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达唑仑与父母陪护对小儿全凭静脉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咪达唑仑与父母陪护对小儿全凭静脉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咪达唑仑 父母陪护 小儿麻醉 苏醒期躁动 全凭静脉麻醉
【摘要】:目的:比较术前静注咪达唑仑与父母陪护对预防学龄前儿童耳鼻喉手术全凭静脉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0例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M组)、父母陪护组(P组)与对照组(C组),M组在麻醉诱导前5分钟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mg/kg,P组由父母陪护麻醉诱导,C组术前不静注咪达唑仑,麻醉诱导无父母陪护。观察指标包括:麻醉诱导前用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记录患儿焦虑评分、用诱导期合作评分(ICC)记录诱导时患儿麻醉诱导合作评分;记录入手术室时(T0)、麻醉诱导时(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结束时(T4)、气管拔管时(T5)、出PACU时(T6)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睁眼时间、Steward评分为5分以上时间、PACU滞留时间、麻醉时间;拔管后记录儿童麻醉后躁动(PAED)最高评分及改良加拿大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麻醉护士对小儿steward评分,评分为5分以上送出PACU;手术后1周用术后行为量表(PHBQ)电话随访患儿父母,评估患儿术后行为改变情况。 结果: 1.三组患儿的PACU滞留时间、麻醉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mYPAS评分、ICC评分、PAED评分三组患儿M、P组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与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PAED评分>16分)例数比较C组3(15%)、M组2(10%)、P组2(10%)。术后行为改变(PHBQ评分>0)例数比较C组8(40%)、M组4(20%)、P组6(30%)。 3.三组患儿mYPAS评分与ICC评分、PAED评分、PHBQ具有相关性(P<0.01);PAED评分与PHBQ具有相关性(P<0.01)。 结论: 1.术前静注咪达唑仑可减少麻醉诱导前焦虑水平,增加麻醉诱导合作度,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减少术后行为改变,但并不延长其在PACU的滞留和麻醉管理时间。 2.父母陪护可减少麻醉诱导前焦虑水平,增加麻醉诱导合作度,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减少术后行为改变。 3.术前静注咪达唑仑与父母陪护相比增加睁眼时间,减少术后行为改变;但PACU滞留时间和麻醉管理时间无统计学意义,术前焦虑与麻醉诱导合作度无统计学意义。 4.术前焦虑与麻醉诱导合作评分、躁动评分、术后行为改变相关,躁动评分与术后行为改变相关。
【关键词】:咪达唑仑 父母陪护 小儿麻醉 苏醒期躁动 全凭静脉麻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6.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1
- 第2章 综述11-21
- 2.1 小儿苏醒期躁动的概念11
- 2.2 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危害11-12
- 2.3 小儿苏醒期躁动的诱因12-15
- 2.4 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机制15-16
- 2.5 小儿苏醒期躁动的评分标准16
- 2.6 小儿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措施16-19
- 2.7 小儿苏醒期躁动的治疗19-20
- 2.8 小儿苏醒期躁动的展望20-21
- 第3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21-25
- 3.1 研究对象21
- 3.2 实验分组及设计21
- 3.3 麻醉方法21-23
- 3.4 观察指标23
- 3.5 主要麻醉设备及药品23-24
- 3.6 统计学处理24-25
- 第4章 结果25-30
- 4.1 一般情况25
- 4.2 呼吸循环系统组间比较25-26
- 4.3 时间组间比较26-27
- 4.4 评分组间比较27-29
- 4.5 相关性分析29-30
- 第5章 讨论30-34
- 第6章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44
- 附录44-49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9-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暴桂萍;张艳花;;氯安酮复合瑞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7年02期
2 兰天民,苏跃;硬膜外麻醉复合咪达唑仑对术中病人的遗忘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年10期
3 冯星火;国丽娜;;咪达唑仑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年S1期
4 卢有志;;咪达唑仑在静吸复合麻醉中对藏族人群顺行性遗忘作用影响的观察[J];西藏医药杂志;2009年02期
5 曲晓云;林永固;;全凭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在脑膜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年02期
6 陈伟;李卫;王健;鲁鸿;袁玲;何洁;张滢莹;唐晓凤;;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全凭静脉麻醉在地震创伤清创术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08年09期
7 陈莲华,贡沁燕,俞彰,陈英子,肖常思;丙泊酚、咪达唑仑和硫喷妥钠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英文)[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年02期
8 刘志刚;咪达唑仑鼻腔给药用于惊厥急救的对照研究[J];小儿急救医学;2004年03期
9 苏清菊;咪达唑仑联合机械通气救治急性重症毒鼠强中毒65例体会[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4年08期
10 夏蕾;;银杏提取物在健康志愿者体内对甲苯磺丁脲和咪达唑仑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影响[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宦才娟;汪萌芽;;咪达唑仑对离体新生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2 孔永彪;;咪达唑仑治疗失眠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高菊文;王黎梅;步惠琴;;吗啡联合咪达唑仑用于42例心衰机械通气的监护[A];首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暨2011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邱银萍;卞广波;;咪达唑仑持续静滴治疗新生儿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曲斌;;咪达唑仑和维库溴铵联合注射液与呋赛米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孙利军;;儿童口服咪达唑仑镇静下口腔治疗的护理配合[A];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进;丰新民;吴昱;毕好生;;脑电双频指数对咪达唑仑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手术镇静效果的评价[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8 周音;汪琳;祝伟;;咪达唑仑用于急性呼吸窘迫征患者镇静的疗效观察及护理[A];全国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韩冲芳;屈天f ;聂丽霞;;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全凭静脉麻醉的效果评价[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陈学新;孟尽海;马汉祥;王建珍;刘红;施伟忠;;全凭静脉麻醉的镇静程度与血流动力学及下丘脑肽能神经元递质的相关性[A];2009年西部麻醉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王滨;丙泊酚—咪达唑仑—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整形美容手术安全可行[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本报特约撰稿人 蔡德山;催眠新药睡梦中醒来[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记者 王正喜;恩华药业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N];徐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海洋;新药股表现抢眼[N];医药经济报;2008年
5 晁凌;不同失眠选药有异[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6 湖北十堰东风总医院药学部 陈富超邋方宝霞;老人失眠用药须对路[N];健康报;2007年
7 本报特约撰稿人 张伦;现代病唤醒催眠药市场[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信息中心 郭文;新品在“催眠”市场中奋起[N];医药经济报;2006年
9 赵和云;强效镇痛有新兵[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洪润;警惕麻精药品认识三大误区[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思渐;咪达唑仑对成人七氟醚最低肺泡有效浓度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2年
2 赵三军;咪达唑仑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3 马铃;静脉麻醉药物对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CD14和TLR4受体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4 刁玉刚;外周型苯二氮(艹卓)受体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5 饶子超;具有细胞色素P450 3A药酶抑制作用的口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构建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喻红辉;Egr-1 siRNA抑制吗啡戒断后PC12细胞Egr-1基因表达及细胞凋亡[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李俣;非巴比妥类静脉全身麻醉药对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凝血酶敏感蛋白1及神经元突触数目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涂江华;甘草酸对CYP450酶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李传刚;重症OSAHS患者术后恢复早期治疗模式的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07年
10 张志华;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致肝细胞毒性及药物保护机制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娄金风;咪达唑仑与父母陪护对小儿全凭静脉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2 任俊杰;咪达唑仑对离体猪冠脉环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周慧;剖宫产患者咪达唑仑辅助用药以及胎盘转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王婧;咪达唑仑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的临床观察[D];吉林大学;2012年
5 于军晖;小分子麻醉药检测新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月姝;四种全凭静脉麻醉方案在成年母猪的应用效果[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7 陶海军;咪达唑仑的合成研究与工艺放大[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8 阮进光;肝功能对意识消失时咪达唑仑血浆浓度和脑电双频谱指数以及对微粒体酶CYP3A4活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9 涂生芬;异丙酚和咪达唑仑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02年
10 汪蕾;等效剂量丙泊酚、依托咪酯、咪达唑仑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32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132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