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儿科论文 >

婴幼儿哮喘血清维生素D及T细胞亚群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8 07: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拟观察12-36个月之间哮喘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探讨其相互关系,分析其免疫学发病机制,为哮喘的诊断及其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选取某三甲医院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门诊随诊的哮喘缓解期的患儿140例,采用安捷伦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6460串联质谱仪检测血清维生素D浓度;利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水平。随机分成两组,70例患儿为哮喘常规加VD治疗组(A组),70例患儿为哮喘常规治疗组(B组),同期随机抽取55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横向对比,以确定维生素D水平及T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计量资料采用sx±表示,计数资料的描述采用构成比和率,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多重比较采用LSD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前,A组患儿25(OH)D2平均水平为(3.51±1.01)ng/ml,25(OH)D3为(14.89±3.73)ng/ml,25(OH)D为(18.41±3.93)ng/ml;B组患儿25(OH)D2平均水平为(3.79±1.11)ng/ml,25(OH)D3为(15.16±3.24)ng/ml,25(OH)D为(19.00±3.54)ng/ml;对照组25(OH)D2平均水平为(3.36±1.47)ng/ml,25(OH)D3为(25.71±4.56)ng/ml,25(OH)D为(29.34±4.08)ng/ml。对三组研究对象的维生素D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B组在25(OH)D2的水平上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5(OH)D3和25(OH)D的水平上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哮喘患儿存在维生素D缺乏现象。2.治疗前,对三组研究对象的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B两组患儿的CD3+、CD4+CD8+和CD4+/CD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哮喘患儿在T细胞亚群免疫指标上存在异常。3.治疗前后,A组患儿在血清25(OH)D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常规治疗未见患儿维生素D水平的改善,而常规治疗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能显著提高患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4.哮喘患儿经过治疗后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显示:A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患儿的T细胞亚群水平治疗前后相比CD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常规治疗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在提高维生素D水平的基础上还可以改善哮喘患儿的免疫指标,哮喘患儿免疫紊乱情况可能与血清维生素D水平存在相关性。5.相关分析表明:治疗后,A组25(OH)D3与T细胞亚群中CD3+、CD4+、CD8+及CD4+/CD8+有统计学意义,25(OH)D3与CD3+呈正相关(r=0.332,P=0.005);25(OH)D3与CD4+呈负相关(r=-0.238,P=0.047);25(OH)D3与CD8+呈正相关(r=0.245,P=0.041);25(OH)D3与CD4+/CD8+呈负相关(r=-0.425,P=0.000)。B组25(OH)D3与T细胞亚群中CD3+、CD4+、CD8+及CD4+/CD8+无统计学意义,25(OH)D3与CD3+相关系数(r=0.081,P=0.505);25(OH)D3与CD4+相关系数(r=-0.145,P=0.232);25(OH)D3与CD8+相关系数(r=-0.196,P=0.104);25(OH)D3与CD4+/CD8+相关系数(r=-0.031,P=0.798)。提示维生素D的缺乏与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存在相关性。结论 25(OH)D3的缺乏与T细胞亚群功能紊乱存在相关性,提示25(OH)D3的缺乏,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进而发生婴幼儿哮喘;予以补充维生素D后,伴随患儿25(OH)D3恢复至正常水平,其T细胞亚群各项指标也均趋于正常,二者之间亦存在相关性,进而从治疗角度证实25(OH)D3的缺乏可直接影响T细胞亚群功能,导致哮喘的发生。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2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近春,王勤英;甲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0年03期

2 阮光萍;T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J];医学综述;2000年07期

3 陆正齐,胡学强;猴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血和脑脊液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1年02期

4 杨国清,袁富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改变[J];中国基层医药;2002年01期

5 崔巍,吴卫,张峰,王俊英,倪安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表型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6 钱江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7 高连臣;蜂毒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养蜂科技;2004年03期

8 袁富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改变[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08期

9 胡国强;叶方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T细胞亚群Meta分析[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年02期

10 江虹;李菊湘;;T淋巴细胞亚群在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巍;吴卫;张峰;王俊英;倪安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表型分析[A];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SARS研究论文集[C];2003年

2 钟福高;曲志刚;江锦红;马光丽;;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A];2007年浙江省血液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韩亚萍;周东辉;翁亚丽;黄祖瑚;李军;董莉;陈念;张冬月;刘源;蒋龙凤;李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点[A];中华医学会全国新发和再发传染病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江宇泳;王融冰;;慢性HBV感染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冯胜春;徐瑞龙;;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IFN-γ和IL-4及临床意义[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涛;蒋波;李庆;;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淋巴细胞亚群与血清维生素D状况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7 翟慧;刘一典;唐神结;郝晓辉;姚岚;肖和平;翟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NKT细胞、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郭永红;何瑜;张颖;雷迎峰;王宇;纪光晰;范超;周云;马力;成程;马志远;贾战生;;CD100及其受体CD72在HCV患者B细胞及其亚群表达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9 罗洪强;周国忠;钟永根;刘忠民;傅佳萍;林茂芳;谢万灼;;肾上线皮质激素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B淋巴细胞亚群和血小板数的影响[A];2009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曹振环;李海英;彭巧丽;田亚坤;师令娴;陈新月;;HIV感染者T淋巴细胞亚群增殖、活化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段文利;北京协和医院修订SLE发病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8年

2 胡 慧;SARS病人T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观察[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记者 韩璐 通讯员 黄显斌 唐明山;SARS病毒可感染人体多种细胞[N];科技日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周 靖;临床实践中探究SARS病人发病机理[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段文利;CD4阳性、CD25阴性、Foxp3阳性T细胞亚群与红斑狼疮关系密切[N];健康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车媛媛;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循环记忆性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16年

2 李建琴;异常T细胞亚群参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施万英;中国HIV/AIDS患者na(?)ve、memory CD8+T细胞亚群数量及功能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4 李维娜;Foxp3相互作用分子UXT对Tregs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5 陈英虎;MBL阻遏人MD-DC捕获和呈递HCMV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莉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儿童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尹雪;变应性鼻炎患者IL-35对于Treg/Th17细胞平衡的调控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殷先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ALT、AST与其血清HCV-RNA的相关性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4 李理;外周血CD4~+T细胞平衡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5年

5 王小伟;COPD患者不同时期的T淋巴细胞亚群、FIB、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5年

6 韩雪;影响乳腺癌患者免疫状态的相关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7 赵金雪;HIV-1感染慢性期,CD4~+T细胞减少机制的初步探讨:凋亡,焦亡?[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8 沙影丽;婴幼儿哮喘血清维生素D及T细胞亚群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秦海明;新型细胞芯片的构建及初步应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10 李中跃;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胃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85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eklw/2385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1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