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磷酸肌酸钠对缺氧窒息幼鼠脑组织中NO、CaM水平及HIF-1amRNA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2-21 05:05

  本文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缺氧 钙调蛋白 一氧化氮 缺氧诱导因子-1a 神经保护作用 出处:《郑州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背景和目的 缺氧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循环血中氧分压或氧含量下降而导致组织细胞供氧不足的病理状态。而中枢神经系统是机体所有组织器官中对缺氧表现最为敏感的部位,易引起脑细胞水肿、变性、坏死,导致神经系统疾病,且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缺氧程度密切相关。而对于儿科常见缺氧性疾病如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等,则易导致患儿惊厥、运动不协调或障碍、智力低下、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严重者引起脑瘫甚至死亡,不仅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也带来了难以负荷的经济负担。 能量代谢障碍是脑组织缺氧后最早发生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其后发生的一系列“瀑布样”反应,如氧自由基生成的增加,Ca2+大量内流等,相应引起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及钙调蛋白(Calmodulin, CaM)含量的增加,导致神经细胞的变性坏死。而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 HIF-1a)作为缺氧调节的重要因子,是目前研究比较广泛的在缺氧性脑损伤中通过调节多种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发挥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磷酸肌酸是由磷酸与肌酸组成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是高能磷酸基的暂时贮存形式,其分子中存在氮-磷键,水解后可释放高能量,而且能够在高能量转换的细胞中通过ADP-ATP途径补充机体所需能量,因此既可作为一能量缓冲剂,又可以作为细胞内的能量载体。目前,外源性磷酸肌酸钠(Creatine Phosphate Sodium, PCr)作为一种高效低毒的心肌保护药,已经广泛应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等疾病,具有较好疗效,并且作为心脏手术中停搏液的附加成分之一,已被英国马丁代尔大药典收集;近年来有研究显示,PCr同时具有保护、修复神经元的作作,有临床资料显示,PCr可以减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梗死等疾病的脑损伤程度,但是否通过影响某些因子的变化而发挥促进脑损伤修复或抑制脑细胞变性坏死的发生的相关动物实验室资料报导较少。本课题旨在从动物实验的角度初步探讨幼鼠缺氧后脑组织NO、CaM含量、HIF-1a mRNA的表达在磷酸肌酸钠干预下的变化,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支持。 材料和方法 1实验动物和分组 将75只SD幼鼠随机分为3组,磷酸肌酸钠治疗组(PCr组)25只,生理盐水模型组(NS组)25只,正常对照组25只,其中PCr组和NS组制作缺氧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作缺氧处理。 2药物应用 PCr组在幼鼠缺氧前0.5h、缺氧后即刻、24h及48h以1.4mg/g的剂量腹腔注射PCr, NS组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 3标本采集 各组于缺氧后6h各取10只幼鼠,断头取脑,取一半脑组织置于多聚甲醛中固定24h,作病理切片备用;另一半脑组织置于-80℃冰箱中保存,作HIF-1a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测定;各组于末次腹腔注射药物后各取15只幼鼠,断头取脑、称重,置于-80℃冰箱中保存,作NO、CaM含量测定。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标准缺氧耐受时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NO、CaM含量及HIF-1a 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 LSD-t检验用于各组间的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与NS组(7.15±0.90)相比,PCr组(7.97±0.75)标准耐受时间明显延长,P0.05。 2病理学改变:PCr组较NS组神经细胞破坏减少,水肿、坏死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浸润较少。 3PCr组[(0.73±0.13)umol/g]的NO含量较正常对照组[(0.55±0.07)umol/g]稍高(P0.05),但较NS组[(0.86±0.17)umol/g]有所降低(P0.05)。 4PCr组[(41.19±1.13)ng/L]的CaM含量较正常对照组[(39.56±0.86)ng/L]稍高(P0.05),但较NS组[(42.04±0.76)ng/L]有所降低(P0.05)。 5正常对照组(0.04±0.01)几乎无HIF-1a mRNA表达,NS组(1.09±0.01)表达有所增加(P0.01),PCr组(1.00±0.02)较NS组表达增加更为明显(P0.05)。 结论 外源性PCr可以延长缺氧幼鼠标准缺氧耐受时间,明显减轻缺氧组幼鼠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显著降低缺氧组幼鼠NO、CaM含量,增加缺氧组幼鼠HIF-1a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兴振;沈康平;;缺氧诱导因子-1功能调节及其在凋亡中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0年19期

2 沈括;冯建明;;缺氧诱导因子1α活性调节机制及其应用进展[J];高原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3 郭丽;陈海丽;赵宗茂;宋学琴;;外源性磷酸肌酸对急性中型脑梗死的疗效评价[J];临床荟萃;2008年14期

4 殷冬梅,金淑仪;红花抗幼鼠窒息缺氧时脑NO含量的变化[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李国青,张育;缺氧诱导因子-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新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5年08期

6 陈妍;陈月;王晶哲;魏玲;范国良;;磷酸肌酸钠酶促合成法的优势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年04期

7 薛文;李守缄;;创伤性脑损伤后钙超载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8年05期

8 王建平,苏怡凡,陈虹;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丙二醛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年08期

9 林燕;王玲;;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缺氧缺血新生鼠脑匀浆一氧化氮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02期

10 李丽华;张莉;屈艺;母得志;;缺氧诱导因子-1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目;钙调蛋白抑制剂三氟拉嗪抗脑缺血作用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孙胜;缺氧诱导因子及其调节基因在化学缺氧预处理保护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潘丹丹;复方中药制剂增强小鼠抗缺氧能力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3年

2 李宗花;郁金对急性缺氧小鼠脑功能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3 魏景丽;不同龄小白鼠急性缺氧状态下脑组织NO含量的变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文亮;祖师麻对小鼠巨噬细胞分泌VEGF和表达HIF-1的干预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5 蒋春华;HIF-1α对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21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521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2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