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病原学和临床特征
本文选题:手足口病 + 荧光PCR ; 参考:《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年11期
【摘要】:目的了解手足口病(HFMD)病原体分布情况及流行趋势,为HFMD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5年1—12月某院确诊的HFMD住院患儿,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对HFMD病例标本进行肠道病毒(EV)通用型、肠道病毒71(EV71)型和柯萨奇A16(CoxA16)型核酸检测。分析不同月份、性别、年龄组、感染类型患儿EV阳性检出率及各型别分布情况。结果 2015年共采集837例HFMD患儿咽拭子标本,其中EV阳性标本380份,阳性率为45.40%。病毒分型结果显示:EV71阳性标本110例(28.95%);CoxA16阳性标本7例(1.84%);EV71+CoxA16阳性标本6例(1.58%);其他EV阳性标本257例(67.63%)。该病从4月份开始进入高发期,5~6月达到最高峰,7~12月持续高发。不同月份患儿EV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岁以下儿童。不同年龄组患儿EV阳性检出率、EV各型别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HFMD病例的EV阳性检出率为65.34%,高于普通病例的27.06%(P0.001)。EV71型感染患儿中重症病例比率为90.00%;由其他EV感染所致的患儿中重症病例比率为60.70%;EV71+CoxA16双重感染的患儿全部为重症病例。不同感染类型患儿EV各型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2015年该院收治的HFMD住院患儿的EV感染型别主要以非EV71、非CoxA16的其他EV为主,对高发季节、3岁以下的高发人群及重症病例应高度关注,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 and epidemic trend of HFMD in HFMD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FMD.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the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HFMD diagnosed in a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5, and detected the nucleic acid of enterovirus (EV), enterovirus 71 (EV71) and coxsackie A16 CoxA16 (Coxsackie A16 CoxA16)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PCR method.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and distribution of EV in different month, sex, age group and infection type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2015, a total of 837 pharyngeal swabs of HFMD children were collected, of which 380 were EV positive, with a positive rate of 45.40b. The results of virus typing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10 positive specimens of EV71 and 7 positive specimens of CoxA16. There were 6 positive specimens of EV71 CoxA16 in 6 cases and 67.6363 cases of other EV positive specimens. The disease began to enter a high incidence period from April to June and reached its highest peak from July to December. The positive rates of EV in different month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0.05). The age of onset was mainly in children under 3 years of age.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EV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EV in severe HFMD cases was 65.34,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cases with 27.06%(P0.001).EV71 type infection was 90.000.The ratio of severe cases caused by other EV infections was 60.70% and that of children with EV71 CoxA16 double infection was all severe cas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ypes of EV among different infection types (P 0.001). Conclusion in 2015, the main types of EV infection in hospitalized children with HFMD were non-EV71, and other EV of non-EV. it is necessary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high incidence population and severe cases under 3 years of age in high incidence season, and do well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V71.ConclusionThe main types of EV infection are non-EV71and non-EV71.
【作者单位】: 株洲市中心医院;
【分类号】:R7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杰;武玲;;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10期
2 刘铭,任刚,张大勇,朱青,苏飞,杜雯,喻浩,于传宁;2003年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肠道病毒监测分析[J];贵州医药;2004年08期
3 赵锦铭;肠道病毒[J];北京医学;1985年06期
4 袁艺;肠道病毒所致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及肺炎[J];中国医刊;2004年03期
5 罗玲;李太生;;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医学研究杂志;2008年12期
6 潘家华;;加强重症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诊治[J];安徽医学;2008年04期
7 赵国昌;;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9期
8 朱冰;钟家禹;邝璐;华亮;肖密丝;陈翊;谢嘉慧;张莹莹;;2010年广州地区儿童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2期
9 郑伟华;李雄;杨方源;王昕;彭娟;欧维琳;;肠道病毒71型感染患儿胸X线片表现[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2年06期
10 祖述宪;;肠道病毒[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内科学分册);197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徐勇胜;;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肺水肿的预测及干预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2 徐勇胜;;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肺水肿的预测及干预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陈友鹏;梁旭竞;;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其免疫发病机制[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罗文英;赵卫;曹虹;刘建军;张仁利;;肠道病毒71型感染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A];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袁艺;宋国维;曹玲;崔小岱;钱渊;朱春梅;伏谨;马连华;许峥;朱汝南;邓洁;王芳;赵林清;;肠道病毒相关的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钱澄怀;熊华;;婴幼儿粪便标本中晶格样结构物与肠道病毒的关系[A];第五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7 徐翼;罗丹;叶家卫;谭莉梅;房春晓;毕丰;王弋;彭涛;;广州地区2011年肠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8 陈真真;陈宗波;赵娜;钱娜;;肠道病毒71型感染小鼠IL-6,TNF-a及脑细胞凋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9 何雅青;;深圳地区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实验研究[A];新发传染病防治学习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教授 时毓民;哪些肠道病毒容易侵袭婴幼儿[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2 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 王萍;小儿肠道病毒EV71来势汹汹[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3 朱本浩;小儿肠道病毒疾病知多少[N];科技日报;2005年
4 李颖;如何有效预防肠道病毒EV71感染[N];科技日报;2008年
5 程守勤;肠道病毒EV71感染可防可治别恐慌[N];家庭医生报;2008年
6 冯立中;安徽阜阳发生肠道病毒EV71感染[N];健康报;2008年
7 毛颂赞;数字解读肠道病毒EV71感染[N];家庭医生报;2008年
8 于长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在作祟[N];健康报;2007年
9 朱本浩;夏秋小儿肠道病毒疾病知多少[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谷峰;警惕肠道病毒EV71危害宝宝[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风霞;迷走神经通过α 7nAChR介导的免疫负调节在重症EV71感染中的作用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2 王春阳;肠道病毒71型与宿主干扰素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3 檀晓娟;1998-2011年中国肠道病毒71型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4 刘培培;CPTⅡF352C突变对于重症EV71感染的临床和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16年
5 茅凌翔;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miRNA抑制肠道病毒71型体外复制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博;人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及其配体1在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中的表达[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孙峰;亳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特征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吴红敏;2012~2014年聊城市手足口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金美彤;浙江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5 张莉;临沂市手足口病检测结果分析与防控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李菲;IL-4-589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7 孙丹;331例危重症手足口病死亡病例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王帅;脂滴和脂代谢在肠道病毒71型增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9 李园园;JAK/STAT信号通路在肠道病毒71型感染THP-1细胞中的作用机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关君艳;柯萨奇病毒A组6型与肠道病毒71型所致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比较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952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195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