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青少年小肠疾病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2 16:22

  本文选题:青少年 切入点:小肠疾病 出处:《武汉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小肠疾病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的疑难疾病之一,青少年发生小肠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因此,小肠疾病的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治疗有很大指导意义。人体小肠长达5-7米,远离肛门、口腔,并在体内形成肠襻,常规内镜难以达到深部小肠,双气囊小肠镜通过气囊的辅助,可以到达深部小肠,完成全小肠的检查,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意义重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疑有小肠疾病并行小肠镜检查的青少年人群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整理,结合患者出院临床诊断和随访结果,初步了解青少年人群小肠疾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常见病因,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对青少年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从2007年9月-2015年3月期间所有怀疑小肠疾病并在该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的患者,共纳入28岁及28岁以内的青少年患者共计59例,并按年龄分为少儿组和青年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致病病因及双气囊小肠镜诊断结果。结果:1、按年龄分组:少儿组共计18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2例,年龄12-17岁,平均15.6±1.4岁;青年组共计41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5例,年龄18-28岁,平均23.5±3.0岁;两组在性别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x2=0.014,P=0.905)。2、临床表现:青少年患者小肠疾病多以便血(33.9%)、黑便(27.1%)、腹痛(20.3%)等消化道症状为临床表现;其中少儿组依次以黑便(27.8%)便血(22.2%)、腹痛(22.2%)为临床症状就诊;青少年患者小肠疾病依次以便血(39.0%)、黑便(26.8%)、腹痛(19.5%)等消化道症状为临床表现;两组在就诊症状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x2=2.536,P=0.864)。3、消化道出血:42例青少年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症状,29例(69.0%)为急性出血,其中13例(44.8%)急性出血患者有既往出血史;13例(30.9%)为慢性出血,最常见病因分别为小肠憩室9例(32.0%)、克罗恩病5例(38.5%);12例少儿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症状,其中8例为急性出血,4例为慢性出血,最常见病因分别为小肠憩室5例(62.5%)、克罗恩病2例(50%);30例青年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症状,21例为急性出血,9例为慢性出血,最常见病因分别为重复畸形5例(23.8%)、克罗恩病3例(33.3%);两组患者在急慢性出血表现无统计学差异(x2=0.045,P=0.833)。4、腹痛:18例青少年患者有腹痛症状,慢性腹痛11例(61.1%),最常见病因为克罗恩病9例(50%);其中7例少儿患者有腹痛症状,4例(57.1%)为慢性腹痛,最常见病因为克罗恩病4例(57.1%);11例青年患者有腹痛症状,7例(63.6%)为慢性腹痛,最常见病因为克罗恩病5例(45.5%),两组患者在病程表现上无统计学差异(x2=0.076,P=0.783)。5、小肠镜检查情况:在收集的病例中,完成全小肠检查的共计12人,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20.3%,其中少儿组2人,全小肠检查率为11.1%,成人组共计10人,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24.4%,两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无统计学差异(P=0.415)。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对胃肠道病变检出率为78.0%,小肠病变检出率为74.6%,其中少儿组总病变检出率为83.3%,青年组总病变检出率为75.6%;少儿组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变检出率为91.7%,青年组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变检出率为70.0%;少儿组腹痛患者病变检出率为71.4%,青年组腹痛患者病变检出率为81.8%;各组病变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276-1.000)。在疾病种类上,少儿组和青年组病变种类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725),所有检出小肠病变类别依次为炎性改变(45.5%)、肠道畸形(38.6%)、血管病变(6.8%)、息肉(4.5%)、肿瘤(2.3%)和其他疾病(2.3%)。病变部位上,少儿组和青年组病变部位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250),青少年小肠病变好发部位依次为回肠、空肠、十二指肠。6、与其他检查比较:双气囊小肠镜与CT/CTE(7例)诊断一致性较差,与胶囊内镜(4例)诊断一致性较好,与DSA(2例)相比诊断一致性好,诊断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0.5,1.0。7、安全性:双气囊小肠镜应用于诊断青少年小肠疾病安全性较高,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仅术后有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少儿组、青年组发生率分别为5.6%、9.8%,青少年总发生率为8.5%,两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580)。结论:青少年小肠疾病多好发于男性,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多以消化道出血和腹痛为临床表现,小肠肠道畸形和克罗恩病患者多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小肠克罗恩病患者还可出现慢性腹痛等临床表现。青少年小肠病变以性改变和肠道畸形为主,其中以回肠最易受累。双气囊小肠镜对青少年小肠疾病检出率较高,安全性较好,是临床诊断少年儿童等特殊人群小肠疾病的有效手段。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25.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俊,甘小玲,吴小铃,李劲高,曾志勇;224例小肠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09期

2 钟捷,张晨莉,张吉,吴云林,江石湖;推进式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杂志;2003年10期

3 乔华,何世举;26例小肠疾病的报道[J];重庆医学;2003年01期

4 许相丰;小肠疾病的螺旋CT评价[J];医学综述;2004年05期

5 彭乃宝;小肠疾病检查手段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施华秀,吴云林,孙波,张曙,钟捷,张晨莉,程时丹;推进式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评估[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年06期

7 杨玉秀,徐秋霞;小肠疾病诊断现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4年06期

8 夏忠胜,詹俊,钟英强,张世能,王凌云,苏红,朱兆华;综合医院原发性小肠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05年04期

9 袁耀宗;积极推广小肠疾病检查新技术的临床应用[J];胃肠病学;2005年05期

10 王崇文;黄缘;;小肠疾病的诊断方法与评价[J];中华消化杂志;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殷士蒙;黄惠茹;杨皓;孙荣跃;宋恬;;小肠疾病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2 殷士蒙;沈岚;宋恬;孙荣跃;黄惠茹;;小肠疾病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应用[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杨晓飞;;腹腔镜联合内镜技术在小肠疾病诊疗中的应用[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1年消化系病学术交流会暨消化系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1年

4 钟亮;;小肠Crohn's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5 智发朝;岳辉;白杨;徐智民;姜泊;肖冰;周殿元;;双气囊内镜检查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6 马阿火;;小肠疾病的诊治进展[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第八次学术年会暨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红灵;;重视对小肠疾病的内镜诊断[A];2007年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及消化系疾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8 陈洁;;小肠疾病的诊断[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9 智发朝;;小肠疾病的临床诊断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10 白兆芝;;明清医家对小肠理论和临床的建树与发挥[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张禹;何谓小肠注钡检查法[N];家庭医生报;2006年

2 张禹;小肠注钡检查法[N];健康报;2005年

3 江城子;难识小肠“庐山真面目”[N];大众卫生报;2004年

4 林夕夕;新技术攻克消化道最后盲区[N];科技日报;2006年

5 赵晴晴、特约记者 俞忠良;吞“数码相机”查小肠[N];健康时报;2004年

6 林夕夕;攻克消化道最后的盲区[N];健康报;2006年

7 姚春雨 钱勇;吞下一粒“胶囊” 肠体尽现眼前[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记者 戴丽昕;改写内镜技术历史的人[N];上海科技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艳;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青少年小肠疾病的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羊琦;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D];皖南医学院;2016年

2 傅爱;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D];中南大学;2008年

3 庞丽兴;61例小肠疾病的临床病例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王亚茹;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评估[D];山东大学;2007年

5 汪姝君;双气囊小肠镜诊断小肠疾病的十年回顾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6 曹海军;双气囊小肠镜与腹部CT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D];浙江大学;2008年

7 张奕;人体不同节段小肠腔菌群与膜菌群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8 陈文果;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治价值(附241例报道)[D];浙江大学;2010年

9 庄富强;心与小肠脏腑经络证治初探[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寇永锋;中医小肠疾病临床证型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1557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557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b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