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可有效诊断早产儿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
本文选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早产儿 ; 参考:《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年07期
【摘要】:本研究试图通过测量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1,3-β-D葡聚糖浓度,分析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作为早期诊断早产儿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可行性。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9月经确诊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产患儿42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生产于我院的健康早产儿61例作为对照组。在清晨时间采集观察组与对照组早产儿的静脉血与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将静脉血离心取上层血清待用,比较血清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G试验的表达情况、阳性率及灵敏性。观察组早产儿经测量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浆中的1,3-β-D葡聚糖水平与健康早产儿比较有差异,说明通过G实验检测1,3-β-D葡聚糖有诊断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价值;观察组早产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阳性率为83.33%,血浆G试阳性率为64.29%,x~2值为3.941,p值为0.047;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灵敏度为89.47%,血浆G试验灵敏度为65.79%,二者x~2值为6.138,p值为0.013。本研究的结果认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可以有效、敏感的测定早产儿体内1,3-β-D葡聚糖的表达情况,应用于早产儿早期诊断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具有临床价值。
[Abstract]: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G test for early diagnosis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n the lungs of premature infants by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1t3- 尾 -D glucan in serum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From February 2014 to September 2016, 42 preterm infants with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and 61 healthy premature infants born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s control group. The venous blood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of premature infa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llected in the early morning. The upper serum was centrifuged for use. The expression, positive rate and sensitivity of G-test between serum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were compared. Compared with the healthy preterm infants, the levels of 1t3- 尾 -D glucan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and plasm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healthy premature infants, indicating that the detection of 1t3- 尾 -D-glucan by G test was valuable in the diagnosis of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n preterm infants. The positive rate of G-test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was 83.3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ositive rate of plasma G-test was 64.29 and 3.941 (p = 0.047), the sensitivity of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 was 89.47, the sensitivity of plasma G-test was 65.79 and the value of plasma G-test was 6.138p (0.0138p).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G test can be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1k3- 尾 -D glucan in premature infants, and it has clinical valu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pulmonary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 in premature infants.
【作者单位】: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基金】:佛山市妇幼保健院的资助
【分类号】:R7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蕾;毛毅敏;张剑青;孙瑜霞;张英民;戴路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与血清G试验对AECOPD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年22期
2 张欣;喻华;;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年17期
3 甄拴平;王华;雷利强;党丽君;赵雪莲;;(1,3)-β-D葡聚糖和半乳甘露聚糖联合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年06期
4 杨莉莉;邓瑛;刘敏;杨菊艳;张峻梅;冯小艳;;血浆(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年10期
5 黄鹂莺姿;邓丽娟;付翔;陈薇;;血浆(1-3)-β-D-葡聚糖在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华夏医学;2016年01期
6 梁剑;曾玲;;1,3-β-D葡聚糖在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年18期
7 李建伟;李斌;梁剑平;梁宏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J];广东医学;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怡蘅;傅慧青;林业辉;高晓燕;高平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G试验可有效诊断早产儿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年07期
2 郭华;;G试验早期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年02期
3 朱旭华;王笑云;张华根;李佳;陈炎城;曾汉华;;肺泡灌洗液G试验对侵袭性肺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7年10期
4 揭祥;;肺泡灌洗液G试验/GM试验在呼吸系统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16年12期
5 来东升;李忠学;高智琴;张联合;蔡吉勇;;3种常见肺部真菌感染CT表现的比较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年24期
6 黄耀光;李伟杰;苏伟强;林辉斌;陈虹;温琼娜;;联合检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6年31期
7 朱伟;;Wood灯检查在皮肤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年24期
8 李丽;卓越;邱小松;薛婷;吕建农;;G试验和GM试验在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6年08期
9 王笑云;张彦峰;刘春晖;;检测BALF BG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年08期
10 吴龙龙;;伊曲康唑治疗结核伴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年4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乐;尹宁;;G试验对COPD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性能评价[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10期
2 纵单单;诸兰艳;陈平;;COPD合并肺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伊曲康唑的临床疗效[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年04期
3 胡艳艳;张睢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曲霉菌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4年02期
4 冯强生;哈小琴;宋月娟;高宏伟;高志武;薛荣莉;;(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合理用药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21期
5 刘耀婷;陈险峰;胡海清;殷杏;陈勇;周庭银;仲人前;;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器官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价值[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3年03期
6 杨朵;马冬媛;何欣;迟珊;;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与真菌培养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09期
7 彭家桃;陶珍;李浩;钟育红;张贵昌;周惠芬;;1-3-β-D葡聚糖动态检测在深部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13期
8 黄云昆;史玉芹;朱雯梅;王佳;姚瑶;;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评价[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年05期
9 郭云武;;血浆1,3-β-D-葡聚糖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年02期
10 张忠强;马国奋;朱敏真;陈红斌;;伊曲康唑应用于白血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年1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晓军;;重视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01期
2 ;侵袭性真菌感染有奖病例征集启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07期
3 陈浩;罗刚;;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早诊是关键[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年22期
4 黄晓军;;重视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提高治疗水平[J];中华内科杂志;2007年07期
5 沈志祥;;关于“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年07期
6 黄奕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其高危因素[J];临床内科杂志;2008年04期
7 杜艳;黄东;单斌;;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和诊断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9年01期
8 蒋龙凤;李军;;27例肝衰竭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19期
9 杨华;胡志东;田彬;徐海茹;岳娜;李金;李静;张艳萍;;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的临床意义[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熊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治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向红;;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的应用价值?[A];2009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莉莉;王健民;章卫平;宋献民;陈莉;侯军;许晓倩;杨建民;邱慧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及预后因素[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3 戎群芳;张育才;朱艳;崔云;张宇鸣;;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4 于凯江;;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指南[A];2007年浙江省危重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沈银忠;齐唐凯;马建新;江雪艳;王江蓉;徐庆年;黄芩;刘惜年;孙洪清;卢洪洲;;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5例临床分析[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李东明;尚盼盼;李若瑜;田欣;姚宏伟;修典荣;徐敏丽;GS de Hoog;;少见及严重的侵袭性真菌感染[A];第二届全国深部真菌感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彭小华;杨求真;姚玉友;龚堂英;;重症监护室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彭小华;杨求真;姚玉友;龚堂英;;重症监护室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A];浙江省医学会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李小悦;陈娟;欧阳彬;廖康;管向东;;普通外科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耐药性监测[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李燕明;孙铁英;周庆涛;陈曼丽;;尸检确诊的18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理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国旺;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难度大[N];中国医药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朱国旺;侵袭性真菌感染考验多个学科[N];中国医药报;2014年
3 罗刚;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早诊是关键[N];健康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李颖;如何防治侵袭性真菌感染?[N];科技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王雪敏;侵袭性真菌感染,按高危因素经验治疗[N];医药经济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杨俊坚;侵袭性真菌感染早行经验治疗[N];医药经济报;2014年
7 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 曹彬;侵袭性真菌感染:病原学诊断是核心[N];健康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朱国旺;侵袭性真菌感染要重视经验性治疗[N];中国医药报;2014年
9 中国医科院皮肤病研究所教授 吴绍熙;学术会议:跨学科交流成为主线[N];健康报;2009年
1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教授 李娟;怀疑侵袭性真菌感染 早做经验性治疗[N];健康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谭筱江;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2 施继敏;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D];浙江大学;2013年
3 宋阿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干细胞移植中心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璇;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快速分子诊断[D];复旦大学;2012年
5 王志永;1.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血液病患者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研究 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扈容英;医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前瞻性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3年
2 陈家慧;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3 倪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D];东南大学;2015年
4 梁若冰;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5 彭小青;近三年重度以上烧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回顾性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6 熊小青;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7 李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8 陈兰春;侵袭性真菌感染者患者血浆中(1,3)-β-D葡萄糖检测的临床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王双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及危险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李吉明;急诊ICU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14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11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