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患儿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本文选题:川崎病 + 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 ; 参考:《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年07期
【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川崎病患儿25例,作为研究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60例川崎病患儿急性期、缓解期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水平,并行心脏超声心动图了解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情况治疗。随机选取同期因呼吸道感染发热患儿2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水平。结果在研究组中急性期川崎病患儿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研究组中,与急性期相比,缓解期血清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伴有冠状动脉损害的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P0.05)。结论抗内皮细胞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可能与川崎病血管炎及其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有关。急性期血清中抗内皮细胞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早期难以确诊的川崎病有参考价值,抗内皮细胞抗体含量的增高对冠状动脉损害有一定的预警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rum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 and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in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 Methods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25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 were selected as study group, 60 cases of Kawasaki disease were detected quantitatively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 levels of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 and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were measured in remission phase, and cardiac echocardiography was used to understand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 The serum levels of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 and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25 children with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nd fever at random. Results the levels of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 and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in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0.05). In the study group, the levels of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 and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 in the remission phas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acute phase, but sti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serum levels of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 in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 with coronary artery damag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out coronary artery damage (P 0.05). Conclusion Anti-endothelial and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vasculitis of Kawasaki disease and coronary artery injury. Serum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 and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in acute phase have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Kawasaki disease. The increase of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y content has a certain warning value for coronary artery damage.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保定市第一医院;
【分类号】:R72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建美;王晓华;;川崎病患儿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年07期
2 付文霞,刘新华,陈菁华;早期川崎病3例误诊分析[J];山东医药;2000年15期
3 张勤,陈梅;川崎病13例误诊分析[J];新医学;2000年12期
4 秦玉明,周爱卿,贲晓明,沈捷;川崎病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动态变化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0年05期
5 陈华云,闵玲,曾晓燕;川崎病1例报告[J];交通医学;2000年02期
6 王虹,于宪一,朴英爱;川崎病合并多脏器受累一例[J];小儿急救医学;2000年03期
7 廖若莎,陈汉华,杨华萃;川崎病的治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3期
8 颉立文;川崎病18例临床分析[J];中国航天工业医药;2000年02期
9 周立娜,梅柏如;川崎病17例误诊原因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10 冯琳,张宝玺;川崎病误诊1例[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佐日汗;蔡招华;刘亚黎;;年长儿川崎病的临床特点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2 胡剑威;冯金山;王轶;;川崎病十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俊;桂永浩;杨毅;;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变化及其意义[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陆文文;张园海;褚茂平;吴蓉洲;陈其;项如莲;;川崎病患儿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变化[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孙玉婵;;132例川崎病诊治体会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邓义芳;;心电图检查对川崎病诊断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张俊;桂永浩;杨毅;;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变化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陈谨萍;李军;李垣君;李海翩;;川崎病197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李彦晓;贾天明;徐灵敏;袁艳;;93例不完全川崎病和完全川崎病患儿的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10 李晓辉;李瑞燕;徐酉华;周敏;张励;李晋蜀;;川崎病病原研究资料的系统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长沙市中心医院主治医师 杨琴;川崎病误诊为淋巴结炎[N];大众卫生报;2013年
2 江西省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教授 刘跃梅;发热超一周 警惕川崎病[N];大众卫生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赵绍华 特约记者 侯晓菊;川崎病:孩子心脏第一杀手[N];健康时报;2004年
4 通讯员 张群 实习生 柏玲 记者 倪秀萍;省人医半月接到两例“川崎病”[N];南京日报;2005年
5 保健时报特约记者 张献怀;治川崎病首推阿司匹林[N];保健时报;2007年
6 张献怀;别把川崎病当感冒[N];大众卫生报;2007年
7 余素明 张献怀;别把川崎病当感冒[N];健康报;2007年
8 张献怀;川崎病、感冒不要混淆[N];健康时报;2007年
9 张献怀;警惕:不要把川崎病当成感冒[N];科技日报;2007年
10 张献怀;川崎病当感冒治 后果很严重[N];中国医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奚立;肿瘤坏死因子α和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刘晓琴;川崎病恢复晚期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及预测指标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刘芮汐;抵抗素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4 彭华;1,25(OH)_2D_3及其受体在川崎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分子学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胡景伟;糖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的循证医学研究与57例KD患者临床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6 张俊;川崎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NOS及相关趋化因子表达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永;149例川崎病回顾性分析及AngⅡ、8-ISO-PGF2a、ox-LDL在川崎病中的表达和意义[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盛丹丽;糖皮质激素治疗KD冠脉损害的meta分析及冠脉损伤危险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3 石晓莉;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对不完全型川崎病的疗效分析[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4 朱琳;川崎病及其冠状动脉损害的单中心临床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5 王丽平;免疫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及评分体系探讨[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6 何先凤;血红素加氧酶-1联合C反应蛋白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蒋真;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10年临床变迁[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8 赵俊山;川崎病调节性细胞亚群异常机制的初步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6年
9 牛旭旭;血浆可溶型不规则趋化因子与川崎病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10 余艳萍;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危险因素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20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020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