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山东省部分地区学龄儿童被动吸烟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4 04:00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部分地区学龄儿童被动吸烟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学龄儿童 被动吸烟 现状 干预


【摘要】:研究目的烟草的使用不仅危害吸烟者的健康,同样对被动吸烟人群的健康构成威胁,尤其是对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为了解山东省城市及农村学龄儿童被动吸烟情况,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调查济南市及菏泽市鄄城县学龄儿童被动吸烟现状,分析儿童被动吸烟的影响因素;分析家长对儿童被动吸烟教育的影响因素;对济南市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降低儿童被动吸烟率,提高儿童及家长对烟草的知信行水平,评价干预效果,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与建议。研究对象济南城市选取2所小学,市郊选取1所小学;菏泽市鄄城县城选取2所小学,农村选取1所小学共6所学校作为调查现场,随机选取3-6年级各两个班共48个班,全体儿童及家长2453人作为调查对象。研究方法采用方便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采用问卷收集的方法对济南市及鄄城县学龄儿童进行被动吸烟现状调查。调查问卷参照卫生部/WHO控制儿童被动吸烟项目调查核心问卷内容编制。在济南市儿童及家长被动吸烟现状调查基础上,对济南市学龄儿童进行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率(%)进行统计描述,率及构成比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二分类变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类变量关联性分析采用χ2检验(计算列联系数r)或spearman秩相关(计算秩相关系数rs),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内容调查内容儿童被动吸烟调查问卷,包括7项33个条目,包括人口学资料,周围人吸烟状况及儿童被动吸烟状况,对烟草危害性认知情况,控烟的态度,免遭被动吸烟的行动,被动吸烟相关方面受教育情况,学生自身吸烟状况。家长被动吸烟调查问卷,包括7项35个条目,包括人口学资料,家庭成员吸烟及戒烟情况,对烟草的危害性认知情况,控烟的态度,自身免受被动吸烟的行动,对孩子避免被动吸烟的保护措施,孩子对家长吸烟的劝阻情况。干预内容对济南市3-6年级各随机选出一个班级儿童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干预,以讲座、宣传册、儿童自制小报的形式进行。评价干预前后干预组儿童与非干预组儿童被动吸烟率,儿童及家长被动吸烟知信行水平,干预组儿童之间上述方面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1.儿童被动吸烟现状调查结果(1)一般情况共收回有效问卷2246份,济南市儿童1202名(53.5%),鄄城县儿童1044名(46.5%)。男童1228名(54.7%),女童1018名(45.3%);≤8岁234名(10.4%),9岁440名(19.6%),10岁731名(32.5%),11岁506名(22.5%),≥12岁335名(14.9%),不同年龄儿童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64,P0.05)(2)儿童被动吸烟现状总被动吸烟率为26.5%。男童被动吸烟率30.9%高于女童被动吸烟率21.1%(P0.01);城市儿童被动吸烟率18.3%,市郊26.3%,县城28.7%,农村43.2%,地区级别越低的儿童被动吸烟率越高(P0.01);不同年龄之间儿童被动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儿童被动吸烟场所排前三位的依次为家中,公共场所,交通工具。(4)单因素分析显示,被动吸烟儿童父母、祖(外)父母、同伴吸烟率均高于非被动吸烟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被动吸烟儿童与非被动吸烟儿童在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构成之间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被动吸烟与非被动吸烟儿童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比较除被动吸烟会引发肺病和气管炎支气管炎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控烟态度除周边人吸烟影响自己学习及身体健康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家长进行过被动吸烟相关教育方面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童及认为主被动吸烟均对身体有害的儿童被动吸烟的可能性低(OR=0.625;0.724),而居住在市郊、县城、农村的儿童,父母、祖(外)父母、同伴吸烟,不赞同公共场所应禁烟、未接受过父母被动吸烟预防教育的儿童被动吸烟的可能性高(OR=1.531;1.531;2.425;5.498;1.825;1.452;1.447;1.318)。2.家长问卷有关儿童被动吸烟现状调查结果(1)儿童问卷每天被动吸烟大于15分钟的人数为11.9%,家长问卷儿童被动吸烟人数为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家长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区域,吸烟情况影响儿童重度被动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对被动吸烟了解情况,对被动吸烟危害自身健康的认识,对孩子危害程度的认识影响儿童重度被动吸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家长对烟草成分危害性认识、对被动吸烟引起疾病的认识及对主被动吸烟均有害健康的认识同样影响儿童重度被动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长认为烟草烟雾中含有CO的儿童重度被动吸烟的可能性低(OR=0.655),而居住在市郊、县城、农村的儿童,家长填写人吸烟、配偶吸烟、家长认为只有本人吸烟才对身体有害处的儿童重度被动吸烟的可能性高(OR=2.366,3.122,2.250,2.462,2.793,1.711)(4)家长日吸烟量对儿童重度被动吸烟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吸烟量的升高,重度被动吸烟率有上升趋势(P0.01)家长听从孩子戒烟劝阻对孩子重度被动吸烟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非吸烟者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保护均好于吸烟者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对儿童被动吸烟的教育率及保护率随城市、市郊、县城、农村地区级别的下降而下降,且这两种下降趋势与儿童被动吸烟率之间均存在负相关性(r=-1,P0.01)。家长被动吸烟教育与保护措施之间同样存在关联性,Person列联系数r=0.321。(6)单因素分析显示,家长所在地区,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及吸烟情况影响对孩子被动吸烟的教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关于被动吸烟的认识,关于主被动吸烟均对身体有害处的认识,关于被动吸烟对身体的危害程度的认识,关于烟草中含有的有害成分的认识,关于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认识,关于被动吸烟危害大于主动吸烟的认识,关于吸烟者态度间影响对孩子被动吸烟的教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了解被动吸烟与心脑血管病有关的家长对儿童被动吸烟的教育率高(OR=0.772),而对被动吸烟了解模糊或没听过被动吸烟,认为被动吸烟对身体危害较小、无危害或不清楚,不清楚被动吸烟相关疾病,认为吸烟正常、无所谓或其他的态度的家长对儿童被动吸烟教育率低(OR=2.261、2.167,1.425、1.265、1.772,1.495,1.387、1.634、1.063)。3.鄄城县儿童县城及农村被动吸烟对比调查结果鄄城县儿童1044名,男童585名(56.0%),女童459名(44.0%)。鄄城县儿童被动吸烟率33.0%,农村儿童被动吸烟率43.2%高于县城儿童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县城及农村儿童父母在文化程度及职业方面构成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地区儿童对主被动吸烟均危害身体健康及对被动吸烟的了解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上避免被动吸烟采取的措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济南市儿童被动吸烟干预结果(1)济南市儿童1207名,男童648名(53.7%),女童559名(46.3%)。全体儿童被动吸烟率20.8%,市郊儿童被动吸烟率26.2%,高于城市儿童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儿童干预前后对照 干预前,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儿童被动吸烟率、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父母吸烟频率及关于被动吸烟知识、态度、行为方面差异大多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被动吸烟率15.0%低于非干预组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儿童对被动吸烟的知晓状况、态度及行为好于非干预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3)干预组儿童干预前后自身对照 干预后,被动吸烟率15.0%低于干预前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儿童干预后被动吸烟的了解程度,被动吸烟有关疾病的知晓率,被动吸烟对身体的危害认识程度均高于干预前,对家长不应在孩子面前吸烟、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周边人吸烟对儿童有危害、学校应开展被动吸烟教育的控烟态度好于干预前,在不同场所劝其戒烟的行为好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01)。5.济南市家长保护儿童免受被动吸烟的干预结果(1)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家长干预前后对照干预前,干预组与非干预组家长人口学资料,烟草危害相关知识、对孩子免遭被动吸烟的保护行为差异大多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被动吸烟烟草相关知识认识率干预组高于非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吸烟量干预组低于非干预组(P0.05)。(2)干预组家长干预前后自身对照 干预后,干预组儿童家长对于烟草有害成分及被动吸烟疾病知晓率、烟草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家中有人吸烟,劝其戒烟的比例干预后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父亲吸烟量干预后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1.济南市及鄄城县学龄儿童被动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2.学龄儿童被动吸烟的危险因素为:男童,不发达地区,周围人吸烟,对烟草危害认识不足,对吸烟持有不正确态度,父母未对子女被动吸烟的教育。3.家长未对子女开展被动吸烟教育的危险因素为:对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不足,对吸烟持有不正确的态度。4.讲座、宣传册、自做小报能有效降低学龄儿童被动吸烟率,改善学龄儿童及家长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水平。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洪明;幼年被动吸烟会长期影响健康[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40期

2 韩京秀;马玲;张宏伟;刘熹;郑素华;甘德坤;房军;;中国三城市非吸烟妇女被动吸烟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06年05期

3 朱雪波;;被动吸烟防治的健康传播策略[J];医学与社会;2009年01期

4 郭凤霞;罗妍;;居民就餐时吸烟及被动吸烟情况调查[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0年03期

5 潘国华;沈玲;吴芹芹;;孕期不同阶段被动吸烟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探讨[J];山东医药;2011年32期

6 李荣锦;;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影响[J];心肺血管病杂志;1984年02期

7 胡曙;被动吸烟与肺癌[J];癌症;1984年04期

8 张华;南宁市被动吸烟情况(摘要)[J];中国公共卫生;1985年05期

9 马小杰;;对各种生活环境中被动吸烟量的估计[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5年06期

10 王恩霖;;被动吸烟与癌症危险[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宝玉;张俊华;张淑珍;;被动吸烟的危害及其经济损失[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2 王昕;贾崇奇;刘言训;王健;;农村居民被动吸烟情况研究[A];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黎明;李明珠;;被动吸烟及上海市中学生对被动吸烟的认知现状(摘要)[A];第12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甘德坤;韩京秀;马玲;郑素华;张宏伟;刘熹;;妇女被动吸烟对健康影响研究(摘要)[A];第12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王中新;张湘燕;张程;叶贤伟;;被动吸烟对贵阳市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影响的调查[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6 胡劲松;周婧瑜;朱江;王进;;长沙市孕妇被动吸烟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分析[A];第15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潇怀;张涛;李辉;;宁波市六区中小学生吸烟和被动吸烟现况调查[A];第15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符绍莲;;被动吸烟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覃玉;潘晓群;向全永;成俊艳;武鸣;;江苏省部分地区医生、教师和公务员吸烟和被动吸烟调查[A];第15届全国控制吸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符绍莲;;被动吸烟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A];妇女·环境·健康——妇女与环境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透社华盛顿》/曹淑芬 译;被动吸烟会损害儿童血管[N];北京科技报;2010年

2 记者 李天舒 通讯员 李云;被动吸烟女性患肺癌几率高[N];健康报;2010年

3 吴德强;被动吸烟是心血管疾病诱因[N];北京科技报;2004年

4 据新华社;儿童被动吸烟长大后易患肺癌[N];光明日报;2005年

5 姜垣 魏小帅;面对1.5亿被动吸烟儿童我们不能无动于衷[N];健康报;2005年

6 赵笑梅;被动吸烟严重危害儿童[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记者 崔立新;我国被动吸烟人数高达5.4亿[N];中国人口报;2007年

8 林军;知道被动吸烟的危害你还无动于衷吗?[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黄晏君;谁在让我们“被动吸烟”[N];哈尔滨日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记者 杨洁;要勇于对被动吸烟说“不”[N];嘉兴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瑞卿;大黄(庶虫)虫丸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免疫机制影响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王俊芳;中国部分农村地区控制被动吸烟综合干预模式的适宜性评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3 王春平;中国三县控制被动吸烟干预活动的评价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4 侯小萌;北京市郊区农村吸烟及戒烟状况的调查及振动反应成像双肺同步性在评价吸烟相关早期肺损害中的价值[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5 刘文和;淫羊藿黄酮对被动吸烟诱导骨吸收的防治及其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祺颖;有氧运动对被动吸烟小鼠能量代谢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博林;上海市中小学生青春期性发动时相与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和孕产期危险因素的关联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吴晓莉;上海市某区孕妇被动吸烟干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田欢;山东省部分地区学龄儿童被动吸烟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韩林俐;天山北麓三县市家长对婴幼儿被动吸烟知、信、行的状况调查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6年

6 陈江芸;孕妇被动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7 方颖;被动吸烟与女性冠心病的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8 张建民;被动吸烟致畸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9 杨晓燕;婴幼儿被动吸烟现状的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10 齐冰;上海市中心城区儿童家庭内被动吸烟状况及干预效果初步评价[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83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183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b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