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手机短信促进婴儿合理喂养的干预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18 00:05
本文关键词:利用手机短信促进婴儿合理喂养的干预效果评价
【摘要】:研究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联合发布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推荐的喂养方案:在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6个月后应该获得安全且营养充足的补充食物,并继续母乳喂养至两岁或以上。然而,婴儿喂养的现况不容乐观,全球范围内,母乳喂养率偏低和辅食添加不当是目前婴儿喂养的主要问题;据估计,在小于6月龄的婴儿中,只有34.8%是纯母乳喂养,大多数在喂养时接受其他的食物[2]。辅食添加方面,往往过早或过晚,还有辅食营养不足和不安全的问题。 我国0-6月龄儿童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7.6%,12-15月龄继续母乳喂养率为37.0%,6--9月龄儿童辅食添加率仅为43.3%,城市均低于农村[4]。而相关研究表明,对婴幼儿母亲或看护人进行婴幼儿喂养教育能改善婴幼儿喂养行为及儿童生长发育状况[5] 近年来,手机短信已越来越多的用于疾病管理、改善健康行为和卫生保健服务[6-10]。例如,手机短信在控制疟疾,促进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坚持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用于促进婴儿合理喂养的不多。 研究目的 基于上海现有社区妇幼保健服务,利用手机短信进行婴儿喂养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基于社区的准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研究现场为上海市的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徐汇区和闵行区各2家。研究对象为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到研究现场建小卡并符合纳入条件的孕妇。 主要干预措施:结合不同时期母亲需求与婴儿生长发育变化,利用飞信/Frontline SMS每周发送一条干预短信,辅以短信/飞信/QQ进行咨询,定期询问母乳喂养状况,并给予鼓励;干预从孕28周开始。对照组接受常规孕产保健服务。对产后6、8和12个月时婴儿的喂养和体重身长情况进行评价。 研究结果 1.随访情况 项目基线时最终纳入对象582人,其中干预组281人,对照组301人。母乳喂养随访情况6、8、12个月儿保体检时的随访率分别为94.85%、96.22%、89.18%;12月婴儿身高和体重随访率为81.27%,产后12个月进行1岁婴儿喂养终末调查随访率为75.78%。 2.干预实施、干预接收和对象互动情况 干预组共281名研究对象,课题组总计发送短信19108条,每位对象平均发送短信68条。 产后访视(产后42天内)时收集到的干预接收情况,99.6%的对象收到干预短信,1岁婴儿喂养调查收集到的干预短信接收情况,97.8%的对象表示在孩子1岁以内收到短信。 母乳喂养状态回复情况,干预组产后1、4、9个月的回复率分别为72.95%、56.94%和48.40%。 3.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1)干预对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干预组与对照组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14.98%与6.27%,以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因变量,以下列可能的影响因素:组别、母亲学历、家庭月收入、户籍、分娩医院、参加孕妇学校、产后6个月返回工作、母亲年龄、产后42天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和我基线喂养知识总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对象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对照组的3.109倍,OR=3.109,95%CI为1.654~5.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干预对纯母乳喂养影响的生存分析 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显示,随访至产后6个月,干预组与对照组估计的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4.000和4.000周。以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周)为因变量,以下列可能的影响因素:组别、母亲学历、家庭月收入、户籍、分娩医院、参加孕妇学校、返回工作、母亲年龄、产后42天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和基线喂养知识得分为自变量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婴儿母亲相比,干预组婴儿母亲停止纯母乳喂养的风险比HR=0.651,95%CI为0.539~0.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干预对母乳喂养影响的生存分析 K-M生存分析显示,随访至产后12个月,两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月)为因变量,以下列可能的影响因素:组别、母亲学历、家庭月收入、户籍、分娩医院、参加孕妇学校、返回工作、母亲年龄、产后42天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和基线喂养知识得分为自变量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婴儿母亲相比,干预组婴儿母亲的停止母乳喂养的风险比HR=0.8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干预对6、8、12个月儿保体检时母乳喂养率的影响 6个月儿保体检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73.23%与72.24%;8个月儿保体检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49.64%与48.24%;12个月儿保体检时,干预组和对照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20.31%与19.16%。 以6、8、12个月儿保体检时的母乳喂养率为因变量,以组别、时间、母亲学历、母亲户籍、家庭月收入、分娩医院、参加孕妇学校、返回工作、母亲年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和喂养知识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广义估计方程来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母乳喂养率为对照组的1.398倍,OR=1.398,95%CI为1.000~1.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干预对婴儿母亲母乳喂养知识得分的影响 干预组与对照组1岁婴儿母亲喂养知识总得分(总6分)均值分别为4.65与4.32,以1岁喂养调查时婴儿母亲喂养知识总得分为因变量,以下列可能的影响因素:组别、学历、家庭月收入、户籍、分娩医院、参加孕妇学校、母亲年龄和基线喂养知识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母亲喂养知识总得分高于对照组母亲,P0.001。 4.干预对辅食添加的影响 (1)干预对4个月内固体添加率的影响 以4个月内固体食物添加率为因变量,以组别、母亲学历、户籍、家庭月收入、租房、分娩医院、参加孕妇学校、产后4个月返岗、母亲年龄、产后42天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和基线喂养知识总得分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4个月内固体添加率低于对照组,OR=0.219,95%CI为0.051-0.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干预对6个月内固体添加率的影响 以6个月内固体食物添加率为因变量,以组别、母亲学历、户籍、家庭月收入、分娩医院、参加孕妇学校、产后6个月返岗、母亲年龄、产后42天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和基线喂养知识总得分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0.882,两组6个月内固体食物添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干预对特定喂养行为的影响 (1)婴儿杯子使用 以杯子使用关键时期知晓率因变量,以组别、母亲文化程度、户籍、家庭月收入、分娩医院、参加孕妇学校、母亲年龄、产后42天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基线母乳喂养知识总得分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杯子使用关键时期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679,95%CI为1.594~4.501。 以1岁婴儿的杯子使用率为因变量,以组别、母亲文化程度、户籍、家庭月收入、分娩医院、参加孕妇学校、产后12个月返岗工作、母亲年龄产后42天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基线母乳喂养知识总得分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OR=1.308,两组婴儿12个月的杯子使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食物奖励 1岁喂养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和对照组母亲“通过食物奖励来鼓励孩子的好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44.63%和32.40%。以食物奖励发生率为因变量,以下列可能的影响因素:组别、母亲学历、户籍、分娩医院、参加孕妇学校、产后12个月工作情况、祖父母/外祖父母照看、母亲年龄和基线喂养知识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1.502,两组该行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干预对婴儿体质指数和体质指数Z分数的影响 (1)12个月婴儿BMI值比较 比较两组婴儿的BMI值,干预组和对照组婴儿BMI均值分别为17.085和17.157。以12个月婴儿儿保体检时的BMI值为因变量,以下列可能的影响因素:组别、母亲学历、户籍、家庭月收入、分娩医院、参加孕妇学校、母亲年龄、基线喂养知识得分、婴儿夜间连续睡眠时间、1岁内患病和1岁内食物过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0.767,两组婴儿在12个月体检时BM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2个月婴儿BMI Z SCORE比较 将BMI Z SCORE+1.34定义为超重,干预组与对照组超重率分别为10.3%和15.7%。以超重率为因变量,以下列可能的影响因素:组别、母亲学历、户籍、家庭月收入、分娩医院、参加孕妇学校、母亲年龄、基线喂养知识得分、纯母乳喂养持续周数、婴儿夜间连续睡眠时间、1岁内患病和1岁内食物过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R=0.571,两组婴儿在12个月体检时的超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利用手机短信进行婴儿喂养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和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并有效延长纯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降低婴儿母亲停止纯母乳喂养的风险,降低4个月内固体添加率;干预对特定喂养行为和儿童超重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手机短信 母乳喂养 婴儿喂养 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174
【目录】:
- 中文摘要5-9
- Abstract9-15
- 前言15-20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5-18
- 二、研究目标18
- 三、研究设计与技术路线18-20
- 研究内容和方法20-28
- 一、研究设计20
- 二、研究现场20
- 三、研究对象20
- 四、样本量20-21
- 五、干预方案和干预工具的建立21-23
- 1. 干预短信息库的建立21
- 2. 干预短信息库的主要内容21-22
- 3. 利用飞信/Frontline SMS发送干预短信22
- 4. 其他辅助工具22-23
- 六、相关概念23-25
- 1. 母乳喂养23
- 2. 辅食添加23
- 3. 体质指数和体质指数Z分数23-25
- 七、资料收集25-26
- 1. 基线调查25
- 2.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调查25
- 3. 婴儿儿保体检资料收集25-26
- 4. 一岁婴儿喂养调查26
- 八、数据管理与分析26-27
- 1. 数据管理26
- 2. 统计分析26-27
- 九、质量控制27-28
- 研究结果28-56
- 第一部分 干预组和对照组基线比较30-33
- 一、两组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比较30
- 二、两组对象的分娩相关情况比较30-31
- 三、两组对象干预前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信心和家人态度比较31-33
- 第二部分 干预实施、干预接收和对象互动情况33-34
- 一、干预实施情况33
- 二、干预短信接收情况33
- 三、干预组对象互动情况33-34
- 第三部分 干预对婴儿喂养的影响34-50
- 一、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34-44
- 二、干预对辅食添加行为的影响44-46
- 三、干预对特定喂养行为的影响46-50
- 第四部分 干预对12个月婴儿BMI及BMI Z SCORE的影响50-54
- 一、干预对12个月儿保体检时BMI值的影响50-52
- 二、干预对12个月婴儿BMI Z SCORE影响的多因素分析52-54
- 第五部分 干预组研究对象对干预的评价54-56
- 1.干预的作用54
- 2.对飞信(含短信)/QQ咨询回复的满意情况54-55
- 3.短信发送婴儿喂养知识的优缺点55-56
- 讨论56-61
- 一、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56-58
- 1. 干预对母乳喂养知识得分的影响56
- 2. 干预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56-58
- 二、干预对辅食添加的影响58-59
- 三、干预对特定喂养行为的影响59
- 四、干预对婴儿BMI和BMI Z SCORE的影响59-60
- 五、研究的特点和研究的局限性60-61
- 1. 研究的特点60
- 2. 研究的局限性60-61
- 六、对开展类似研究的建议61
-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6
- 附表66-72
- 综述72-82
- 参考文献79-82
- 附录1:调查工具82-102
- 附录2:发表文章102-103
- 致谢103-10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晓莉,康楚云,王燕;105个项目县2岁以下儿童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现状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年03期
,本文编号:1051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0518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