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06年01期
8 刘晓峰;迟秀文;黄震;刘丹;潘志雄;;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生物被膜形成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09期
9 朱娟;伍勇;;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基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11年04期
10 孔晋亮;刘晓岚;陈一强;王立赞;闫萍;温红侠;;银染法观察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变化初探[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彬彬;漆涌;伍勇;;粪肠球菌相关基因,QS-frs系统与生物被膜形成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李聪然;钱皎;王睿;;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密度感知系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A];创新药物及新品种研究、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聪然;钱皎;王睿;;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密度感知系统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湘燕;郑波;李耘;王珊;肖永红;;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与esp,gelE基因的相关性分析[A];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施凯舜;潘发愤;;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研究进展[A];第十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夏忠弟;李乐;;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分析及其intⅠ1在生物被膜中作用机制探讨[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陆勇军;;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时代胞内病原细菌与宿主的相互关系的研究[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秋实;李彤;刘玉村;;一种院内感染机会致病菌——不动杆菌[A];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科技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9 赵卓;廖万清;;新生隐球菌多糖荚膜的动态学研究进展[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郭亚楠;张德纯;;纳米细菌与生物矿化关系研究现状[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0年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俞云松;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全国流行[N];健康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荔;Cid/Lrg调节系统对表皮葡萄球菌临床株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2 黄乐;algR基因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播种型扩散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张连波;密度感应系统对铜绿假单胞菌致病力及生物被膜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杨维青;整合子在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分布及其在生物被膜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贾宁;引发医院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链阳菌素B(MLS_B)耐药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6 谢轶;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QS系统与生物被膜的相关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曹颖瑛;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黄勇;气道粘蛋白大分子末端唾液酸化对粘蛋白—铜绿假单胞菌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李学军;金黄色葡萄球菌agrC结合小肽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10 贾健辉;白念珠菌IPF7817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颖佳;双J管生物被膜细菌耐药及其相关基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孟祥朋;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生物学特性及噬菌体裂解酶对生物被膜的降解作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朱娟;细菌生物被膜耐药及形成相关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侯方杰;一氧化氮调节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机制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郑璐;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耀超;LuxS基因缺失对变异链球菌生物学性状、生物被膜结构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7 李越;抗生素M331的抗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及对其体外形成生物被膜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8 郑井滨;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分析及其intI1在生物被膜中转录水平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9 冯飞飞;PrfA与SigB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娟娟;离子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以及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初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85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985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