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因工程抗原的华支睾吸虫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建立
本文关键词:基于基因工程抗原的华支睾吸虫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淡水鱼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或哺乳动物由于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而引起感染。长期感染能够诱发胆结石、胆管炎、胆囊炎、胆管癌和肝癌等疾病。在感染华支睾吸虫囊蚴4周后成虫发育成熟才开始产卵并随粪便排出,在这期间如果粪便检查没有发现虫卵则导致误诊,延误疾病的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诊断华支睾吸虫病,对于预防该病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应用粪便检查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已发表的PCR检测方法双重鉴定当地居民粪便样本以获得标准阳性血清。粪便检查1745人,其中513人粪便中具有虫卵;然后提取513人粪便样本中虫卵的DNA进行PCR鉴定,阳性为113人,共采取阳性血清112份。本研究通过双重鉴定,以减少获得假阳性血清,由此确定获得的112份血清为华支睾吸虫病标准阳性血清,用此血清检验间接ELISA诊断方法的敏感性。免疫学诊断方法在疾病诊断方面飞速发展,本研究拟应用免疫学原理建立华支睾吸虫病诊断方法。目前ELISA诊断方法已逐渐应用到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当中,应用这种方法能够尽早对疾病进行诊断,以免延误疾病的治疗,能够解决感染早期无法诊断和虫卵产生较少时期的盲区问题。间接ELISA诊断方法所使用的诊断抗原多为粗抗原或分泌排泄物(ES)抗原,这些抗原虽然敏感性尚可但存在的共同弊端是特异性差,除在健康人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外,同其他寄生虫如血吸虫、后睾吸虫、并殖吸虫等均存在较强的交叉反应。目前基因工程抗原成为诊断抗原研究的热点,其在保持高敏感的基础上,同时具有高特异性,能够解决交叉反应问题。因此,寻找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诊断抗原成为建立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关键。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验室前期对华支睾吸虫成虫的c 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获得3个强反应原性抗原,经测序发现三个抗原均为高度串联重复序列,并且都有一个相同的末端,因此,本实验根据三个强反应原性抗原的串联重复序列和共同末端获得四对抗原基因,分别为Cs G1、Cs G2、Cs G6、Cs Gend,首先,对四种抗原基因进行基因合成,然后对四种抗原进行原核表达,成功制备了表达载体p ET-28a-Cs G1、p ET-28a-Cs G2、p ET-28a-Cs G6、p ET-28a-Cs Gend,获得四种基因重组抗原,纯度达到9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四种重组蛋白能够被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利用四种重组抗原分别建立华支睾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分析四种抗原基因的抗原性。四种重组抗原p ET-28a-Cs G1、p ET-28a-Cs G2、p ET-28a-Cs G6、p ET-28a-Cs Gend敏感性分别为91.1%(102/112)、86.6%(97/112)、74.1%(83/112)、49.1%(55/112),四种重组抗原同时包被进行检测敏感性为83.9%(94/112);特异性均为100%;筛库获得的三种强反应原性基因共同末端Cs Gend抗原性最弱;Cs G1抗原性最强,为理想的诊断抗原,以此为抗原建立华支睾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能够解决感染早期无法诊断的问题,有利于华支睾吸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 原核表达 重组抗原 ELISA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6.6;R532.23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英文缩写词表9-11
- 前言11-13
- 第一篇 文献综述13-26
- 第一章 华支睾吸虫及华支睾吸虫病研究进展13-19
- 1.1 华支睾吸虫病13-14
- 1.2 流行病学14-15
- 1.3 临床表现和诱发症15-16
- 1.4 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16-19
- 第二章 华支睾吸虫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19-26
- 2.1 粪便检查法19
- 2.2 PCR检测方法19-21
- 2.3 免疫学检测方法21-22
- 2.4 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抗原22-26
- 第二篇 研究内容26-64
- 第一章 华支睾吸虫Cs G1、Cs G2、Cs G6和Cs Gend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纯化26-43
- 1.1 实验材料27-28
- 1.2 实验方法28-38
- 1.3 实验结果38-41
- 1.4 讨论41-42
- 1.5 小结42-43
- 第二章 华支睾吸虫患者阳性血清的获得43-50
- 2.1 实验材料43-44
- 2.2 实验方法44-46
- 2.3 实验结果46-48
- 2.4 讨论48-49
- 2.5 小结49-50
- 第三章 华支睾吸虫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50-64
- 3.1 实验材料51
- 3.2 实验方法51-55
- 3.3 实验结果55-61
- 3.4 讨论61-63
- 3.5 小结63-64
- 结论64-65
- 参考文献65-73
- 导师简介73-74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74-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艺芝;郝玉花;孙青松;彭鹏;吴秀萍;王学林;刘明远;;吉林地区华支睾吸虫虫卵的鉴定及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07期
2 徐鹏;刘孝刚;付平;;华支睾吸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梁炽;胡旭初;吕志跃;吴忠道;余新炳;徐劲;郑焕钦;;华支睾吸虫生活史在实验室的建立[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9年02期
4 方悦怡;陈颖丹;黎学铭;吴军;张启明;阮彩文;;我国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感染现状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8年02期
5 张媛;童睿;郑秋月;谢明杰;曹际娟;;PCR和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华支睾吸虫[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8年01期
6 赵宁;;华支睾吸虫病[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6年11期
7 许隆祺;陈颖丹;孙凤华;蔡黎;方悦怡;王丽萍;刘新;李莉莎;冯宇;李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年S1期
8 张咏莉,吴德,余新炳;华支睾吸虫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重组蛋白的纯化、酶学活性及免疫学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年04期
9 徐劲,胡旭初,应康,吴忠道,陈守义,谢毅,余新炳;华支睾吸虫成虫全长基因表达文库的构建和基因表达谱的建立[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4年05期
10 崔惠儿,裴福全,长野功,吴军,方悦怡,潘波,吴志良,高桥优三;华支睾吸虫重组蛋白应用于ABC-ELISA检测特异性循环抗体的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春艳;华支睾吸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其免疫学筛选和EST测序[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基因工程抗原的华支睾吸虫免疫学诊断方法的建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39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