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临床研究
本文选题:手足口病 + 金莲清热泡腾片 ; 参考:《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初步评价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观察了解手足口病合并心肌受损的发生情况。 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在相同基础治疗方案的同时,治疗组口服金莲清热泡腾片,对照组口服金莲清热泡腾片模拟剂。治疗时间为3-7天,随访3天。研究过程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等情况,并观察分析心肌酶学指标改变情况,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1.疗效分析:(1)两组退热起效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皮疹/疱疹、口腔溃疡消退时间比较,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提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不同时间访视时临床合并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时间比较,在病程的不同时间均出现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退热剂使用情况比较,治疗组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结局比较无差异,同时无病例转为重症。(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安全性分析:安全性指标观测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提示安全性良好。3.心肌受损发生情况:手足口病病程中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酶谱增高。 结论: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疗效肯定,未发现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Jinlian Qingre effervescent tablet in treating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and to observe the occurrence of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myocardial injury.Methods: 72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 = 36) and control group (n = 36).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Jinlian Qingre effervescent table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Jinlian Qingre effervescent tablet at the same time.The treatment time was 3-7 days and follow-up was 3 days.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the changes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the improvement of TCM syndrome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in the two groups. The changes of myocardial enzyme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analyzed by SPSS17.0 statistical software.The result is 1: 1.Effective time of antipyretic effect, recovery time of body temperature, rash / herpes, extinction time of oral ulcer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Log-rank tes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001),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 the time of complete disappearanc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at different time of visit was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it was better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different time of course of disease.The use of antipyretic ag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outcom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outcome of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as no case turned to severe syndrome,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CM syndrom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mproving TCM syndrom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 2.Safety analysis: safety index observation did not find obvious side effects, indicating good safety. 3.Myocardial damage: increased myocardial enzymes were observed in the course of HFMD.Conclusion: Jinlian Qingre effervescent tablet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no adverse reactions and side effects caused by drugs have been found, which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2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雪峰;;手足口病的中医药预防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年06期
2 王燕燕;王永恒;汪金莉;;446例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年10期
3 陈琳;;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J];健康博览;2009年05期
4 张红星;张爱红;高建飞;;2009年如东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0年10期
5 韩大江;;中西医结合治疗手足口病62例临床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1年04期
6 卢影;;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手足口病80例临床观察[J];首都医药;2008年22期
7 张国梁;颜彭飞;陈必全;王玉光;彭思存;李纯平;王喜聪;尹光耀;李仓友;董莉莉;侯勇;黄宝驹;;334例普通型手足口病不同疗法临床疗效的队列研究[J];安徽医学;2010年12期
8 景秀萍;手足口病[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87年04期
9 宋紫霞,孙春莉,刘树平;手足口病16例报告[J];陕西医学杂志;1992年07期
10 陈可;甲氰咪胍治疗手足口病40例[J];皮肤病与性病;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红莲;;普通型手足口病临床护理体会[A];河南省手术室护理学术会议暨围手术期安全护理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2 孙素丽;卢宪梅;任敏;;手足口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杨丽萍;;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诊断与治疗[A];玉溪市第十五届儿科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士仙;张国龙;季红艳;;手足口病92例临床分析[A];玉溪市第十五届儿科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蔡剑;陈直平;吕华坤;林君芬;缪梓萍;秦淑文;;不同临床类别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6 王建军;;阜阳市手足口病疫情中的冲突及处理[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7 吕华坤;陈直平;马力;;浙江省151例手足口病病例病原学相关临床特征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8 李林;周健;胡永泽;;基层手足口病“细节控制”现状调查[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9 谢列席;倪慧明;管书慧;吴长玉;;2008-2009年盐城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方美玉;任瑞文;刘建伟;;手足口病及其预防[A];新发传染病防治学习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国旺;中药防治普通型手足口病效果好[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王远未 本报记者 薛庆元;是普通型还是重症手足口病[N];中国消费者报;2011年
3 记者 高新军;中医药治手足口病为临床提供依据[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4 王玉光 陈凤欣 北京地坛医院;手足口病的中医证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童婷 本报通讯员 曾正斌;防治手足口病 保护儿童健康[N];黄冈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高新军;中医药阻击手足口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7 记者 叶芳;河源出现手足口病[N];广东科技报;2009年
8 记者 胡其峰;我国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严峻[N];光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胡其峰;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公众不必恐慌[N];光明日报;2009年
10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蔡fg东;手足口病 预防之计在于春[N];健康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美;长春地区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和肠道病毒71型的分子生物学特点[D];吉林大学;2012年
2 胡永峰;我国手足口病病原学调查及小干扰RNA抑制肠道病毒71型体外复制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3 余楠;2009-2011年广东EV71致手足口病临床病原特征及EV71衣壳蛋白P1单克隆抗体制备[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4 李晓楠;手足口病新型疫苗的初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5 茅凌翔;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miRNA抑制肠道病毒71型体外复制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6 石英;胁迫对LE-ACS及乙烯信号转导中核内组分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7 刘鹏;不同胚乳类型玉米籽粒品质形成机理及调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3年
8 何宇;植入式温敏凝胶载体的制备、鉴定及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徐爱民;Faà di Bruno公式及其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陈慧诚;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免疫后攻毒及未免疫攻毒恒河猴婴猴丘脑组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利花;定陶县5岁以下儿童家长手足口病认知现状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山东大学;2010年
2 薛宁;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冯思霞;吉林省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及临床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4 张九菊;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以及血清肾上腺素水平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5 赵纯;长春市宽城区手足口病的现况调查及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6 郑艳艳;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医病机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唐彦;手足口病常见病原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建立和初步临床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8 尹颖;健康管理理念在手足口病防控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9 王艳;长沙市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张奇;郑州市某区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35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735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