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儿童外周血Obestatin、Ghrelin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肥胖儿童外周血Obestatin、Ghrelin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obestatin ghrelin ghrelin/obestatin 肥胖 儿童 胰岛素抵抗
【摘要】:研究背景 肥胖(obesity)是由于机体能量摄入长期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了一定范围的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在全球呈流行趋势,且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全球学前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已从1990年的4.2%上升至2010年的6.7%;我国儿童肥胖亦呈日益增长趋势,2000年我国7-22岁汉族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37%、2.32%、1.46%和0.92%,而到2010年,城乡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分别上升至13.33%、5.64%、7.83%、3.78%。其中单纯性肥胖占儿童肥胖的95-97%,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摄食过多、活动过少、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出生体重、性别因素等。儿童肥胖不仅直接损伤儿童的心肺功能,而且可引起儿童严重的心理障碍、精神压力和行为异常。儿童肥胖若不加干预,可发展为成人肥胖,并成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肥胖发生的年龄越早,肥胖的程度越高,发生有关疾病的危险越大。儿童早期是脂肪细胞生长的活跃期,也是生活方式最初的形成期,对于肥胖的发生和预防极为关键,肥胖儿童存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葡萄糖摄取、糖原合成增多;脂肪分解减少而合成增加、摄入增多;以及蛋白质合成增多。同时胰岛素抵抗加重了胰岛β细胞负担,因此肥胖儿童易患Ⅱ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是指正常血浓度的胰岛素有效地促进外周葡萄糖摄取、抑制肝糖输出和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输出的能力受损。通过胰岛素和血糖水平来证实,常用的为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指数。一般认为肥胖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IR现象,主要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随着对IR研究的不断深入,肥胖与IR相关因素的探索已备受关注。目前的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脂肪细胞因子如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白细胞介素6等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胃肠肽obestatin、ghrelin等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也是关注的课题之一。 Ghrelin (胃生长素)是1999年日本科学家Kojima等在小鼠和人胃内分泌细胞及下丘脑弓状核中新发现的,研究发现其是一个重要的食欲和体重调节激素,可通过促进食欲,增加摄食量,以及影响物质和能量代谢的各个方面,导致体重增加、脂肪积累和肥胖。动物实验亦显示直接给予外源性ghrelin可以明显增加大鼠或小鼠的摄食量并导致肥胖。Asakawa等发现高脂饮食的状态下,给予ghrelin的小鼠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并且胆固醇水平也显著升高,这提示ghrelin可能引起或加重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紊乱,进而导致肥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低浓度ghrelin与胰岛素抵抗、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Obestatin(肥胖抑制素)是2005年zhang等从大鼠胃组织中分离纯化了的一种活性肽并发现其也存在于血循环中,在啮齿类动物实验中,腹腔或脑室内注射obestatin可抑制机体摄入食物、抑制体重增加,延长小鼠的胃排空时间、减少肠收缩频率,抵消了ghrelin的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肥胖组空腹obestatin浓度显著降低。糖耐量受损和非肥胖型Ⅱ型糖尿病者空腹obestatin血浆浓度明显降低,且无性别差异,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空腹肥胖抑制素水平与BMIBody Mass Index)和基础胰岛素水平呈负相关。 目前在肥胖儿童外周血obestatin及ghrelin浓度的改变及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尚没有太多的报道,有待进一步广泛研究,对obestatin及ghrelin的病理生理意义的研究,将有助于认识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疾病的新机制和探寻其防治的新措施。 研究目的 通过检测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清ghrelin、obestatin浓度、ghrelin/obestatin比值及BMI、腰围(WC)、腰臀比(WHR)、血脂、IR的水平并作相关性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探讨肥胖儿童ghrelin、obestatin、ghrelin/obestatin比值与胰岛素抵抗、BMI、WC、WHR、血脂的关系。 方法 1、对象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50例(肥胖组),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2.25-13.00岁,平均(8.10±3.13)岁。经体格检查、腹部B超、内分泌、肝、肾功能等检查,排除了其他内分泌病、遗传代谢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身高在同年龄同性别组正常范围内。肥胖诊断标准为与成年人界值点接轨的中国2-18岁儿童超重、肥胖筛查BMI界值点法。 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的儿童30例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50-12.83岁,平均(7.22±2.83)岁,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排除肝、肾、肺、内分泌等疾病及营养不良。两组间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 2、体格指标测量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记录其性别、年龄,所有受试者于清晨8-9时空腹脱鞋帽,穿单衣,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腰围和臀围等,计算其BMI=体重(Kg)/身高2(m2)、WHR=腰围(cm)/臀围(cm)。 3、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受试者均隔夜禁食后于清晨8-9时空腹抽取静脉血4m1,分离血清后立即上机检测血清胰岛素(FINS)、糖(FB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ALT、AST等。FINS采用全自动萤光免疫分析系统测定,FBG、TC、TG、 HDLC、LDLC、ALT、AST采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以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公式计算IR值(IR=FINS×FBG/22.5)。余血清置于-70℃冰箱保存,血清obestatin及ghrelin浓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试剂盒由美国millipore公司提供,仪器为中核集团西安核仪器厂生产的XH6020型全自动γ计数器,均由专人检测。 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检验数据是否呈正态分布,偏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P25,P75)表示,正态分布数据采用X±S表示;HOME-IR为非正态分布,转换为自然对数按照正态分布比较。两组比较: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由于大部分医学生理指标均为正态分布,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虽然不满足正态分布,腰围、血脂、血糖亦均视为正态分布),偏态分布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偏相关分析,控制因素为年龄。多元相关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单纯性肥胖组及健康对照组的性别、年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X2/t=1.250、1.623,P=0.264、0.210;单纯性肥胖组BMI、WC、WHR分别为24.17±3.70kg/m2,78.29±12.24cm,0.94±0.0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37±2.13kg/m2,57.83+7.99cm,0.87±0.06,t=11.960、9.040、5.490,P均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单纯性肥胖组及健康对照组儿童空腹血糖分别为4.91±0.49mmol/L,5.09±0.79mmol/L,t=-1.122, P=0.268,无显著性差异;单纯性肥胖组FINS为116.24(61.57,150.66)pmol/L, Ln(IR)为3.08±0.6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7.58(35.57,106.74)pmol/L和2.53±0.76,Z/t=-3.399、3.43,P均=0.001;单纯性肥胖组血TC、TG和LDL-C分别为3.97±0.90mmol/L、1.34±0.91mmol/L,2.32±0.76mmol/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50±1.08mmol/L、0.99±0.53mmol/L和1.83±0.69mmol/L,t=2.187、2.148、2.886,P=0.032、0.035、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HDL-C无显著差异,t=1.131,P=0.265。HOMA-IR值与BMI、WC、WHR、血TG呈正相关,r分别=0.390、0.337、0.223、0.405,P=0.000、0.000、0.039、0.000,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与TC、HDL-C、LDL-C无相关性。 3、单纯性肥胖组血清obestatin浓度为414.234±117.876pg/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485.109±140.498pg/L,t=-2.421,P=0.01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血obestatin与FINS、HOMA-IR、ghrelin有显著相关,r=-0.365,-0.336,0.401,P=0.001,0.002,0.000;与BMI、WC、WHR、TG、TC、HDL-C、LDL-C无相关性。 4、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ghrelin浓度为54.800(42.854,68.467)pg/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儿童84.420(53.840,141.293)pg/L,Z=-2.772,P=0.00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血ghrelin与BMI、WC、WHR、HDL-C、Ln(IR)有显著相关性,r=-0.260,-0.259,-0.256,-0.233,-0.311,P=0.021,0.021,0.023,0.039,0.005;而与WC、TG、TC、FINS、LDL-C无相关性。 5、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ghrelin/obestatin比值为0.140(0.104,0.200),健康对照组儿童为0.164(0.118,0.304),Z=-1.958,P=0.0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血ghrelin/obestatin与BMI、WHR有显著相关性,r=-0.292,-0.237,P=0.009,0.036;而与WC、WHR、TG、TC、HDL-C、LDL-C、Ln(IR)无相关性。 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BMI为影响ghrelin最为显著的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51,调整R2=0.112,回归方程为ghrelin=178.586-4.561BMI。 结论 1、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同时存在体质量指数、腰围、腰臀比和血脂紊乱,主要是血TC、TG、LDL-C升高。 2、单纯性肥胖儿童血obestatin、ghrelin均明显降低,两者呈正相关,且分别与FINS、Ln(IR)及BMI、WC、WHR、HDL-C、Ln(IR)相关。表明它们与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水平有关,可能在肥胖儿童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及肥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与BMI、WC、WHR、血TG均呈正相关,与obestatin、ghrelin呈负相关。控制BMI、WC、血脂紊乱、提升obestatin、ghrelin水平,有利于控制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 4、ghrelin/obestatin与WHR有显著相关性,表明其与儿童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存在一定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23.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蓝;戴红;;非酒精性脂肪肝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9年06期
2 黄锋;杨卫霞;;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发病现状和机制研究进展[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3 王守华;金仲品;;胃激素调节肽与Ⅱ型糖尿病相关因素的研究概况[J];生命的化学;2006年02期
4 贾丽霞;张红艳;;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等相关激素的监测与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年03期
5 杨芳;吕学云;张军生;程玉先;张传霞;;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甲状旁腺素及胰岛素抵抗水平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24期
6 李俊,许燕峰,冉燕雪,赵育英,郭维奇,吕一美;胰岛素抵抗与单纯性肥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5年06期
7 孟国柱,马步军;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变化[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8年02期
8 周芳;傅君芬;王春林;梁黎;赵正言;;儿童期肥胖与睡眠时间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年09期
9 李占周;赵红丽;方红霞;;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年10期
10 李洁;王坚;;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的研究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敏;梁黎;杜立中;;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儿童口服糖耐量实验中ghrelin水平的变化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王天有;万乃君;米杰;陈晓波;;中国超重、肥胖儿童黑棘皮症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秀敏;梁黎;杜立中;;肥胖伴胰岛素抵抗儿童口服糖耐量试验中ghrelin水平的变化特点[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刘倩;叶菲;陶荣亚;贺伊博;刘峻tR;田金英;;大黄酸改善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2009学术大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C];2009年
5 戴小良;左艳;史锋;王行宽;范金茹;李水晴;;滋生青阳片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临床研究[A];中医理论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伟珍;李伟;吴金雨;刘立宾;王林;赵惠玲;吕建新;;高脂诱导胰岛抵抗大鼠模型肝脏microRNA表达谱分析[A];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刘倩琦;申飞飞;谢雯;石星;倪世宁;顾威;朱子阳;;IGF-1干预对宫内发育迟缓后胰岛素抵抗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8 张传科;;中医药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认识[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2-2003)[C];2004年
9 韩玉麒;王吉影;袁学宇;程晓芸;盛春君;吴超群;;伴胰岛素抵抗的肥胖者脂肪组织的蛋白质组学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10 吕圭源;刘赛月;;中药抗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A];浙江省2005年中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衣晓峰;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成模率逾85%[N];健康报;2005年
2 张家庆 (教授);适度锻炼身体改善胰岛素抵抗[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3 成枫;“青钱柳”可改善胰岛素抵抗[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赵振爱;中药可改善糖尿病胰岛素抵抗[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傅敏端;你知道胰岛素抵抗吗[N];家庭医生报;2008年
6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 刘宏;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N];中国老年报;2003年
7 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内分泌科 刘宏;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N];科技日报;2003年
8 副主任医师 韩咏霞;为何妊娠期妇女易发胰岛素抵抗[N];保健时报;2006年
9 刘士敬邋刘红虹;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宜早用胰岛素[N];家庭医生报;2007年
10 湘雅二医院 陈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N];大众卫生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宏亮;代谢综合征内皮细胞胰岛素抵抗分子机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李全民;1.胰岛素抵抗大鼠G-6-Pase、GK、UCPs基因表达和干预研究 2.PPARα基因变异与2型糖尿病家系血脂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3 朱伟;摄食抑制因子NUCB2/Nesfatin-1对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4 付雪艳;西洋参治疗大鼠胰岛素抵抗活性部位筛选及作用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伍游雅;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外周胰岛素抵抗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王雪云;Beganatide对实验性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付方明;新诊断标准下糖尿病前期人群代谢状况及胰岛素抵抗与胰岛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范征;己糖-6-磷酸脱氢酶和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的相互调节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朱旅云;超重/肥胖者内皮功能障碍的分子病因学机制及其与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10 郭志华;高血压病辩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及中药干预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坚旭;肥胖儿童外周血Obestatin、Ghrelin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2 纪志尚;肥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INF-α)、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3 冉晓丹;疏肝解郁法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赵增宇;红活麻总黄酮的制备及防治T2DM-IR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王蕊;复方丹参饮对胰岛素抵抗型大鼠血管内皮细胞NO、ET-1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李梅;针刺调节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IRS-1、IRS-2和GLUT4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胡淑鸾;不同浓度葡萄糖、胰岛素对兔视网膜Müller细胞糖原合成代谢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8 陈真;老年冠心病胰岛素抵抗和血小板P-selectin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9 武力勇;心室重塑患者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10 何颖;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PON-1、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关系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5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185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