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腹型HSP儿童血清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6 08:06

  本文选题:HSP 切入点:腹型 出处:《吉林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摘要】:HSP是临床上儿科常见的血管炎性病变之一,它的发病机制复杂,多年的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是IgA介导的免疫反应,由于机体被感染、食物、药物等致敏物质致敏发生变态反应,引起广泛小动脉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伴有组织的渗出性出血和水肿。导致系统性免疫性血管炎;同时IgA可能激活补体旁路,过多的免疫复合物不能被巨噬细胞清除,刺激部分血管活性物质释放,致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组织水肿,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或肾小球膜上沉积,局部组织、血管损伤加剧。HSP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炎,除毛细血管外,也可累及微动脉和微静脉。腹型HSP为HSP常见的一种类型,常以突然发作的阵发性腹部绞痛为特点,通常腹痛症状出现在典型的皮疹之前,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容易误诊为急腹症,延误治疗或使患儿遭遇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国内外尚无腹型HSP的血清差异蛋白表达的相关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蛋白质组学里先进的DIGE技术和TOF/TOF-MS,探讨儿童腹型HSP的差异蛋白质表达,以从蛋白质水平上探讨腹型HSP的发病机制,为疾病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分子标识,以及为预防和治疗药物的研发提供分子靶点。 本研究对象为腹型HSP、急性阑尾炎、体检正常的儿童,留取血清,拟从血清蛋白质组学水平研究腹型HSP患儿的差异表达蛋白,以期能寻找到有助于腹型HSP患儿诊断和治疗的生物学指标。利用Sigma公司的SepproIgY14Spin Columns去除血清中的14种高丰度蛋白后,DIGE系统制备分析胶,Typhoon9400荧光扫描仪和DeCyder全自动差异分析软件分析分析胶并自动匹配后应用DeCyder-BVA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蛋白质含量升高或降低1.5倍,P0.05,至少在三次重复实验中重复出现的蛋白质点确认为有意义的差异蛋白点,共55个。将制备胶上对应的55个差异表达蛋白点进行TOF/TOF-MS鉴定和MASCOT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差异点36个,其中有12个点为重复蛋白质点,,紫癜组和阑尾组的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共13个,3个蛋白在紫癜组表达上调,3个蛋白在紫癜组表达下调,4个蛋白在阑尾组表达上调,4个蛋白在阑尾组表达下调。另有2个蛋白各对应2个蛋白点在两组的表达结果不一致。检索得分(SCORE)平均在200分以上(平均85分为及格),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蛋白分别具有氨基酸生物合成、细胞应激反应、翻译/生长因子、酶代谢、辅因子和生长因子的生物合成、氨基酸生物合成/转录调控、翻译等功能,其中重要的是:①补体C4B3的过度表达与HSP引起的体途径激活有关,与文献报道相符;②α1-抗胰蛋白酶(A1antchymotrypsin,α1-ACT)、触珠蛋白(Haptoglobin,HP)为急性期反应蛋白,考虑其参与了HSP的变态反应;③纤维蛋白原γ的过度表达考虑与HSP时纤溶系统激活和高凝状态有关;④另外有3个还未命名的蛋白质可能在HSP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以上这些蛋白有可能成为腹型HSP的分子标志物和药物治疗的靶向蛋白。未知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 我们继续应用real-time PCR方法验证腹型HSP和急性阑尾炎两组之间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在RNA水平上的变化。结果显示,部分蛋白质表达和mRNA表达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研究通过对腹型HSP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发现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在国内外均无相关报道,像补体C4B3、纤维蛋白原γ、触珠蛋白、载脂蛋白E等的过度表达,可能构建腹型HSP发病机制新的假说、成为新的诊断标识分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蛋白质组学研究是纷繁复杂的工作,因为条件所限,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较大的工作量,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试验结果。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25.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湘玲;易著文;党西强;何小解;何庆南;吴小川;莫双红;;儿童过敏性紫癜236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6年01期

2 方晓燕;徐虹;冯志明;王爱敏;赵敏慧;;新生儿肾功能损害早期指标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8年02期

3 何大澄,赵和平;从基因组学到蛋白质组学[J];生物学通报;2002年09期

4 王成虎;马宏;;不同类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趋势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5 葛卓黎;过敏性紫癜287例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6 李金泉,江一民,吴翼伟,崔岗,张海涛,苏成海,张玮;抗凝血酶Ⅲ测定在血栓形成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苏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7 张秀娟;基因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8期

8 陈铭;后基因组时代的生物信息学[J];生物信息学;2004年02期

9 王杰民;张逊凯;焦富勇;;过敏性紫癜17例误诊分析[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张安忠,杨崇美,刘吉勇,崔屹;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和内镜特征[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狄扬;胰腺癌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李善玉;支气管哮喘大鼠淋巴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雪华;鼻咽癌血清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67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667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4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