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eta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0 13:03

  本文选题:神经节苷脂 + 缺氧缺血性脑病 ; 参考:《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年02期


【摘要】:目的评价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相关期刊论文、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0年12月。纳入有关神经节苷脂治疗HIE的随机对照试验,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纳入10篇,849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神经节苷脂组在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头颅CT异常的发生率,7 d、10~14 d、28 d神经行为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RR(95%CI)分别为0.35(0.15,0.82)、0.56(0.39,0.78)、3.01(2.22,3.81)、2.51(2.19,2.83)、2.81(2.26,3.36)。在其病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RR(95%CI)为0.59(0.14,2.39)。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HIE可以降低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提高神经行为评分,降低头颅CT异常的发生率。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ganglioside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s). Methods A computer search was conducted for PubMedus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 Chinese Sci-tech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 and Wanfang Digital Full-text Journal Database. The retrieval time was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atabase to December 2010.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ganglioside therapy for HIE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quality was evaluated. RevMan5.0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Meta-analysis of 10 children with ganglioside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eurological sequelae and neurobehavioral scores between the ganglioside group and the routine treatment group. The CII of RRN95 is 0.35 / 0.15 / 0.82 / 0.56 / 0.39 / 0.78 / 3.01 / 2.22 / 2.22 / 3.81 / 2.19 / 2.83'/ 2.81C / 2.261.36.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mort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RRN 95 CI was 0.59 0. 14 and 2. 39%. Conclusion ganglioside therapy can reduce the long-term neurological sequelae, improve neurobehavioral scor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ranial CT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HIE.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内科;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
【基金】:兰州大学医学科研基金(Lzuyx200718)
【分类号】:R72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珍;;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09年05期

2 曾林;;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03期

3 宋红;宋焕清;李志洁;鲍茹;;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11期

4 刘亚玲;郑雯;;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17期

5 相加军,王平;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05年06期

6 傅大林;张跃;汤健;赵晓科;李红英;杜森杰;张玲;袁素美;高伟红;;国产及进口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比较[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年06期

7 赵玉娟;张红爱;于淑群;;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83例的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年05期

8 牛淑娟,王宝风,张雪梅,张爱国;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年08期

9 陆亚东;李勇;周晓玉;贲晓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早期治疗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10 唐东蕾;刘芳;孙庆利;徐迎胜;;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相关格林巴利综合征[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一桥;;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治疗鼻咽癌放疗后脑损伤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1年07期

2 刘雪舫;;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J];临床医学;2009年06期

3 夏世文;;神经营养药物在新生儿脑损伤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2011年05期

4 赵雪妮;赵浦;吴丹红;李鹏程;袁迅玲;王秀娟;孙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对婴儿期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9期

5 周兴良;陈湛平;;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联合高压氧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1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9年05期

6 杨小云;时花;彭万胜;张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早期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7 李映雪;;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进展[J];贵州医药;2012年07期

8 巴冬芬;;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2年06期

9 林耘;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8例[J];航空航天医药;2005年01期

10 孙慧清;;高频震荡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并呼吸衰竭[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神经分化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茜;早期干预防治围产期高危儿神经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2 陈婧;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eta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桂林,傅万海;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年05期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年02期

3 李丽,殷宪敏;神经节苷脂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5年04期

4 胡伟,赵聪敏,黄绍平;神经节苷脂对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2期

5 杨杰,吴婕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J];广东医学;2005年08期

6 陈莺,马正良;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年03期

7 郑磊;邵斌;任艳丽;胡生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0例[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7期

8 邵肖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治进展及相关问题[J];临床儿科杂志;2007年03期

9 刘斌;吴孟海;张晋霞;;不同剂量的神经节苷脂对人脂肪组织来源的基质细胞分化为神经组织细胞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10 靳凌;张晓雷;李继民;王小姗;;神经节苷脂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脑保护作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标;朱俊;陆新杰;王剑;;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效果观察[J];交通医学;2010年06期

2 孔彦玲;张琴;郝建榕;;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年04期

3 潘燕玲;;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02期

4 栾永刚;张晓丽;董玉斌;;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2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5 吴明;;神经节苷脂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马卫东;;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6例[J];中华全科医学;2010年08期

7 向建文;刘鸿;陈运彬;;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5例疗效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年S1期

8 赵幽燕;平鹦;封云;孙晓丽;;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年01期

9 钟翠鸣;谭梦婷;潘凤娟;;黄芪和神经节苷脂GM1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J];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35期

10 李保堂;;神经节苷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娟;田学丰;;潘托拉唑与其他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对照研究Meta分析[A];全国第三届心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许秀珍;朱天才;;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瘫2230余例临床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首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八届小儿脑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娄探奇;李超;石成钢;陈珠江;唐骅;刘迅;;比较ACEI、ARB治疗慢性肾脏病的Meta分析[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4年年会”暨“第二届全国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张杰;张旭家;;神经节苷脂激活血影膜Ca-ATPase的磷酸酶活性[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耿秋菊;;新生儿窒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抢救配合[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徐桂云;辛斌;陈阳;熊少祥;;应用MALDI-TOF质谱测定神经节苷脂[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三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长锁;陈乃宏;;用荧光图像可视化系统对神经节苷脂构效关系特征的研究[A];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毓洲;黄席珍;王菁;肖高辉;罗英;武永吉;;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文献综述及Meta分析[A];中国睡眠研究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著汇编[C];2001年

9 陆亚东;李勇;;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A];第三届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围产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王海英;刘家浩;唐洪丽;;神经节苷脂GM1与亚低温对缺氧缺血后脑中HSP70、NPY表达的影响[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衣晓峰;针刺可调节神经节苷脂含量[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宏观;神经节苷脂治神经损伤[N];健康报;2001年

3 宏观;健康大脑的神奇物质(新技术)[N];市场报;2002年

4 ;把脑科学奉献给大众[N];上海科技报;2002年

5 原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朱天才;脑病防治进入生物科技时代[N];健康时报;2004年

6 何永鹏;揭穿“脑力健”的谎言[N];江苏经济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吴长锋;更加科学地认识和关注大脑健康[N];科技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吴长锋;一项中科院的发明 造福千万脑病患者[N];科技日报;2004年

9 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朱天才;神经节苷脂脑病康复新途径[N];健康时报;2004年

10 ;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致嗜睡和失眠的Meta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燕平;神经节苷脂在周围神经系统的定位及其与免疫性神经病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2 吴燕t,

本文编号:1777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777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6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