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布地奈德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8-11-27 12:3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在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6月我院治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7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肺表面活性物质组(PS组)、布地奈德组和联合组,PS组给予气管插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布地奈德组给予气管插管内滴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组给予联合使用上述药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4h检测血气分析指标,计算氧合指数,并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用药前3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4h时联合组血气分析指标及氧合指数均优于PS组和布地奈德组(P0.05)。3组治疗期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有效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具有较好的使用安全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budesonide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surfactant in the prevention of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Methods: prospective case-control analysis was used. 67 cases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June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pulmonary surfactant group (PS group), budesonide group and combined group. The PS group received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with pulmonary surfactant, the budesonide group with inhaled budesonide suspension and the combined group with the above drugs.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24 hours after treatment, oxygenation index was calculated,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treatment was record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P0.05). 24 hours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 and oxygenation index in the combined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PS group and budesonide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 rat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P0.05). Conclusion: budesonide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surfactan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作者单位】: 洛阳市汝阳县人民医院;
【分类号】:R7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蕾,李克华;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一例[J];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02期

2 Alan H.Jobe,吕勇;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年04期

3 连志明,曾仁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8例疗效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1年01期

4 李正红;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J];新生儿科杂志;2003年01期

5 兰黎,夏传雄,刘亚玲,徐崇民;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J];医药导报;2003年11期

6 高德春,吴苔,王惜群;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J];浙江预防医学;2005年06期

7 沈定;金松华;;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浙江医学;2006年07期

8 王锦华;乔波涛;蒋波;;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J];中原医刊;2006年24期

9 侯彬兰;;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27期

10 陈丽;王多德;石碧珍;李懿;陈敏;杨阳;陈兰;;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附52例报告)[J];贵州医药;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谭玮;金小兰;唐文燕;;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围产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张君平;王晓冰;;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3 孙慧清;熊虹;康文清;;肺表面活性物质并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儿科基层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王新华;王艺;岳伟;张剑;信军;张艺森;;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度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5 卢双龙;黄国华;唐晋清;谢晓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儿早期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比较[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6 崔英波;;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临床研究[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7 黄伟雄;宋国维;甘小庄;孙丽萍;李惠;马文松;;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病理改变对肺氧合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6年

8 陈玉君;Kelcey DePass;Daniel J.Wegner;陈少科;Jennifer A.Wambach;Qunyuan Zhang;F.Sessions Cole;Aaron Hamvas;;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基因变异在中国人群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2年

9 狄军波;陈益平;石海矾;;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麻疹并发重症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A];2006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施丽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A];2007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围产医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琪;静—静脉体外膜肺运转对绵羊胸肺顺应性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2 李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心肺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曾凌空;肺表面活性物质B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肺部疾病易感性的关系初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朱友荣;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幼猪细菌性腹膜炎诱发感染性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瑞敏;三种无创辅助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孙波;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晓群;miR-26a对胎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4 杨丹丹;细导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Meta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5 王君庆;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功能及临床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何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表面活性物质蛋白变化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7 韩庆华;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不同胎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分析[D];暨南大学;2007年

8 王焕焕;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婴幼儿肺功能的影响研究[D];广州医科大学;2014年

9 刘群慧;TNF-α在BPD患儿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D];泰山医学院;2014年

10 韩庆华;综合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婴儿期生长发育的影响[D];承德医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360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360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e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