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早产儿与足月儿败血症临床及病原菌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2 05:33

  本文选题:新生儿败血症 切入点:病原菌分析 出处:《临床儿科杂志》2017年03期


【摘要】:正新生儿败血症往往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早产儿更是如此,但病情进展迅速,是引起婴儿尤其是早产儿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特点呈现出时代和地域的差异,而足月儿和早产儿在败血症病原菌分布、临床特征、耐药性方面也有所不同。本文回顾性分析142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及耐药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1临床资料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
[Abstract]:Septicemia is often lack of 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especially in premature infants, but the rapid progress of the disease is the main cause of serious complications and deaths of infants, especially premature infants.With the use of a large number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characteristics of neonatal septicemia showed different times and regions, while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ug resistance of term infants and premature infants were also different.The clinical and drug resistance of 142 neonates with septicemi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1 Clinical data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in Nanyang Medical College were provided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作者单位】: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内蒙古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
【分类号】:R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迪;新生儿败血症62例临床分析[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2 韦红;8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回顾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0年03期

3 许家增,许秀萍;新生儿败血症86例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曾瑜,柯志勇,邓先捷,潘晓娴;新生儿败血症血小板计数分析(附42例报告)[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8期

5 尹千里,马春英;32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01年21期

6 李伟明;新生儿败血症的监护——附87例报告[J];新医学;2001年06期

7 李凯云;新生儿败血症51例临床分析[J];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15期

8 郑广力,黄艳智,杨立彬;新生儿败血症116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01年03期

9 陈燕;新生儿败血症26例临床分析[J];交通医学;2001年06期

10 李志方,关智勇;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回顾[J];青海医药杂志;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树英;徐平;;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12例疗效观察[A];新世纪全国首届小儿综合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周仁江;;新生儿败血症50例临床分析[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周仁江;;新生儿败血症50例临床分析[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杨庆南;朱晓东;朱建幸;;新生儿败血症的死亡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曹清;周云芳;黄萍;孙建华;;339例新生儿败血症分析[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刘艳云;孔建亮;刘蕾;吴云华;;新生儿败血症34例回顾性分析[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滕懿群;石桂枝;;新生儿败血症甲状腺功能检测研究[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于淑群;赵玉娟;祝撷英;;新生儿败血症245例血培养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曹清;周云芳;黄萍;孙建华;;339例新生儿败血症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邱玉芳;;三种生化指标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强;新生儿败血症该查病因[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主任医师 谢利娟;新生儿败血症要用抗生素[N];健康报;2010年

3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何山;“三少”、“二不”、“一低下”[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 张丽华;无乳链球菌所致新生儿败血症[N];医药经济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淑娟;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及无乳链球菌基因分型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戈海延;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诊断方法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2 王凌越;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超;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点及药敏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4 王文华;新生儿败血症合并早期DIC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王颖;血清白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珍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李芬;suPAR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临床意义[D];南华大学;2015年

7 曹慧春;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2014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南华大学;2015年

8 李鑫;中国西南地区1993-2014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其药敏变迁[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屠妍;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10 李秋月;新生儿溶血病与败血症及NEC的关系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99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699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6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