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溶血磷脂酸信号在出生后心脏发育中的变化及其生物学功能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8-12-11 14:25
【摘要】: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出生缺陷的首位病种,外科矫治是根治先心病最主要的手段,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实际情况使得先心病的外科治疗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先心病外科治疗的主要时间窗是出生后,虽然心脏在出生时已经完成大体结构的发育,但在功能上尚需经历出生后一定时间的生长方可达到成熟,对出生后心脏的发育特点和调节机制的研究无疑是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干预研究的首要任务。虽然心脏在胚胎期的发育过程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但是对于出生后未成熟心肌经历怎样的过程转变为成熟心肌以及调控这种转变的关键机制却知之甚少。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 LPA)是一类内源性生物活性脂类信号分子,属于溶血磷脂(lysophospholipids)分子的重要成员,通过其特异性G蛋白耦联受体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虽然LPA受体在哺乳动物胚胎心脏中的表达早有报道,但LPA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心脏发育过程中究竟发挥什么功能却至今不明。本研究在课题组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索LPA信号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尤其是出生后心脏发育成熟中的角色,首先对目前已经确认的所有溶血磷脂受体(包括LPA的5种受体以及另一种溶血磷脂分子1磷酸鞘胺醇(S1P)的5种受体)从胚胎末期到成年期在大鼠心脏的表达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依据发育表达谱所提供的线索,对LPA在出生后心脏成熟过程中可能参与调控的生物学过程进行了功能学探索。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溶血磷脂受体在大鼠心脏发育中变化——从胚胎末期到成年期 这部分研究主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组织免疫化学的方法对10种溶血磷脂受体(Lpar1-5和Slpr1-5)在大鼠心脏中从胚胎末期到成年期的表达变化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发现包括(1)Lpar1、Lpar3、Lpar4、S1pr1、S1pr2、S1pr3为大鼠心脏主要的溶血磷脂受体亚型;(2)Lpar1、Lpar3和Lpar4的表达在出生后心脏发育过程呈现明显的发育变化,在出生后2-3周内的表达显著高于之后的表达,提示可能与出生后心脏功能的成熟相关;(3)Lpar1和Lpar4在出生后1周表达明显增加,之后迅速下降,提示可能与出生后早期由于心肌细胞增殖而表现的心脏快速生长有关:(4)Lpar3在出生后1天的主动脉壁和冠状血管壁呈现高表达,提示LPA-Lpar3可能参与心脏血管的发育;(5)S1prl、Slpr2、Slpr3虽然在心脏高表达,但在出生后心脏发育过程中其表达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提示S1P信号对心脏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但在发育过程中并不发生角色转换。 第二部分溶血磷脂酸对未成熟心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及其信号机制初探 这部分研究在第一部分研究基础上探讨LPA及其受体是否调节了出生后早期未成熟心肌细胞的增殖过程。利用免疫荧光标记心肌细胞直接计数和细胞增殖标志物Ki67,我们首次发现LPA不仅对出生后早期仍有增殖能力的Pld心肌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并且对已经失去增殖能力的P4d心肌细胞同样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并且均呈现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关系。Lpar3受体特异性激动剂OMPT对未成熟心肌细胞具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而Lpar1/Lpar3的拮抗剂Ki16425则可以完全阻断LPA的促增殖作用,同时,Lpar1、Lpar3和Lpar4在心脏不同细胞的表达分布显示Lpar3在心肌细胞的表达远远高于心脏成纤维细胞,而Lparl和Lpar4则恰好相反,提示Lpar3可能主要参与了心肌细胞的功能调节,而Lparl和Lpar4则主要介导心脏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由此,我们认为LPA可能是通过Lpar3介导了其对未成熟心肌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另外,LPA及其受体信号的激活可使进入S期的心肌细胞明显增加,提示LPA信号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周期的进程发挥促增殖作用。 第三部分溶血磷脂酸对出生后心肌细胞收缩及兴奋-收缩耦联的影响 这部分研究仍然是以第一部分的研究结果为线索,力图证明在心肌收缩功能尚未成熟时,LPA可以通过促进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参与心肌收缩兴奋-收缩耦联过程进而促进心肌细胞的收缩。但是,通过本部分研究我们没能证实最初的研究假设,但仍然有以下重要的研究发现:(1)不同于研究假设的是,LPA对出生后14天大鼠心肌细胞的收缩和钙瞬变均没有显著影响,但符合研究假设的是,LPA不影响出生后21天大鼠心肌细胞的收缩和钙瞬变,表明LPA信号并不参与出生后14-21天大鼠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和心肌细胞收缩;(2)在大鼠出生后发育过程中,Lpar1、Lpar3和Lpar4在整体心脏表达下调的时间点与在心肌细胞的下调时间点并不一致,由整体心脏的出生后21天提前到心肌细胞的出生后14天,提示在出生后14天LPA受体对心肌细胞的发育调节功能可能即已减弱或消失;(3)大鼠心脏的左室射血分数在出生后14天即保持稳定,与成年心脏呈现相同的水平,表明大鼠心肌收缩功能可能在出生后14天已达到成熟。综合此3点研究发现,我们认为本研究的部分假设——当心肌功能成熟时,LPA所介导的钙信号减弱甚至消失,不再参与成熟心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和收缩过程——可能仍然是成立的。 总之,本研究探索了一种内源性生物活性分子——LPA在出生后心脏发育成熟中变化及其对未成熟心肌细胞增殖和收缩的调控作用,发现了LPA信号对心血管系统的新的生物学调节功能,加深了对未成熟心肌生长调节的认识,为先心病的外科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辅助性治疗干预靶点。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2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光华;何维来;;Cx43连接蛋白与心脏发育[J];心脏杂志;2011年02期

2 张光谋;郭志坤;徐振平;;大鼠和人心肌细胞粘合连接的表达与其心脏发育的关系[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修春英;蔡辉;;心肌素在心脏发育及平滑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J];中国微循环;2006年02期

4 唐国华;;Wnt信号途径与心脏发育及病理条件下成体心脏的修复功能[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年07期

5 龚春华;李军;王大为;;视黄酸信号与胚胎心脏发育的关系[J];心脏杂志;2010年01期

6 谌琛,惠汝太;心脏特异转录因子及其对心脏发育和心脏基因的调控[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7 金雅琼;贾竹青;周春燕;;SFRP分子对心脏发育的影响[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8年12期

8 杨哲;张勇;;Nkx2-5转录因子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10年03期

9 陈筠;孙莉;;Wnt/β-catenin信号传导通路与早期胚胎心脏发育的关系[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0年01期

10 王剑;孙强;杨晓;;microRNA在心脏发育与疾病中功能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慧超;田杰;朱静;;组蛋白低乙酰化对小鼠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罗娜;李发祥;叶湘漓;陈婷芳;黄婷;吴坚;王琨;吴秀山;邓云;;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心脏组织高表达基因HDGC3在心脏发育中的功能[A];第二届模式生物与人类健康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余细勇;;干细胞心肌细胞分化的表观遗传学调控与心肌细胞移植术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4 周希;黄晓燕;褚茂平;高瞻;戴晓春;杨德业;;BMPRIA基因敲除小鼠心脏发育不同阶段其下游基因Pax-8的表达[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杨德业;周希;黄晓燕;褚茂平;高瞻;戴晓春;;Pax-8在ALK3基因敲除小鼠心脏发育不同阶段中的表达[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陈文;董大川;陈中;温明达;朱中华;孙晓莉;张朝;;小鼠心脏发育过程中能量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模式的分析[A];中国生理学会心血管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跃群;李永青;袁婺洲;朱传柄;吴秀山;;人类心脏发育候选基因IXL的克隆和功能研究[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秦玉明;王大为;杨世伟;曹黎明;赵乃铮;王凤鸣;钱建华;龚晓平;周凯;胡宝珍;;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对小儿心肌细胞的影响[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乔国芬;吴玲;初文峰;吕延杰;杨宝峰;;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A];第六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杨雪芳;田杰;陈国珍;孙慧超;钟立霖;吴晓云;朱静;;p300介导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心脏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卢苏燕;法发现影响心脏发育关键物质[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2 ;法找到影响心脏发育的关键物质[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3 实习生 周英;得不得心脏病 基因说了算?[N];科技日报;2011年

4 米爱;科学家发现有利于心脏发育的蛋白质[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5 王长柏 副主任医师;宝宝出生后当心低血糖[N];大众卫生报;2001年

6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艾素;蓝光帮“黄宝宝”躲开痴呆[N];健康时报;2008年

7 编译 晓鱼;人类心肌细胞可再生[N];医药经济报;2009年

8 记者 郑晓春;以科学家用皮肤细胞制造出心肌细胞[N];科技日报;2009年

9 杨洋;骨髓细胞生成心肌细胞[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10 刘霞;美成功将成纤维细胞直接变为心肌细胞[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芳;溶血磷脂酸信号在出生后心脏发育中的变化及其生物学功能的探讨[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2 孙宇扬;双参宁心胶囊干预心肌缺血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3 马丽娟;大豆异黄酮对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赵勇;人心肌特异的新蛋白激酶p93在心脏发育、结构性心脏病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5 梁进涛;高糖对斑马鱼胚胎心脏发育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储全根;加味桃核承气汤及其不同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心肌和主动脉病变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孙彦洵;Smad5基因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增殖、分化及凋亡中的功能与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8 秦川;EPO预处理在心肌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NF-κB信号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9 李曦铭;基因重组hVEGF165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其在间充质干细胞和心肌细胞中的表达[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10 邹安若;心肌萎缩对大鼠心肌移植细胞钾通道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娟娟;Islet-1在心脏发育的乙酰化调控网络中的枢纽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2 罗开梅;人类心脏发育相关新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雪芳;p300介导乙酰化修饰与心脏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4 蒲荻;转录因子Tbx18在小鼠胚胎心脏发育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5 戴琦;筛选控制果蝇心脏发育的基因[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宁;人类心脏发育候选基因AHNAKβ的表达与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辉;人类心脏表达新基因ZNF411和ZNF415的克隆与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井波;镰刀菌毒素丁烯酸内酯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9 姜雪松;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4年

10 郭军;细胞因子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72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372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2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