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半椎体脊柱侧弯后路矫形中横向连接装置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7 01:32

  本文关键词:半椎体脊柱侧弯后路矫形中横向连接装置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出处:《河北医药》2013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有限元 脊柱侧弯 横向连接装置 半椎体 生物力学


【摘要】:目的运用所建立的半椎体所致脊柱侧弯有限元模型,模拟切除半椎体,分析横向连接装置(Cross-link Device,CLD)在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中的作用。方法建立胸12半椎体有限元模型,obb 42°。模拟切除半椎体,并进行其上下各2个椎体置椎弓根螺钉,侧弯矫形后,放置纵向连接杆及横连,为CLD组;另一组手术方式与CLD组相同,只是不放横连,为NCLD组。给2组模型T9椎体上表面加载负荷,使其模拟脊柱前屈、后伸、侧弯与旋转动作,记录角位移并进行分析。结果随着加载力值的逐渐增加,2组模型的T10~L2角位移逐渐加大,基本呈线性增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患者半椎体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上下各固定2个节段可以不用安装CLD。
[Abstract]:Objective to simulate the excision of hemivertebra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scoliosis induced by hemivertebra, and to analyze the cross link Device. The role of CLD in posterior pedicle screw fixation system. Methods A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oracic 12 hemivertebrae was established to simulate the resection of hemivertebra. The pedicle screws were plac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vertebrae of the two vertebrae, and the longitudinal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ransverse connection were placed after lateral bending.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CLD group; The other group was operated on the same way as CLD group, except for NCLD group. Loading loa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9 vertebrae in two groups to simulate spinal flexion, extension, lateral bending and rotation. The angular displacement was recorded and analyzed. Result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loading force, the T10L _ 2 angular displacement of the two groups of models wa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basically showed a linear increase.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wo segments of upper and lower fixation can be fixed without CLD after hemivertebra resection and pedicle screw fixation.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小儿骨科;河北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
【分类号】:R726.8
【正文快照】: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一种发生在儿童的严重的脊柱疾病,发病率仅次于特发性脊柱侧弯,根据国外的流行病学统计,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1]。其中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弯较为常见,因椎体发育不全,在生长较快时可能产生身体失平衡表现及神经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截瘫,所以常需手术早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少华;张宏其;郭超峰;唐明星;王昱翔;邓盎;;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有限元模拟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年26期

2 黄继锋,朱青安,钟世镇;5种后路脊柱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评价[J];中华骨科杂志;1997年09期

3 丁宇,阮狄克,黄文华,赵卫东,张勇;横向连接装置在腰椎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德龙;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J];安徽医药;2004年06期

2 罗学勤;叶发刚;李永刚;;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治疗观察[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梁晶峰;王鑫;孙琳;王秀琴;;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椎体骺板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J];北京医学;2009年12期

4 塔依尔江·举来提;瓦力斯·尼亚孜;王浩;;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治疗中不同植骨融合方式选择及术后疗效对比分析[J];北京医学;2010年10期

5 于泽;董乐乐;樊建军;王红梅;;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刘华;王江红;;颈椎骨折脱位致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体会[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7年08期

7 冉广文,贺小兵,李克俭,殷浩;腰椎段手术脑脊液漏的防治[J];重庆医学;2004年05期

8 权正学;卢公标;欧云生;蒋电明;;17例颈椎结核外科手术治疗分析[J];重庆医学;2006年07期

9 贾涛,赵晶;1053例脊柱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10 王骅;王静成;;胸腰段骨折的诊治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望庐山;赵大贵;彭力;穆敬平;程建明;周立志;;夹脊电针配合当归注射液椎管内注射治疗腰椎管狭窄临床疗效观察[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2 周强;陈德玉;史建刚;严望军;苟三怀;;髓外硬膜下肿瘤的手术治疗与临床效果[A];2009年“临床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研究”暨“全国肿瘤病理诊断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汪道杰;赵鹏;张修德;;中西结合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杨伟宇;王自立;;脊柱结核手术切除病灶的病理学观察[A];全国脊柱与四肢骨关节结核病诊治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陈军;王自立;乔永东;;胸腰椎脊柱骨折迟发后凸畸形的研究[A];宁夏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郭龙;陈建;田彦斌;;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A];宁夏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曹家绪;韩国忠;;单开门颈椎管成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A];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委员会外科专业、护理专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林宏;李康宁;向勇;;AF内固定并经椎管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丁永国;张骋;贾俊平;古建军;;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李盛华;郭平德;周明旺;宋渊;叶丙霖;张彦军;王久夏;张玉昌;周君;;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军林;同种异体骨圈椎体融合架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2 吴继功;HA/PMMA复合活性骨水泥椎体成形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3 宋富立;椎弓根螺钉系统翻修手术的临床研究及其应力有限元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4 刘林;颈椎病的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PLDD)治疗[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5 吕国华;内镜脊柱微创外科技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彭传刚;腰4、5后路三种椎间融合器融合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李劲松;有限元法模拟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及内固定应力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董立强;儿童颈部在汽车碰撞中的损伤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成江;颈椎黄韧带切除术的解剖基础与临床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2 郭君哲;经后路不同术式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姚树强;互轨自锁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Ⅱ的设计研究与临床应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张云峰;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及治疗[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洋;~(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靳晓波;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病理特点及预后[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7 何斌;n-HA/PA66人工椎间支撑体与钛网重建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伊力哈木·迪力夏提;有限减压植入Coflex对比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Meta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9 武启军;脊柱结核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张志强;下肢神经查体在L4-5及L5-S1LDH鉴别诊断中的意义[D];泰山医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明星;张宏其;王永福;赵迪;刘少华;陈凌强;郭超峰;王昱翔;;有限元法预测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效果[J];脊柱外科杂志;2010年02期

2 罗卓荆,沈根标,郝家骥,阮狄克,张西正;Edwards套棒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不稳定损伤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1992年01期

3 汪正宇;刘祖德;王哲;王成焘;;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8年05期

4 汪学松;吴志宏;王以朋;阎家智;刑泽军;王储;邱贵兴;;三维有限元法构建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模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44期

5 盛伟斌,华强,艾尔肯,徐小雄,盛军;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畸形[J];中华骨科杂志;2004年07期

6 仉建国;邱贵兴;于斌;王以朋;丁立祥;任玉珠;;后路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初步结果[J];中华骨科杂志;2006年03期

7 黄继锋,朱青安,钟世镇;5种后路脊柱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评价[J];中华骨科杂志;1997年09期

8 汪正宇;刘祖德;王哲;王冬梅;王成焘;李新锋;;脊柱侧凸前路去旋转椎体融合手术矫形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7年06期

9 李明,倪春鸿,朱晓东,赵新刚,刘洋,杨洪平,白玉树,王善松,侯铁胜;后路半椎体切除节段固定矫正侧后凸畸形疗效初步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年05期

10 杨晓明;顾苏熙;李明;余慧琴;丁祖泉;傅强;方秀统;王静杰;倪建强;;特发性脊柱侧凸椎体楔形变有限元模型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年1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俞莉;胡晓莉;赵杉杉;;1例颈胸段半椎体脊柱侧弯经颈前、后路行脊柱侧弯矫正术的手术护理[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2 魏建新;赵长义;任国山;赵万钰;韩久卉;;半椎体脊柱侧弯后路矫形中横向连接装置作用的有限元分析[J];河北医药;2013年21期

3 王金光,郑启新,郭小东,刘国辉;侧前路应用中华长城器械治疗半椎体脊柱侧弯畸形[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匡正达;叶启彬;王冠军;张新宇;杜明奎;曹燕;;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术联合PRSS内固定治疗进展性半椎体脊柱侧弯[A];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论文摘要[C];2012年

2 匡正达;叶启彬;王冠军;张新宇;杜明奎;;经椎弓根半椎体切除术联合PRSS内固定治疗进展性半椎体脊柱侧弯[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建新;半椎体脊柱侧弯后路矫形中横向连接装置作用的有限元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35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435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e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